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工人海外频遭劫 官员析同胞异国如何保平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6 11: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工人海外频遭劫官员析同胞异国如何保平安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外中国人的利益,在2011年利比亚局势动荡中,成功撤离同胞3万人。这是2011年3月4日,在利比亚工作的中国水电二局工人王克荣乘机回国后激动地亲吻祖国大地。 新华社发

  三天连发两起针对中国人的海外劫案——“走出去”如何保平安?

  两场劫持仅隔三天

  1月28日,中水电集团公司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的一个公路项目工地,遭到反政府武装“苏丹人民解放运动”(北方局)袭击。当时工地内共有47名中国工人,其中29名中国员工被反政府武装劫持,1人失踪,据使馆证实头部中弹,生还机会渺茫;17人幸运逃脱,被苏丹政府军安全转移。

  今年39岁的苟辉来自四川,是中水电集团公司苏丹项目部的一名工人。袭击事件发生时,他刚好在项目部工地主营区内。由于他曾经在部队服役,有一定军事知识,所以成功躲过了反政府武装的劫持。苟辉说,营地位于反政府武装盘踞的努巴山脉边缘,地形不利于防守。叛军占领四周山头之后,居高临下对营地发动了攻击。这支反政府武装人数众多,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激战过后,他们占领了营地,还俘虏了保护营地的多名政府军士兵。

  当天下午5点左右,一部分反政府武装人员劫持29名中国工人离开营地,开走了营地中的所有车辆,并从营地中带走了一些饮水和食品。另一部分武装人员继续留在营地里。附近山头上也驻留了武装人员。

  苟辉表示,事发前一天,当地政府军警告他们反政府武装可能发动袭击,并要求他们撤离到距离营地18公里的阿巴希亚镇。他们于当晚11点抵达这个小镇。由于这个小镇缺乏居住和生活条件,加上当晚营地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中国工人在第二天即28日早上7点左右返回了营地。在他们抵达营地后不到半个小时,营地便遭到反政府武装袭击。

  袭击发生时,苟辉在营地一栋2层建筑的2楼,屋里另外3个人从房门出去后,被反政府武装掳走。他从窗户跳到屋后,趴在草丛里。直到下午,与营地外小树林中的另外一些中国人会合到了一起。29日中午,前来营救的一支政府军部队与叛军在营地附近发生交火。当天下午4点以后,17名中国工人陆续被政府军找到,17人情况良好,仅有少数人受了轻微皮肉伤。30日晚,他们乘坐包机抵达喀土穆。

  埃及当地时间1月31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刚刚结束国内休假的25名中国工人,在返回他们工作的埃及一家水泥厂途中,在北西奈省阿里什被当地一伙贝都因人扣留。

  这25人中,除了一人是前来接应的工厂翻译外,另24人都是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员工,潘超是他们中的一员。据他介绍,他和23名同事于1月31日早晨5点10分许抵达开罗国际机场。在开罗经营生意多年的华人于燕与这些工人同一航班。下飞机后,于燕与工人们攀谈几句。其间,她问道:“为什么不要求军方来接你们?语言不通,路上万一遇到什么事情怎么办?”她在埃打拼多年,经验丰富,对埃及当前局势深有感触。在机场各奔东西时,于燕自信地给工人们留下话:“你们要是有什么事可找我。”他们互留了手机号码。谁知,于燕担心的情况后来果真出现了。

  大巴车出市区10公里左右,果不其然,一群持枪的当地贝都因人在此等候,拦下了大巴,持枪者称是“把工人们请过来”,以支持他们与政府谈判。工人们先是被带到路边的一个小帐篷,几分钟后又被转移到距离路边约200米、在沙漠里的一个大帐篷内。

  中国工人在苏丹和埃及被劫持的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关注,经过各方努力,在埃及被劫的25位同胞短短16小时后就被成功营救;在苏丹被劫的29位中国工人,虽然由于当地的政治情况十分复杂,营救难度较大,但中国驻苏丹大使馆表示,中国方面正通过各种途径向苏丹反政府武装传达信息,要求他们保证中方人员安全并尽快释放他们。

  (责任编辑:郭彩萍)

  

