西沐:资金拖欠 高流拍成艺术品拍卖市场新问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09:3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研究员,文化部《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主笔、统筹人、博士生导师西沐做客中国经济网“文化名人访”。王岩/摄
原题:从2011年秋拍看中国艺术品拍卖业走势
作者:西沐
随着中国艺术品秋拍的大幕即将拉上,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问题与更多的纠结。如何分析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发展走势及如何理性而又客观地认识中国艺术品2011年秋拍市场的表现,将成为更多的是业内人士及市场参与者关注的一个焦点。事实上,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2011年的一些表现,恰恰是201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个开始。所以认识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内在运营规律及相关的市场底层结构,是我们认识并把控中国艺术品拍卖脉搏的一个前提与根本,更是我们准确地开启2012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大门的一把钥匙。
一、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态势
我们讲,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地位日益突出,2011秋拍增速下调,带来的结果就是拍卖市场结构多元化、热点分化。虽然大公司的高价拍品价量齐跌,但秋拍总的形势是平稳的,特别是新公司及区域市场崛起迅速。2011年拍卖市场成交额大幅提升,秋拍成交额增长速度虽然有所回落,但增长的绝对值仍可以称为很大。
1、中国艺术品秋拍市场再创纪录,区域性与地方性拍卖市场规模增张迅速。《中国艺术品市场白皮书(2010)》指出,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会持续向好,艺术品拍卖成交额会站在700亿元人民币的大关上,可能还会冲击1000亿的规模。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今年秋拍市场的规模贡献出现了一个新的变化,那就是除了十大拍卖公司对市场规模的突出贡献之外,新兴的拍卖公司、地方性与区域性拍卖市场成长迅速,在今年秋拍中会成为一个看点,尤其是对今年秋拍市场的规模贡献令人刮目相看。
2、今年中国艺术品秋拍市场的结构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热点会在集中的基础上多元化。今年中国艺术品秋拍市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一是除了当代存世艺术家的作品(尤其是绘画板块)之外,还要重视投资文物古玩杂件等收藏品,特别要重点关注那些目前价位不高、但具有艺术价值、文化内涵及历史背景的藏品。二是近现代尚未被充分挖掘与发现价值的艺术家的作品,特别是在当下中国艺术品市场逐步完善、收藏者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近10年来新的市场行情没能全面体现的领域和艺术家及作品应予以关注。三是投资具有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承载的文物艺术品、工艺艺术品及杂项,如古籍善本、文房、玉器、瓷器、贵金属、稀缺资源及其相关产品。今天我们看来,艺术资本为避险而不得不追高,而今年秋拍则会更多地进行多元化的价值发现,走多元化的投资之路。
3、世界经济走势及债务危机可能会波及全球艺术品市场,但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2011年秋拍的拍卖市场影响不会很大。
4、世界经济及国内经济走势影响的不是市场,影响的是信心,特别是艺术品投资资本的信心。随着大环境的趋紧,我们可以看到资本进入的速度会放缓,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规模在放大后会逐步进入平台期。
5、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今年秋拍后会逐步进入重要的平台期。我们说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平台期有四个标志:①市场进程基本演绎完成,并且市场行情得到了整体大幅的提升。②艺术品资本市场不断地得到了发育与壮大,但突破遇到了难以攻克的障碍。在资本市场的建立中,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是,资产的流动性即在当前的市场价格下变现的难易程度是生命线。③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扩张并未拉动市场体系及机制的发育的根本改观,中国艺术品市场“抗风险”的能力未能从根本上强化。④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消费需求单一,推迟机制与体系发育滞后,尚处在原发性的成长初期。由于发展的基础存在缺失,随机性与偶然性大量存在,规律性的东西需要深入挖掘,很难为消费者理性地评判艺术家及作品的学术定位及市场定位打开空间。
6、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交易成本与门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中国艺术品交易制度的创新会对艺术品拍卖市场做成一定的冲击,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业态会出现一些新的发展取向。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制度也在发生悄然的变化,私下交易、民间市场、画廊、拍卖、博览会、网上交易及文交所等不同交易体系,在新的技术与条件下的作用下,正在进行新的整合,特别是信息技术、新媒体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资本对接结合,正在改变着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业态。
