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财经·娱乐一个梦想,约定2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06:40 来源: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财经·娱乐一个梦想,约定2年
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记者张颖 通讯员贺海强 姜莹

  驱车行走在武汉光谷东部,很多人会对绿树成荫的大马路,和路旁造型各异的建筑感到好奇。三年之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这就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又称光谷生物城。这座城,正悄悄改变着武汉的产业格局。记者昨悉,12家公司10亿元投资生物城23家生物企业,带动其他投资40亿元。

  两年内冲刺全国前三

  昨日,记者从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12年工作会议上获悉,去年,光谷生物城全年完成总投资86.48亿元,开工3年来,平均每平方公里投资近5亿元。

  在其带动下,去年,东湖高新区实现生物产业总收入302.09亿元,同比增长率由建设之前的5%增长到了22%。

  东湖高新区管委会称,如此速度,光谷生物城在全国22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中,起步最晚,却发展最快。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光谷生物城拟在美国辉瑞、美国霍尼韦尔、德国拜耳、美国赛默飞世尔的基础上,新引进3家世界500强企业;实现生物产业总收入突破400亿元。

  据悉,光谷生物城在两年内,力争进入全国22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阵营的前三甲。

  金融机构追着企业跑

  生物技术研发具有长期性,投资大,风险高,没有资金万万不行。高速成长的光谷生物城,已吸引大批风投、基金等金融机构关注。

  据统计,目前,有16家银行、基金公司、担保企业等金融企业入驻光谷生物城,目前共有国内外12家投资公司,对光谷生物城23家生物企业进行投资,投资总额为10亿元人民币,总计带动其他投资40亿元。,其中,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人福普克等5家本土企业,获得国外风险投资机构注资。

  光谷生物城里的“尖板眼”

  眼下,光谷生物城有150多个研发项目,如成功投入市场,每一个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昨日,记者特选取几个“尖板眼”,探访其神奇之处。

  1、水稻中提取白蛋白

  走进光谷生物城的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它拥有一项了不起的科技成果——利用水稻胚乳重组人血清白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被称为“黄金救命药”,临床上主要用于低蛋白血症以及肝腹水、肾水肿等情况,还用于癌症、艾滋病的辅助治疗。

  2、汉产无痛胃镜

  做胃镜不用再将长长的导管“穿肠进肚”,这在很多医生看来都绝非可能。但是,光谷生物城一家企业就能做到。

  昨日,在武汉光谷生物城九峰创新基地里,患者吞服一粒特制的小胶囊,进入体内后,医生便可通过磁场技术,精确控制胶囊在体内的角度和位置。在频闪光的照射下,可在体内拍摄并传送约5万张图片,供医生诊断。

  3、资本助力人福海外卖胶囊

  借力海外资本,人福医药将把每年15亿颗汉产“软胶囊”出口到欧美。

  人福医药与美国英士柏公司达成合作,双方在汉建软胶囊出口基地。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