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港股直通车在重新启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就在人民币在国际化道路上稳步前行之时,港股直通车和RQFII的推出将有助于推动这一进程加速。据消息人士透露,针对深圳前海率先推动港股组合ETF(交易所买卖基金)和开展RQFII业务试点申请,证监会最新回复表示原则予以同意,其业务在操作层面近期有望取得较大进展。这标志着期盼3年之久的港股直通车终将成行。而香港特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也于不久前透露,将很快宣布港股直通车的细节。据悉,易方达、华夏基金上报的港股ETF在证监会已完成审核,并上报到国务院。一旦经国务院审核通过,将很快放行。

  资本项目将开启大门?

  港股组合ETF,即允许内地成立港股交易所买卖基金,令内地投资者可投资于港股市场,俗称“小型港股直通车”。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境内投资者可以用自有外汇或者用人民币购买外汇,将外汇存入证券投资外汇账户,并通过商业银行的代理证券账户投资在香港证券市场交易的证券。

  上述易方达上报的是与上交所合作的恒生国企指数ETF,华夏上报的是与深交所合作的恒生指数ETF。其中,力争首发的易方达拟推恒生国企指数ETF,暂订每手最低入场费仅100元人民币(约合123港元)。

  对于内地投资者来说,港股直通车的开通意味着投资渠道的拓宽,无疑是一项期盼已久的利好;但从宏观

  上讲,由于其意味着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的放松,引来了各路专家的大量争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指出,“港股直通车”的本质是放宽境内个人对外投资的限制,它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个人投资境外证券在资本项下购汇不受年度总额限制,这意味着中国将在资本管制的堤坝上开一个大洞。

  余永定认为,如果中国轻易放弃资本管制,未来就难免成为人家的俎上肉与“自动提款机”。理论上,中国几万亿资金可被全部流走……相反,只要资本管制的长城还在,不管中国经济发生什么问题,一切就将还在控制之下,中国就依然可以重整旗鼓。

  余永定理性地呼吁“资本项目放开应当缓行”,他为FT中文网撰文指出:资本管制的长城必须存在。另有许多专家上书国务院,陈述“港股直通车”开放后可能对国家产生的危害。

  有专家表示:“港股直通车的开启反映的是以扩大资本项目流动加大汇率改革的思路,另一种相反的思路是扩大市场汇率浮动机制,逐步放开资本项目。目前走的似乎是前一条路,这条路的危险在于如果汇率被人为固定在吸引热钱的高原地带,同时放开资本项目,相当于拆除中国金融与资本市场的防洪堤坝。到那时,国际资金洪水狂奔而来又席卷而去,将成为常态。中国经济与金融体系能承受得住吗?”对此,余永定认为,这种说法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直通车箭在弦上?

  若真如余永定等专家所言,港股直通车存在如此诸多的弊端,那么,为何还要开通呢?这还得从2007年初ETF的来历说起。当时,香港官员一直在游说中央政府,要求允许中国内地投资者投资一系列范围广泛的海外资产,从而使香港既成为一个投资流出渠道,也成为投资目的地。一位香港官员表示:“我们的建议是允许拥有外汇的中国内地(居民)通过香港投资所有资产。”

  这一政策最初的设想来源于天津滨海新区与中银国际的业务交流,双方提出由中国银行开办这一业务。作为国家对滨海新区诸项优惠政策中在资本项目下的特殊政策,这一方案上报国务院后获得了批复。

  这年8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开展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证券市场试点方案》后,中国银行天津分行拟推出的个人投资港股业务。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宣布了“港股直通车”计划(through-train),立刻引发香港股市大涨。

  而到了2008年底,随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广东和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重要进展。当时,著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指出,在这种背景下,不仅港股直通车开通有期,而且有利于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向纵深发展。

  叶檀敏锐地指出,在一连串谨小慎微的货币政策之后,中国终于踏出

  第一步。人民币结算对于深港等地是直接利好,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大量结算交易以及人民币交易的存在,会使人民币在国际市场向纵深发展。

  叶檀回忆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开通港股直通车之初,她也曾经是极力反对者,她曾经认为,在资本项目管制背景下,开通港股直通车就相当于打开了资本管制的大门,潘多拉魔盒不能打开。但她后来改变了看法:通过目前稳妥的步骤,人民币一步步成为区域内结算与储备货币,如果能够赢取信任,那么,不仅港股直通车开通有期,深港一体化也不再是梦想。

