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美刊: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赢得信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09:4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美国《世界政策评论》杂志网站2月1日文章】题:中国的主权财富基金正在赢得信誉和魅力

  中国正在谋求更加有效地使用其拥有的总额高达近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其他国家财富,包括迅速增加的主权财富管理基金。尽管过去一年西方投资者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但中国各项基金则扩大了其对海外一些抢眼的战略资产的所有权,这相当引人注目。尽管在许多人看来,中国大规模对外投资是地缘政治关切所致,但中国的这些投资实体正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具有信誉。它所代表的是能够恢复全球贸易和投资流动平衡的最具活力的机制之一。

  中国眼下拥有五家主权财富基金,据说它还将再设立一家主权财富基金。就海外投资而言,中国的主角是于2007年创建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其职责是在财政部监督下管理中国的部分外汇储备。中投公司手头握有巨额资金和通过快速兼并获得的一些全球投资组合,在中国经济全球崛起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

  不过,中投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们围绕其管理水平和投资目的所产生的怀疑。投资目标国家担忧自身的国家安全问题,这一再使得中投公司无法实现其首选的投资目标,它因此被迫采用机会主义的战略,并使其长期计划复杂化。

  尽管人们在国家安全问题上的担忧常常是一种托词,但北京已经开始认识到,中投公司与政府之间不透明的关系是一大障碍。中投最近的机构改革旨在更清晰地划清自身与其国内分支机构———中央汇金投资公司之间的界限,并在多伦多开设了第一家境外办事处。从更广泛层面看,提高中国整个金融业的专业化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似乎成为了中国政府2012年的一项工作重点。

  如同其他亚洲国家的投资机构一样,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显然也偏向于固定资产投资,尤其是房地产、能源、公用事业、通信等部门。过去一年,随着中国各投资基金规模的扩大和信誉的提高,其成功交易的质量也大大提高。这种演变在一件事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中投公司最近购买了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8.68%的股权。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的股权通常被视作一种“难以得手的”资产。

  中国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对外投资的前景显然是一个重大的经济和地缘政治议题,而且可能会使许多人感到震惊。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对中国贸易和货币控制批评调门最高的人,往往以耸人听闻的言论来迎接中国加大的对外投资。实际上,这些投资将来有可能逆转几十年来由西向东的资本浪潮。

  北京明白,只有通过提高透明度,并与其他市场参与者不断发展相互信任的关系,它才能保留住其主权财富基金最近取得的战略成果,并为中国其他实体走向世界打开大门。

  通过积极减少外汇储备和努力对海外固定资产进行投资,并把其当作调节全球贸易失衡的一种机制,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正在向西方提出一种新的商业提案。问题在于,西方自己的政治偏见是否会阻止它接受这一提案。(莱恩·迈尔斯)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