  袭击为何频繁发生

  近年来,类似的中国公民在海外遭袭事件再三发生,短短几天内两批同胞遭劫持,更是牵动了国人的心:这些组织为什么要绑架中国人?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认为,这是“走出去”的代价。她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中国企业在非洲承接的工程越来越多,外派到非洲工作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相应的,风险自然也越来越大。

  目前,中国已成为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双边贸易额从2000年的100亿美元跃增到2011年的1600多亿美元。非洲还是中国的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第二大劳务承包市场和第四大海外投资目的地,目前约有100万中国公民在非洲从事各种经营活动。

  贺文萍认为,在非洲的中国人三番五次遭绑架,跟当地的形势密不可分。首先,不少非洲国家国内形势较乱,冲突频发,在某些国家,反政府力量多年来一直在跟政府保持武装对抗;其次,开路架桥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工地一般都位于较偏僻的区域,反政府武装为躲避政府军的打压,往往躲避在偏僻地带,那里也就成了武装力量交火的主战场。最后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中国的影响力。中国近年来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一些反政府武装认为劫持中国人能够产生更大的国际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向当局施压。

  苏丹原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南北两方去年7月9日“和平离婚”后,双方至今仍在为如何分割家产争论不休,而石油则是双方家产中最重要的部分。

  南北苏丹石油争端的症结在于输油管道的使用权和收费问题。在国家分裂之前,苏丹石油日产量是50万桶左右,其中四分之三产量来自南苏丹。但是,出口石油的输油管道、炼油厂和港口码头等设施都位于苏丹北方。这就造成了南苏丹有石油但是必须通过苏丹才能出口,而苏丹则拥有输油管道但是不拥有石油的窘境。

  目前,南北苏丹之间关系因为石油争端日益紧张。当地一些人士认为,亲南苏丹叛军采取这次行动,可能是为了呼应南苏丹政府在中国与苏丹之间挑拨离间的计划。中国既是南北苏丹石油业的最大投资者,也是两国石油的最大买家。双方都认为,让中国站在自己一边并疏远对方,将增加自己在石油问题上的筹码。

  目前,在苏丹的营救局势仍然扑朔迷离,苏丹叛军2月1日发表声明,要求中国说服苏丹政府停止在南部地区对该组织的军事清剿,并帮助开辟“人道主义走廊”,使急需援助运抵该地区。“如果这些条件得到满足,中国工人会被安全释放。”但这些要求2日被苏丹政府断然拒绝。喀土穆政府表示,营救中国工人的军事行动仍将继续,接下来会加大对该叛乱组织的打压,苏丹方面许诺很快就能营救出全部中国工人。2日,中国派往苏丹的工作组已赴南苏丹首都朱巴展开交涉。

  同胞异国怎保平安

  随着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深、越来越广,正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他国参与建设、开拓业务,在异国他乡,中国人如何才能保平安?

  中国驻苏丹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郝宏社认为,首先,应增强中国赴海外劳务人员的安全意识。经常保持警惕,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不要慌乱,尽快找机会与外界取得联系。在苏丹曾发生过手无寸铁的中国员工面对武装劫匪进行反抗,结果被伤害的事件。他说:“只要不是恐怖分子,一般不会轻易伤害性命。如反抗,反而会导致对方采取极端行动。”事发后,要保持冷静。如果已躲藏起来,不要在弄清情况前现身。在苏丹反政府武装袭击中国公司工地事件中,武装分子占领中方营地后,一些已躲藏起来的中国工人把武装分子误认为政府军士兵,走到他们面前主动打招呼,结果被扣作人质。

  其次,要加大对保障中国赴海外劳务人员的安全投入,施工现场营地要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建议修筑高墙和铁丝网、深挖防护沟、安装报警和监视设备以及雇用保安人员。

  第三,在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中方工作人员数量,增加当地工人数量,变劳务输出为管理、技术、设备和资本输出。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认为,保护中国赴海外劳务人员安全,需要中国政府、赴非开拓业务的公司以及公司员工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政府层面,中国驻非洲各国的使馆不仅要协调与所在国政府的关系,也要跟各部落、武装势力的领导人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扩大接触面,增加情报来源。

  作为“走出去”的企业,则要算安全账,不能只重视经济成本的核算,而对安全成本考虑不足。应该配备一定的安保力量,中国也可以成立专门的涉外保安公司。在这方面,抗击索马里海盗的经验可供借鉴。商船来往于亚丁湾地区,海盗随时可能出现,不少货运公司聘请了安保力量随船队出海。