7、投机资本的强力介入,在短期内是风险积累累积,增加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阶段性风险,冲击了艺术品投资市场健康理念与文化的形成。
8、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的不断发育与发展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最主要的支撑,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险主要是进入资本的持续能力,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基本面主要是看中国艺术品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面。
9、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新定位与分层整合工作,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正快速进行。一方面表现在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市场能力,都不断具有了与世界顶尖艺术品拍卖企业竞争的能力,并在竞争中不断提升并整合大中华圈及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资源的能力与水准,在香港与北京的互动中,会不断有拍卖企业迅速成长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的巨头;另一方面,国内艺术品拍卖企业也在竞争中分化,主要沿着两个向度进行:一是规模化向度,以嘉德与保利为第一阵营的艺术品拍卖企业格局正在形成;二是专业化向度,除了进一步在综合方向做大外,细分市场策略下的专业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随时间的推移,出现一批专门面向细分市场与专业化市场的艺术品拍卖企业产生,并在这一专业领域做深、做透、做强。另外,区域性拍卖公司的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这也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新的增长点。
二、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突出看点及分析
随着2011年秋拍的逐渐落幕,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艺术品市场发展总体略有下滑,相对今年春拍而言更为理智。在北京的严冬来临之际,人们越来越在纠结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势。特别是面对说不清是喜是忧的拍卖结果,这种纠结的情绪,似乎非但没有消解反而更加浓厚。
我们认为,对当下的拍卖市场的看点,可简要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掐尖催生天价,强者恒强;二是惜售拉升预期,预期提高价格,制造了流拍;三是不稳定的气氛增加了风险预期,加剧对书画传统版块的聚焦;四是避险与价值发现催生理性,使热点多元化发展;五是中国艺术品市场分化的看点之一就是区域拍卖市场增长迅速;六是信心游动影响了新进场的资金与人气的攀升;七是市场分化与聚合在加剧,并且是以分化为主导。
2011年年初,我们预计拍卖总成交总额首先是要站在700亿元人民币这个平台上,就目前看来已经是毫无悬念。其次,年初我们预计全年的拍卖总成交额会冲击1000亿元人民币的大关,从目前来看,也几乎已成事实。可能有人会问几家大的拍卖公司的表现似乎都比春拍要弱一些,冲击1000亿还能实现吗?我们讲,几家大拍卖公司表现较弱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为现实的状况是拍卖业的格局大势是分化的:拍卖企业越来越多、拍卖的场次越来越多、热点越来越分化,区域格局也在向多元化发展,地方拍卖业成长迅速,这个大势足以弥补几个大的拍卖公司表现弱化的这一市场缺憾。所以我们讲,今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冲击1000亿元人民币的前景已变得越来越现实与乐观。
其实今年秋拍的基本的状况虽然复杂,但不是无规律可循,总的来讲,它是由以下几对相互作用的力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最为主要的有:
一是艺术品市场惯性与市场动力的交互作用。我们常讲,今年秋拍市场的规模还会保持一个相对高位的体量,虽然拍场的增速在放慢,但在市场惯性的拉升下,市场的成交规模不会少于今年春拍。同时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动力始终未发生逆转,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更为深入与系统地认识与分析市场增速放缓与市场动力交互作用对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影响。
二是艺术品拍卖市场掐尖与惜售的博弈。在今年的秋拍市场上,掐尖依然是艺术品资本的主导行为,但惜售则表现出了一种新的趋向。除了好的艺术品不轻易露面以外,对面世的艺术品市场的价格期望值提升过快,这是另一种惜售表现。特别是,对那些并未达到顶级艺术品的价位的过高预期,可以说是造成今年高价艺术品成交率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
三是艺术品拍卖市场投机与价值投资的相互博弈。投机资本始终面临一个退出风险管理的问题,快进快出是其运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价值投资需要的是一个价值评判标准的建立,需要的是一个市场培育的过程。随着这两种运作手段形成了高位“快退出”与价格标准建立的“过程感”的较量,使得艺术品拍卖市场表现有了更多复杂的背景与机制。
当然,再多的现象,都将依赖于市场资金的流量及流向,事实上,矛盾的产生无不是艺术品市场资金的流入及流出出现了新的态势:那就是规模化资金的流入需要一个“消化——流出——再流入”的一个运动过程。正可谓是,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投机资本要成为艺术品资本,的确需要有一个洗礼的过程。当然,这一个过程的长短与所经历的波动幅度的大小,更多地是取决于大环境与市场风险的可管理程度。从目前来看,这两个方面可能都会面临一些不可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市场信心会受到影响,这也是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面临多元化发展的市场的重要底层动力。
