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欧洲炼化业遭遇艰难时刻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8 07:5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日,欧洲最大的独立炼化企业Petroplus宣布破产。此消息一时间占据了众多媒体的头条位置,进而引发了人们对于整个欧洲炼化行业的广泛关注。其实,炼化业很有点自身的特殊性。虽然该行业算得上是一种国家战略资产,但是,此次Petroplus破产的消息却使得人们开始担忧燃料可能出现短缺。

  事实上,整个欧洲的炼化业近年来一直处于不景气的状况,Petroplus的遭遇仅是这个行业日渐衰落的一个最新例证而已。产能过剩、利润萎缩,以及来自亚洲等新兴地区的强有力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使得包括英国石油公司、壳牌、道达尔在内的一批石油巨头们,纷纷剥离炼化业务,转向其他有利可图的业务。仅以壳牌为例,2009年该公司在全球减少了大约15%的炼化产能,在欧洲更是削减了大约30%的产能。

  即便如此,仍有分析人士预计,在即将到来的传统盈利旺季期间,炼化业务仍然是欧洲石油巨头们的增长薄弱点之一。“从炼化业的毛利率来看,这个行业已经几乎跌至谷底了。”艾萨石油英国公司首席执行官沃尔克·舒尔茨承认,“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许多欧洲的炼化企业将被迫关闭。”

  其实多年来,欧洲的炼化产业一直在缓慢衰落。据了解,欧洲的大多数大型炼化厂都是二战后建成的。当时,业界对于车用汽油和发电用燃油的供需判断不足。而在最近20多年间,柴油、航空燃油等一系列炼化产品的需求迅猛增长,很快就超过了欧洲炼化企业的供应产能,从而使得整个欧洲大陆不得不越来越依赖进口。这种供需的不匹配反过来又使得炼化行业进一步走下坡路,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以英国为例,在上世纪70年代末共有18家炼化厂;如今却仅剩8家。就是这些“硕果仅存”的炼化厂也是几度易手,有些目前还在出售名单之列。

  独立燃料供应商Greenergy的首席执行官安德鲁·欧文指出:“欧洲这些老旧的炼化厂从技术的角度看,至少都有30至35岁‘高龄’了。比起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等国的新建大型炼化厂,通常维护成本、管理费用、资本支出都比较高。”

  当然,近些年来,欧洲的炼化商们也并非一直处于痛苦之中。近10年时间里,借助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工业的强劲增长,欧洲的炼化业也经历了短暂的“黄金时代”。曾有炼化商表示,2004年至2008年间,全球炼化产能的过剩量减少了大约300万到400万桶油当量。炼化的毛利率也大幅上升,2007年高峰时期能达到每桶10美元左右。然而,好景不长,利润的增加引发了新一轮的产能扩大投资;加上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欧洲炼化业再次受到重创。同时,欧盟加强了对碳排放的控制;原油价格上涨;中东和亚洲相继诞生了一批新的大型炼化企业,所有这些使得欧洲炼化厂的日子更加艰难。

  “如今的欧洲,由于经营成本过高、碳排费用上涨、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等原因,对于炼化产品已经没有什么强劲的需求了。” 比利时联合银行的能源经济负责人弗朗西斯·奥斯本表示,“许多炼化企业只能疲于应付这一局面,几乎无力考虑赚取更多利润了。”

  有业内人士估计,目前全球炼化产能的过剩量大约是每天600万桶左右;而需求的增长幅度大概仅为每天100万到200万桶。按这个比例计算,大概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消化过剩的产能。但是,在亚洲以及前苏联地区,还在不断增加新产能。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在其发布的报告中警告称,对于欧洲炼化企业来说,2015年前,可能需要进一步减少400万-500万桶/天的产能,并且,“进一步的调整也是整个炼化行业未来必经的一个痛苦过程”。

  不过,也有一部分业内人士对于欧洲的炼化产业持乐观态度。渣打银行的大宗商品分析师詹姆斯·张表示,欧洲炼化企业未来面临的风险其实并不是来自利润方面,而是如何再融资的问题。他同时表示,欧洲的炼化厂还应该多考虑布局的合理性,比如,将炼化厂建在靠近交通基础设施的地方。

  当然,类似詹姆斯·张的乐观人士也承认,目前整个炼化市场增加了许多新兴企业,比如印度艾萨能源这样的公司,已经开始在欧洲寻找自己的战略立足点了。这无疑也给欧洲的炼化企业增添了压力。

  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指出,Petroplus的破产可能预示着,欧洲的炼化行业需要一个更广泛调整过程。比利时联合银行的奥斯本指出:“整个炼化行业必须经历一次大洗牌,现在正是这个时刻。只有强者才能最终幸存下来。”(来源:人民网-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