  在个人方面,要提倡学当地方言,遇事后会打人情牌。“入乡随俗”很重要,到非洲后要努力学习当地“方言”及习俗,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否则不仅容易引火上身,遇事后还会火上浇油。

  贺文萍举例说,早些年曾有一个中国人在苏丹被绑架,但他当时已经简单掌握了一些当地的语言,被绑架后,他不断地跟绑匪聊天沟通,以至于绑匪对他的好感大增,双方关系变得很融洽。最终,这名同胞全身而退。

  也有专家和业内人士提出,可考虑派特种部队营救海外遭劫人质。贺文萍说:“前不久,美国海豹突击队空降索马里,成功解救被海盗劫持的美国公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中国可以借鉴类似做法。”中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晓星也表示,在某些重大工程遇到危险时,出动特种部队予以保护,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但前提是必须熟悉当地情况并掌握准确情报。(据新华社、央视等)

  (责任编辑:郭彩萍)

  

  中国企业海外安保经

  巴基斯坦:依靠当地人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承建的巴基斯坦尼勒姆—杰勒姆水电工程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当地位置偏远,安全情况复杂。项目部与当地政府安保部门,特别是当地部族中有威望的人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项目部就邀请了当地30多位有威望的人士,一起聚餐联欢,他们成为项目在当地顺利开展的有效协调力量。项目部还建立了与警察、保安月度联席会制度,更为重要的是,项目部保持着与大使馆、经商处和其他中方项目单位的密切联系,建立了向使馆和总部报告重大事项的制度。

  埃及:先抓反恐安全培训

  阳光国际旅游公司是中石油集团下属单位,分公司在埃及的主要业务是旅游和酒店建设。在安全防范方面,首先,在出国前员工必须接受反恐安全培训。其次,在来到埃及以后,还会对员工进行针对当地形势的安全教育,比如交通安全等等。第三,公司执行严格的出行申报制度,要求员工汇报出行安排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以保证安全。第四,公司与中国驻埃及使馆、埃及华人商会等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经常就目前形势进行沟通,交换看法。做好应急预案,备有应急资金。

  南非:保安持枪护卫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在南非承建的项目遍布南非各地,合同总金额达数亿美元。中兴公司将安全开支作为全年支出的一个重要部分。2011年,中兴公司在南非的安全开支为200万兰特(约合27万美元)。其次,在每个业务区配备专门的安全监控人员,负责本地区员工外出、度假等安全防卫,为其提供当地最近的医院、警察局和保安公司的电话。该公司还将南非各地区的安全形势分成不同的层级。依据所在地安全级别的高低,为外出员工配备相应数量的持枪保安。(据《人民日报》)

  近年中国人海外遭劫一览

  ●2011年10月3日 一名中国石油工人在苏丹南科尔多凡州被身份不明的枪手杀害,另有一人受伤。

  ●2010年5月16日 两名中国石油工人在也门东部被也门分离主义分子绑架,后获救。

  ●2010年1月16日 中国一家筑路工程公司2名中国工程师在阿富汗被绑架,后获救。

  ●2008年10月18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9名工作人员在苏丹被武装分子绑架,几天后5人遇害,4人获救。

  ●2007年4月24日 埃塞俄比亚约200名武装分子突袭了中石化下属中原油田勘探局位于埃塞俄比亚东南部索马里州的工地,造成9名中国工人丧生,7名中国工人被掳走,后获救。

  ●2007年1月25日 一家中资石油公司在尼日利亚南部遭不明身份武装人员袭击,经多方营救,2月4日,9名被挟持中国员工平安获救。

  ●2007年1月5日 5名中国工人在尼日利亚南部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遭到武装分子绑架。1月17日,5名中国工人安全获救。

  ●2006年2月15日 2名中国工程师、1名中国司机以及1名巴基斯坦人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遭枪杀身亡。

  ●2004年10月9日 两名在巴基斯坦从事水利工程的中国工程师在巴基斯坦部落地区被绑架。其中一名工程师王鹏遇难,另一名工程师王恩德被巴军方解救。(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郭彩萍)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