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防务:各打各的算盘(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0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当地时间2月5日,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安全会议闭幕。此次会议是在美国外交和安全战略出现调整、欧洲和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的全球大背景下召开的。因此,与会各界人士在继续讨论欧洲安全形势、与俄罗斯关系等传统议题的同时,还把目光扩展到全球。
观察人士指出,此次慕尼黑安全会议反映出,随着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全球安全格局正酝酿新的变化和调整。但与此同时,在伊朗核问题、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叙利亚局势等一系列国际安全热点问题上,相关各方的分歧与矛盾依然难以弥合,这无疑将给未来全球安全增加风险。
(责任编辑:彭金美)
欧洲安全有变化
在本次会议上,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国防部长帕内塔是最受媒体关注的一对搭档。他们共同现身慕尼黑的主要政治意图就在于安抚欧洲,以消除美国因宣布战略重心转向亚太而在欧洲引发的猜测和疑虑。
他们重申了美国对跨大西洋安全关系的承诺,表示将继续发挥北约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需要重新审视美国和欧洲现有的跨大西洋安全关系,并要求欧洲国家在军事和外交上做出调整,以适应美国全球战略转变的需要。在军事上,避免军费削减,通过北约这一平台整合防务资源,从而在欧洲防务上承担更多责任,减少对美国的过度依赖;在外交上,包括重大问题和战略调整上,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
正如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主席伊申格尔所言,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任务未来将在全球范围内,而不再仅仅局限于欧洲-大西洋地区。
会议期间,希拉里·克林顿和帕内塔的主张得到部分与会者的响应。但也有不少与会者认为,受制于当前经济危机和多种现实障碍,欧洲国家在防务建设上难有突破性进展,跨大西洋安全关系调整将面临障碍。
亚洲话题引关注
日前,美国公布新军事战略将亚太地区作为战略重心,引发国际各界广泛关注。本次会议也专门讨论了亚洲安全问题。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作为中方代表参与了这一题为“美国、欧洲和崛起的亚洲”的讨论会。
张志军在发言中表示,无论在经济还是安全上,亚洲对全世界都是一个加号而不是减号。东西方的发展不是“零和关系”,亚洲崛起是国际力量更均衡发展的标志。他说,中国寓自身发展于亚洲整体发展之中,不谋求势力范围,无意也无力建立一个排他性的地区秩序。
美国参议员麦凯恩则强调,美国战略重点转向亚太不应针对某一国家。他说,美国希望与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良好关系,中国和平发展符合美国的利益。但他表示,美国希望在贸易方面发挥领导作用,并维持在亚太的有效军事存在。
观察人士认为,慕尼黑安全会议今年正式讨论亚洲安全,这一举动本身就说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在全球安全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今后,关于亚洲安全的讨论将更加深入。
此外,借助这次讨论会,欧洲外交界也在考虑调整对亚洲政策。伊申格尔认为,在美国战略重心转移的背景下,欧洲需要积极的亚洲政策。欧洲必须以政治伙伴、安全伙伴的形象出现在亚洲,而不仅是高技术和汽车的输出地。
热点话题显争议
除预设议题外,伊朗核问题、欧洲导弹防御系统、叙利亚局势等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也成为与会者讨论的焦点。在这些热点和棘手问题上,各方观点和立场针锋相对,凸显全球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虽然本次会议没有伊朗代表参加,但伊朗核问题却是谁也回避不了的重大国际安全问题。土耳其外长达武特奥卢强调,不应通过武力,而应通过谈判来解决伊朗核问题,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将会在中东地区引发灾难。卡塔尔代表也表示,军事打击难以解决伊朗核问题,国际社会应该与伊朗展开严肃对话,走出目前的僵局。但美国参议员利伯曼表示,美国主张采取包括军事打击在内的各种手段,以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如果经济制裁和外交谈判无法取得效果,军事打击将是接下来的选项。
此次会议之前,外界曾希望,美欧和俄罗斯高官能借机推动陷入僵局的反导谈判,但这一愿望显然落空。双方分歧不仅依然难以弥合,而且火药味更浓。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硬表示,不管北约和俄罗斯有关反导合作的谈判能否取得进展,北约都将继续自身反导系统的部署。他说,到今年5月北约芝加哥峰会时,北约反导系统首批设备将投入运行。
由于联合国安理会2月4日就有关叙利亚的决议草案投票表决,此次会议也成为各国外交官表达立场和进行斡旋与磋商的舞台。希拉里·克林顿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还举行了双边会谈,但双方最终未能弥合分歧。此后,部分与会代表开始重点讨论接下来的策略。埃及外长阿姆鲁和美国参议员利伯曼均提议,在安理会未能通过涉叙决议后,应寻求发挥阿拉伯国家联盟的作用,通过地区手段来解决叙利亚问题。
(据新华社)
(责任编辑:彭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