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一部手机折射的网购乱象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7 23:36 来源: 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吕文 

   “我想买部手机,却被一家南方的数码公司骗了1000多元钱,他们的联系方式和网页在不少购物网站都有发布,真是防不胜防啊。”6日,济南市民李先生向经济导报记者诉苦。

   随着电子商务的风行,国内购物网站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但导报记者调查发现,由于购物网站的管理存在不少漏洞,为一些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机,使得消费者屡屡上当受骗。而由于查处较难,许多相似案例只能石沉大海。消费者在无比纠结的同时,也只能以“花钱买教训”来自我安慰。

   种种迹象表明,愈演愈烈的网购乱象已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

  手机没见到,1150元没了

   李先生对导报记者说,他一直非常看好诺基亚E90手机,但由于市面上的价格较高,因此打算从购物网站上购买。

  通过浏览一些购物网站,李先生发现一家名为“永辉数码”的公司销售的手机非常便宜,价格只有市场价的一半左右。他在购物网站发布的销售信息中,找到这家公司的网址和联系人电话,经上网比对和电话联系,发现“人网都能对上号”,便决定订购这部要价1150元的手机。

   “永辉数码”一名自称姓陈的销售人员告诉李先生,其所售手机实行货到付款,但为了“风险共担”,李先生需要先打过去一半款项,剩余款项到货后再付,并十分“恳切”地说,他们是正规大公司,不会为了这么点钱自毁声誉。李先生“听对方谈吐挺文雅”,便打消顾虑,于3日上午向对方指定账户汇去600元钱。

   5日下午1点多,一名操南方口音的“送货员”致电给李先生,称货已到济南,但必须把剩余的货款先付清才能拿到手机。李先生很意外,但陈姓销售人员解释说,这是送货公司的新规定,他们也管不了。在“送货员”的催促下,李先生只好将余下的550元货款又打到对方的账户中。

   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李先生满怀希望等着对方送手机上门时,电话那头的“送货员”却又提出新要求:先汇2000元风险抵押金才能拿到手机。这时,李先生开始感觉事情有点不对头,连忙追问原因。对方却振振有辞,称因其所售手机是走私产品,担心遇到“钓鱼执法”,需要“风险共担”,并表示这笔钱在李先生收到手机后可以退给他。李先生表示不接受这一无理条件,要求退款。但对方又称需要交纳20%的手续费,而且必须先汇款230元之后才能把1150元退给李先生。

   至此,李先生终于醒悟过来,自己上当了,如果汇款过去肯定还有更深的“陷阱”等着自己,便断然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并于5日下午到济南市七里山派出所报案。就这样,李先生的1150元钱“打了水漂”,上述“永辉数码”几个所谓的工作人员的电话再也打不通了。

  购物网站漏洞多

   为了验证李先生的说法,导报记者先后登录赶集网、58同城网等网站进行测试。在这一过程中,只需要填写一些基本的个人信息,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注册成为其会员,并可以免费发布信息,根本无人验证信息真假。

  导报记者注意到,赶集网只是在每条信息后提醒:让您提前汇款或者不见面交易的都是骗子;58同城网则提示:要求预付定金、加Q详聊、邮寄交易等均存在欺骗行为,价格低廉、内容里留有电话的要谨慎。只是面对良莠不齐的海量信息,这样的提示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值得商榷。

   “这还算被骗得少的,前段时间一位老太太就被人以类似方式骗去十多万元。”在李先生当初汇款的济南市工商银行卧龙支行,大堂经理王树理对导报记者说,网购最好通过淘宝网等信誉相对较好的网站,以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来进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李先生交了钱而收不到货的被动局面。他同时透露,在国内通过假身份证注册账户的现象屡见不鲜,即使查封了现在的账户,骗子们也会很快注册一个新账户“照骗不误”。

   李先生报案的七里山路派出所一名姓田的民警则称,他们接到的类似案件最大案值高达百万元之巨。但由于虚拟网络取证、破案困难,能顺利破获的并不多,李先生的钱短时间内追回的希望比较渺茫。

   对于网络购物存在的诸多问题,山东邦源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新振表示,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打击力度,网站也应切实加强管理,大力推行“支付宝”等安全交易方式,必要时可以通过网站担保等方式购买商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预付款购物,更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所谓“特价商品”。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