三、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问题与机遇
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问题总的来说有三个:第一是资本的支撑不足。当前,我们可能看到的主要有三个状况:一是大的龙头性拍卖企业的拍卖总成交额在高位上有所回落;二是高估价拍品的成交率下滑;三是人气似乎在流失。但我们讲,这种局面更多地是中国拍卖业的大势是在分化,这是分化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但这种市场现象也反映出一个变化,那就是市场的投机成本在加大,投机所形成的空间在缩小。第二是拍品征集、拖欠、流拍率高成为新的问题。第三是在分化的大势下,拍卖业过度竞争与跨界现象已经出现,拍卖行正在跨入画廊与博览会市场。
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机遇有五个:一是国运推动消费能力的增长(国内、国外两个角度)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长期拉动;二是艺术金融产业的发展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长期推动;三是互联网、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与管理技术的融合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长期驱动;四是场外交易模式的探索与兴起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补充;五是网上+画廊+拍卖模式对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新业态的促动;
四、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几个大的走势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新定位与分层整合工作在市场竞争的推动下正快速进行。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迅猛增长不断地吸引着世界艺术品市场,并以此为契机,依据大中华圈的消费能力,迅速以香港与北京为轴线来整合相应的资源,这不仅提升了中国艺术品市场在世界艺术品市场中的地位,更强化了中国艺术品价值建构及评价的话语权,最终为北京确立世界艺术品市场中心之一的地位打下基础。一方面表现在中国艺术品拍卖企业具备了与世界顶尖艺术品拍卖企业竞争的能力;另一方面,国内艺术品拍卖企业也在竞争中分化,沿着做大与做精两个维度上展开。第三个方面是区域性分化与整合的力量在强化,除了有实力的拍卖企业会走区域化道路外,区域拍卖企业及其市场也会迅速成长。第四个方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拍卖业面临两个大趋势,即分化与整合。分化是大趋势,整合是在分化过程中资源的进一步聚合,而这种聚合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专业与资本。其中,最活跃的力量是资本,我们应该正是这一点。第五个方面,2011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微观趋势显现:一是拍卖成交额增长放缓,对拍卖成交额的结构性贡献呈多元化;二是拍卖市场天价依然,但天价形成的热点不断细分化;三是拍卖市场的即对成交额规模不减,但基本构成出现了分化四是新的技术融合带来了新的视点,值得关注。
五、中国拍卖业的出路及思考
拍卖业除了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品市场交易形式之外,更是一个交易运营支撑的平台,所以,拍卖业应充分展现与承载起应有的平台化的支撑功能。除了尽量做好“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之外,更应在公信上下功夫,从而使拍卖业不仅是艺术品交易制度与体系建设的龙头之一,也要成为中国艺术品市场诚信机制与体系建设的示范与标示。同时,拍卖业应在资本市场建设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收藏投资服务的同时,也不断传播与构建健康的收藏文化与理念,从而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做大做强而服务。
中国拍卖业在这个大环境下,更应加强与明晰自身定位与建设,牢牢抓住科技融合发展所带来的契机,围绕提升理念、塑造品牌、架构支撑平台与精细化服务为中心,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与全过程服务能力,推动并与中国艺术金融共同成长。
1、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提升服务品质。一定要把握与尊重拍卖市场及其企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既不可贪大求快,也不能在新生态趋势中错失机遇。
2、强化行业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推动行业标准的建设与宣贯。在加强自我管理与自律的同时,拍卖要充分发挥培育先进收藏文化,普及科学理念的作用,积极为构建诚信机制建设打基础,树标示,为推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大发展大繁荣服务。
3、一定要重视并积极探索由于互联网、通信技术及信息处理与管理技术所带来的新的业态趋势,强化支撑平台化发展的业务取向。
4、要充分地发挥拍卖业利用市场机制在提升人文素养、社会美育中的作用,重视拍卖在人文素养及科学精神结合方面的推动作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中国艺术品秋拍市场还会在惯性的作用下,按照相应的市场进程,演绎不同的“天价”与“奇迹”,对这一点,我们并不怀疑。让我十分不安的是,随着经济大坏境的变化,我们会不会在2012年底,在大的经济环境的变化中,让中国艺术品市场,特别是拍卖市场受到大的冲击从而让中国艺术品市场又一次面对考验。可以说,2011年秋拍在中国艺术品转型的过程中,给予我们太多的信息与启示,关键是我们需要更好地分析与把握拍卖市场的内在规律,在认识与把握市场脉搏的同时,做大与做强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