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出海"面临三大新风险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09: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古老的两河流域到尼罗河,这些古代文明的黄金河岸,也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加强对外联系、积极开展商贸活动的重要路线。但自从西亚北非政局动荡以来,在这里投资的中国“出海”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骤增,对此中国企业应正确认识并制定全方位应对方案。
风险骤增的三重因素
从利比亚到埃及,从苏丹到也门,近几年来中资企业遭遇越来越多投资风险和员工安全问题,个中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国“出海”企业风险增加的大背景是西亚北非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在贸易总量不断加大的同时,必然遭遇更多风险事件。
其次,西亚北非政局动荡等地缘政治因素是中国企业短期内遭遇风险事件激增的主要原因。诚然,政治动荡属不可抗力,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时对此考虑不足。中国土木工程集团尼日利亚有限公司西南区副总经理王希锋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企业存在竞相投资高危地区现象,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地区隐含着较多机会。”高风险意味着高回报,但一旦遭遇风险事件就可能蒙受巨大损失,因此对机遇和风险问题应当事前进行更为充分的考量。
再次,中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不足。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裁闫立金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在该地区的项目可能或多或少地被卷入当地利益矛盾冲突,这成为我们遭遇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在矛盾冲突地区,一些武装组织为了给当地政府施压,增加谈判筹码,开始更多袭击中国员工,中国企业因此面临更多的人员安全风险。
评估风险调整布局
王希锋说,如今中资企业在西亚北非地区面临的安全风险大致分为三类,首先是政治风险,例如政局不稳、暴乱、无政府状态等;其次是地方治安类,包括偷盗、抢劫、绑架等;再次是恐怖组织或极端分子活动类。针对三类不同风险,中国“出海”企业应分别做足功课、趋利避害,尤其需对以往常常忽视的政治风险加以重视。
去年爆发的利比亚动荡给中资企业造成巨大损失。包括中建公司、中铁公司、华为、中兴等在内的中资企业损失惨重。巨大的损失提醒我们,中国企业应全方位评估对外投资风险,并适当重估全球化布局以最大限度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中兴公司副总裁、北非区总经理陈杰文对新华社记者说,以利比亚为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存在扎堆现象,这无疑导致风险集中,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更大。对此政府应建立调控机制,合理引导企业,特别是统筹大型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扩张。
还有专家建议,国内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应根据政治风险程度来选择投资方式,例如在法制不完备、社会不安定或存在潜在重大政治冲突的国家,应优先考虑第三方参股等方案。
制定具体投资策略
除了全面评估风险、调整投资布局之外,中资企业如何趋利避害,还涉及许多具体的产业发展思路调整。首先是制定合理、长远的产业投资策略。埃及泰达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韩瑞华对记者表示,中国企业想要避免安全风险,除了应了解当地法律,做到合法合理经商外,更重要的是中资企业投资应符合当地国情和投资现状,要立足长远,并随着驻在国国情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做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其次是应加快企业本土化战略。中资企业在给当地带去投资并贡献税收的同时,未来应更重视带动当地就业,加快企业本土化战略。韩瑞华说,中资企业应培养外籍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把员工和企业利益融为一体,使他们能够更自觉地维护企业利益。
应看到,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加强和当地政府居民沟通、强化安保等措施无疑将有助于减少中资企业在海外面临的风险。此外,中资企业应全盘评估风险、调整投资布局、制定更合理、更本土化的产业投资策略,努力从根本上减少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外部风险。
(责任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