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亚太和平之责应由各国分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0 14:5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新加坡外长尚穆根8日在美国的一个研讨会上提醒东道国要慎言“牵制中国”,称这会引起亚洲的冲突。他还呼吁美国以“其他方式”介入亚洲。尚穆根此前曾大赞美国介入亚洲。他的这番讲话被很多人看成新加坡态度的一次回拽。

  东南亚是美国“重返亚太”的核心着力点,南海又是重中之重。过去一段时间,东南亚出现大量欢迎美国“平衡中国”的声音,菲律宾走得最远,摆出要与美结盟对抗中国的姿态。

  中国不应纵容东南亚国家的类似言行,而应公开表达我们的不悦和反对,对美国的过分之举,以及个别东南亚国家的出格言行,应针锋相对地回应甚至反制。

  这会导致一些摩擦,但中国决不应独揽减少摩擦的责任,而只应承担自己应当承担的那一部分。亚太和平的福利以及亚太紧张的坏处都是公共消费,大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好坏都不是中国一家的事。

  当中国过于谦和忍让时,就会造成一些国家放任自己,比如它们配合美国以挑战性姿态“重回亚洲”,挤压中国的战略空间,它们从中美“相互平衡”中捞取好处,却几乎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中国坚持自己的合理利益,就会让美国介入南海的后果更加真实,也分摊得更合理。实际上正是因为中国前一段时间做了这种坚持,才促成新加坡、越南等国的态度回调。因为域内国家担心“做过了”,它们不愿意东亚发生中美对抗,届时它们被迫选边站。

  长期以来,一些国家在口头指责中国强硬的同时,却在心里认为无论它们做什么,中国都会忍让。中国一定要扳正亚太国家对中国的实际预期。

  中国维护亚太和平与稳定的意愿是真实、一贯的。但无论为了什么,中国都不会一味退缩,中国同时愿意为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付出必要成本。这应是外界认识中国的边界之一。

  中国是亚太地区承受摩擦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中国很不愿意域内出问题,但实情是,一旦域内出事,中国如果被水淹了脚,其他国家就可能淹到腰,甚至脖子。这不是什么秘密,也一点不深奥。

  当然,中国决不会主动惹事,不会破坏地区的公共利益,对一些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心,我们也能理解。中国对立场的坚持与对周边的善意不矛盾,中国只是应当把责任线重新放回到合理的位置。

  亚太地区各国减少误判,会让各自的言行都多一些克制,不自以为是,不强人所难。中国一方面要了解他国,同时也要更真实地对外展示自我,不为短期和眼前利益刻意朝某个方向打扮自己,比如刻意强调自己的谦和,或者刻意显示自己的强硬。

  中国对本国利益的坚持度,其实大约就是亚太国家的平均值。中国作为大国,天然地会劝自己豁达些,但任何国家都有的“想不开”的那一面,中国不可能根本克服。各国应把中国看成“正常的国家”,这样或许最接近真实。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