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纲:建设质量强国是《纲要》之魂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3 08:13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建设质量强国是《纲要》之魂
——访国务院参事、《质量发展纲要》起草组组长张纲
滕以来摄
□本报记者赵陕雄
“她吹响了建设质量强国的号角。”
“她勾画了建设质量强国的蓝图。”
“她肩负着建设质量强国的使命!”
2月7日,国务院参事、《质量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起草组组长张纲谈起刚刚颁布的《纲要》时心潮澎湃,满怀感情地一口气连说了3个“建设质量强国”。
他双手翻阅印着《纲要》内容的国务院红头文件,激动地对记者说:“建设质量强国,就是《纲要》的灵魂。”
一个灵魂贯穿始终
20多个月前开始起草的《纲要》,刚一启动就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作为国家新一轮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纲要》能否出台,以何种方式出台,受到包括美国、日本等国以及国内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2月6日以国务院文件印发的《纲要》,顺应了全国各界的期待。《纲要》以整体创新的成果,展示在世人面前。
纵观这份14000余字的《纲要》,“建设质量强国”作为《纲要》的灵魂贯穿始终。
在指导思想上,《纲要》把推动建设质量强国作为落脚点明确定位。在发展目标上,《纲要》勾画了质量强国的清晰蓝图。在战略举措上,围绕建设质量强国,《纲要》提出一系列创新思路。在组织实施上,《纲要》进一步明确建设质量强国的保障措施。
为什么把建设质量强国作为《质量发展纲要》的灵魂?张纲说:主要基于4个考虑:
一是质量反映国家的综合实力。质量既是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劳动者素质等硬实力的体现,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软实力的反映。提升质量需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也就是从质量强国的高度,来作出统筹规划,总体部署。
二是质量发展是国家由大变强的内在需求。《质量振兴纲要》实施15年来,我国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支撑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但从总体来看,质量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规模的增长。质量问题影响到国家核心竞争力,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成为社会的热点,甚至损害了国家的对外信誉和形象。建设质量强国尤显重要和紧迫。
三是建设质量强国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一份社会调查显示,95.1%的公众认同质量强国,90.6%的公众表示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与自身的关系紧密。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232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了15份关于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议案或提案。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全面实施了质量兴(强)省战略。
四是以质量强盛国力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综观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史,质量在大国崛起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德国政府在上世纪50年代,实施了“以质量推动品牌建设,以品牌助推产品出口”的国策,在全球确立了“德国品牌、质量一流”的国家形象。60年代日本提出质量救国战略,推广全面质量管理,凭借质量优势大举进入全球市场。80年代美国出台《质量振兴法案》,通过一系列激励质量创新的措施,使美国在主导产业上再塑全球霸主地位。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在重视发展速度的同时,必须把质量摆在国家战略地位全面推进。
最终,起草组一致认为,要把建设质量强国作为起草《纲要》的灵魂,凸显质量的作用,反映强国的意志。
二次接力肩负使命
在《质量振兴纲要(1996年-2010年)》历史使命顺利完成之际,二次接力的《质量发展纲要》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
从“质量振兴”到“质量发展”,尽管只有两个字的变化,却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质量发展意指质量事业的发展和质量提升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少包含3层含义:一是质量水平不断提升,二是质量要素不断优化,三是质量效能不断增强。
为此,《纲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结合。张纲说,《质量发展纲要》是《质量振兴纲要》的继承与发展,我们努力写成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规划,反映时代特色、创新进取的规划。“建设质量强国”作为新《纲要》的灵魂,反映在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这是最大的创新。
《纲要》还坚持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统筹质量安全与质量发展。通篇立足当前,提出措施,力求有效解决突出问题;同时,面向未来,谋划发展,推进质量进步的事业,将“建设质量强国”纳入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轨道。
同时,《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草组专门设立质量强国专项课题,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20多万字的报告。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勾画出质量强国的规划蓝图,包括阶段目标的确定、指标体系的构建、政策措施的拟定,以及重大工程的设计等,增强了《纲要》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目标就是方向。”张纲说。《纲要》确立的目标,由一组完整的指标体系构成,阶段明确,数据清晰,依据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作风,使建设质量强国的愿景看得见,摸得着,使国人充满信心。
三番五次汇集民智
历时20多个月,终于呱呱坠地。就像看着自己心爱的孩子,张纲一遍又一遍地不时翻阅着手中的《纲要》,满脸的喜悦和振奋。
说起《纲要》编写过程的台前幕后,张纲说:“《纲要》的颁布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质量工作的结果。回顾《纲要》整个起草过程,汇聚了各方面的创造和智慧,凝聚了众多工作者的艰辛和心血。”
《纲要》起草近两年来,得到了质检总局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通力协作。2010年7月,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王勇在组织召开《质量发展纲要》起草工作部署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在《纲要》编写中突出“质量强国”。2010年11月,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亲任起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和五部委负责人任副组长,加强起草工作的领导。
《纲要》在起草过程中,广开渠道,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经过9轮系统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以及网上征求民意,先后共采纳579条意见。相关领域30多位专家为《纲要》起草提供了智力支撑。起草组还邀请中国标准院、上海质科院、中国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对外经贸大学、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组织开展了4个重大课题的专项研究。
2011年11月10日,6位国务院参事联名报送了《关于建设质量强国的建议》,得到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强力助推了《纲要》的出台。
《纲要》出台的过程,是一个勇于探索、创新进取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质量、精益求精的过程。主题、框架、初稿;调研、讨论、修改……在20多个月的时间里,起草组共召开各类会议30余次,对《纲要》草稿反复讨论、认真推敲、精心修改,先后正式改稿50多次。
《纲要》起草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张纲说,办公室的工作千头万绪,他们与总局有关司局和相关部委在《纲要》形成过程中,从大纲形成、专题设立、调研组织、起草修改、协调报批,直至《纲要》颁布后的宣贯,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求真务实的作风。
《纲要》的颁布令人振奋。但是,这只走完了第一步,要实现《纲要》既定的目标,还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张纲说:“对于质量发展的未来,我们充满信心!”
专家简历
张纲,男,汉族,1950年6月生,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曾担任湖北省恩施市副市长,湖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主任、副厅长,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局长,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总工程师。2011年2月被温家宝总理聘任为国务院参事。《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