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熊锦秋:京东方不宜在股市逗留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01:32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熊锦秋

   京东方被人认为是A股市场头号“败家子”,一方面业绩多年亏损,另一方面却持续增发,增发累计融资251亿元,就像在填“无底洞”。

   京东方是资本市场的 “宠儿”,它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北京市政府旗下几家国资公司是京东方的股东,地方政府欲将京东方打造成第二个联想。而电视行业升级到液晶时代后,彩电工业再度受制于人,由此在国家层面也下决心搞自己的液晶屏,京东方作为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自然成了政府扶持的首选。

   事实上,在京东方近年来4次定向增发中,都有北京市国资背景的企业,而由于京东方在合肥等地投资设厂,也吸收了其他一些地方国资背景投资者。可以说,京东方是地方政府过度参与或干预经济的一个例子,而由于京东方是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也延伸到证券市场领域。比如,按照股市规则,多年亏损的企业要定向增发很难获得审批,但在北京市力推下,京东方屡获再融资资格。当然这也是因为京东方的行业性质决定了必须要依托大规模融资,如果不继续投资,前面投资也就打了水漂,从而走入屡亏屡投怪圈。

   为了避免京东方被ST或退市,地方政府也不遗余力大力帮扶。2009年京东方获得合肥、国家发改委等补贴8.3亿元,由此略微盈利4968万元。到2011年,京东方照样扭亏有方,由于京东方计划在鄂尔多斯建设生产线,鄂尔多斯回赠给京东方一个“大红包”——不低于10亿吨的煤炭资源探矿权;该年四季度,京东方将有关能源项目转让给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估计产生约36亿元收益,成功扭亏。

   虽然说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办成一些大事,但有时拍脑袋式的投资决策也可能导致投资效率低下。在地方政府看来,京东方在其主导下的资本市场运作,自然有其积极意义,然而企业不以盈亏为项目选择导向、豪赌明天等做法,注定与股市价值导向格格不入,也可能损害股市应有的正常功能。

   可能损害股票市场的投资功能。京东方不仅从地方政府那里融到巨额资金,也从市场融到不少资金,无视经济效益的烧钱式投资,或许不会让地方政府感到心痛,但却会让股市投资者感到心痛。开设股市,不仅是让企业融资,也是要让投资者分享上市公司盈利成果,上市公司不盈利,股市投资功能就无从谈起;虽然有些参与定向增发的投资者趁高抛售也可获得收益,但这只是和其他投资者零和博弈的投机收益、而非投资收益。

   可能损害股市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如果企业过去的经营绩效已经证明,上市公司管理者水平较低甚至是败家子,显然不宜再将资金等生产要素交由这些管理者来经营,这类上市公司再融资理应严格限制。京东方越亏却越给它送钱,把所谓的盈利希望放在明天,那么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可把盈利希望寄予未来,从而提出更多的资源配置要求。

   可能损害股市优胜劣汰功能。对于持续亏损的上市公司,依法让其退市是股市自净机制。但政府暗补上市公司让其保持盈利,使其能够在市场永生、并持续使用股市的再融资等功能,由此市场将优劣不分、甚至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机制。

   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参与或干预,并不是什么好事情。笔者认为,就算政府之手短期内还难从经济领域退出,但这种参与或干预绝对应该控制在证券市场之外,因为证券市场拒绝特权,它对“法治”和“公平、公正、公开”具有极高要求;对事实上由政府主导运作的企业,实在不宜在股市逗留,否则特权很容易就坏了股市规矩,而且有很强的负面示范效应。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