  从表面看来,此次举措不过是人民币结算试点,影响范围不外乎港澳、东盟,货币数量只有区区数千亿元人民币;但在表象背后,掩盖的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图。此举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首次从政府层面推动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中计价工具。此前,周边国家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都是市场的自觉行为,而现在,政府希望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内的结算与储备货币。

  叶檀指出,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成功,以及ETF的开通将带来以下利好:

  首先,人民币将成为区域内强势货币,在可预见的未来与美元、日元、欧元、瑞郎等世界主要货币并驾齐驱;其次,有助于建立东亚商贸圈,降低交易双方的汇兑风险。我国与东盟等地的进出口往来日益密集,开拓发达国家之外的出口市场是当务之急。2007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由2004年的1059亿美元增加到2025亿美元。今年1到10月份,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21.6%。如果今后以人民币结算贸易,双方均可降低结算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汇兑风险;其三,促使香港地区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人民币借由香港这个桥头堡走向国际市场,最终港币摆脱与美元的货币局制度的枷锁。

  对此,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指出,“港股直通车”宜尽快放行。央行行长周小川也表示,“港股直通车”其本质是放宽境内个人对外投资的限制,政策的影响层面广,所以当局需要时间进行测试,在技术上作出准备工作。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接受媒体采访时则表示,中国银行对于“港股直通车”的准备已经相当充分,只要方案一获得批准就可以推出,但他并未透露更多细节。

  直通须防在港被套?

  利好也罢,利空也罢,随着ETF进入启动程序,推出港股直通车看来已势在必行。许多内地投资者早已跃跃欲试。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港股所面临的风险则是实实在在的。如果在内地股市走投无路,想在港股另辟蹊径,须提防在港股被套牢的风险。这些风险至少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须防的是汇率风险。买卖港股都是用港币,这自然就涉及到了汇率风险,特别是那些用人民币购汇进行投资的人。由于香港的港币与美元

  实行的是联系汇率制度,而人民币兑美元还有强烈的升值预期,所以人民币兑港币的升值短期也不会停止。个人投资港股的收益是港币,换成人民币是要承担贬值风险的。另外,在前后币值的两次兑换中,有换汇成本与款项汇出汇入的成本,因此,通过购汇到香港进行投资需要承担较大的机会成本。

  国际化的市场风险。与内地的自成体系、相对封闭运行不同,完全开放的香港股市国际资金可自由进出,交易十分活跃,国际关联度高,其他国家的金融、经济政策都会直接影响股市的涨跌,波动较大,可以说,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香港股市或大或小的波动。近期美国次级债风波对港股就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做空机制的风险。香港市场早已推出指数期货,有做空机制的香港股市,运行特征与A股市场有着很大的差异。从近日香港市场走势可以看到,按理说美国股市在8月16日已经明显企稳,但是17日的香港市场继续大幅下跌,跌幅一度超过1000点,因为有指数期货背景的香港市场资金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价值,一定要把多头彻底暴仓后,市场才会真正地反弹,所谓“多头不死,空头不止”。这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即在有指数期货产品的背景下,对于趋势的把握和思维方式必须要有所改变。

  无涨跌幅限制的风险。对投资者直接影响最大的是香港市场不设涨跌幅限制,不像内地有10%或5%的涨跌停板,同时其交易采取T+0方式,即当日买入当日就可以卖出,有点类似于目前A股市场权证的交易方式。H股股票一天跌15%也不新鲜。资金实力雄厚的对冲基金在这块土地上呼风唤雨,得心应手,而境内绝大多数投资者在这方面是空白,很容易成为它们的“盘中餐”。香港近几年的牛市固然造就了一些几年翻了十几倍的大牛股,但同时也有短时间股价就跌去90%的个案。

  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不同于A股市场,目前内地居民获得香港市场的信息来源非常有限,信息缺乏使得投资者一旦冲动投入、选股不慎,比起国内市场,可能受到更大损失。对于香港经济体系结构和经济增长趋势,香港股市内部市场交易规则,金融创新模式和金融监管风格,香港股市与世界证券市场的联动性等等,短期内内地个人投资者不太可能迅速知根知底。因为市场随信息波动,近日港股屡屡一日内走势大起大落便是明证。内地投资者“耳目”不灵,难与国际同步接收信息,在投资港股上落入不利形势。

  新股跌破发行价的风险。在新股认购方面,香港的券商可提供1∶9融资额度,投资者不用占用大量自有资金,而且一般中签率高,但是要付出一定的融资成本,很多股票都能做到人手一份,而内地股票的中签率比较低,券商不提供融资额度。但值得注意的是,新股上市并不一定保证申购到的新股必赚,也有亏损的可能,在香港市场新股跌破发行价是常有的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