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打造“节日季” 借力节庆提升文化消费(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09 07: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文工团的演员正在排练舞蹈,节日为群众送上精彩演出。记者 李景录摄
舞龙已经成为河南省正阳县年节期间最有文化味、最受欢迎的节目。图为19个乡镇组成的民间文化表演队正在表演。弓华静摄
全球范围内,各种节庆活动都是促进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这些节庆活动各不相同,有的以公益方式扶持新产品创作,如法国巴黎秋季艺术节、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等,不仅资助新创剧目而且以低票价培养潜在的文化消费者;有的把节庆办成一年一度的文化嘉年华,以丰富的产品直接拉动文化消费。国内的节庆活动正越来越多,文化味也越来越浓,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到今天把节庆本身经营成为一个品牌,节庆活动在文化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
试试打造“节日季”
一年中大大小小的节日超过20个。其中既有春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有近些年才热闹起来的外来节,如“情人节”、“万圣节”等。此外,一些地方性节庆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比如大连服装节、青岛啤酒节、哈尔滨冰灯节等等。有统计显示,2010年全国各地办了大小2000个节庆活动,节庆经济已经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节庆扩大文化消费?笔者认为,打造“节日季”是一种可供借鉴的尝试。
通过数据可以直观地看到节庆市场的重要性。以华侨城为例,2010年全年7个重要的节庆共接待游客395万人,占全年的20%。为了牢牢抓住这块市场,华侨城从1989年创办“锦绣中华”开始,就不断围绕传统节庆展开策划营销以吸引游客,逐渐形成了在传统主题节日中再造一系列关联节日的做法,也就是通过形成“节日季”,把节日市场放大。
现在每年暑期举办的旅游狂欢节同时在深圳、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地的华侨城景区举办,已成为华侨城的拳头产品之一。
节日市场对消费强大的拉升能力还可以通过另一组数据来感受。10月下旬是北方传统旅游市场的淡季,但2011年华侨城“万圣节”期间18天共接待游客100万,每天平均入园5.5万人,深圳世界之窗在10月31日“万圣节”当晚入园4万人,北京欢乐谷当天入园4.6万人、夜场入园2.4万人。可见,节日市场受淡旺季影响较小,人们的消费热情很高。
以附加值吸引消费
任何一个节日都有符号化的标志性内容和载体,而内容和载体往往是约定俗成的。比如春节的红色对联和灯笼、每年变化的十二生肖、吃饺子逛庙会闹元宵等,就是节庆活动内容和载体的统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产生了新的表现形式,如短信拜年等等。而有些传统的载体也在变化之中,比如舞龙灯、逛庙会、划龙舟等,改变了形式或者搬进了特定的场所。这些特定的场所往往成为人流聚集的地方,也成为消费集中的区域。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人们的节庆消费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很大局限。人们必须在集中的时间和集中的地点完成消费行为,造成人数高峰与消费高峰同步。
由此可见,节庆文化消费要想出现高峰,必须考虑消费内容、载体、时间和空间的结合,这意味着节庆期间人们的消费是排他的,消费者在同一时间只能出现在一个地方,而且人潮总是会集中在少数几个地方。如何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争取消费者光临,就成为对商家的最大考验。笔者认为,最终决定人潮去向的还是内容和载体,商家最重要的是赢得消费者的认同。一般来说,节庆符号化最强的场所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其次,能通过节庆符号创造更好氛围和消费附加值的场所会更有竞争力。此外,还应注意,节庆消费高峰后往往会迎来反差极大的消费淡季,如何应对也须早做打算。
结合特色
作规划
我国节庆文化的资源非常丰富,不同地方完全有条件培育特色节庆文化品牌,借助节庆对人气的凝聚力拉动文化消费和产业发展。
以春节文化消费为例,传统的逛庙会、看大戏等内容,随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减少生活节奏的加快,已经和记忆中相去甚远了。但新的春节文化消费样式也在不断产生,特别是一线城市,看电影成为很多家庭的选择。贺岁片也就成为春节消费内容和载体转变的典型。1998年,冯小刚拍摄了中国内地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现在,贺岁片已经成为电影第一市场,票房过亿元的影片大都出自贺岁片。2010年仅12月一个月,4部贺岁片就取得12亿元票房。
在发达国家,节庆经济模式相对完善。以圣诞节为例,1985年芬兰在拉毕省省会罗瓦涅米市建立起圣诞老人村,以标榜圣诞老人发祥地为主题,建立了节庆观光目的地,随后又陆续建立了10个分布在整个拉毕省以圣诞老人命名的旅游点。现在每年冬季来这个地处北极圈的圣诞老人村旅游的超过100万人。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节庆经济的模式还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替的变革过程中。无论从哪个方面说,未来结合文化、旅游、娱乐和休闲产业发展节庆经济的前景都非常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