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建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3 16:5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各地政府绩效考核大提速,但多为具体的技术方法,体系构建方面还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
概念裹杂,各自为战。无论是政府文件还是见诸报端的报道,效能监察、目标考核、绩效考评、绩效评估、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各种概念繁杂,不少地方效能办、目标办、绩效办机构并立。更有原已存在的参差林立的专项考核、检查、评比等,层层叠叠,没有一体化的规划和整合安排。
视野上的局限,矮化了政府绩效管理。现有的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多局限于内部行政效率的监督检查,对政府公共权力社会监督、“公众本位”的价值导向、发展方式和行政方式转型等部分涉及还较少,故而停留于地方政府内控辅助工具阶段。
自上而下的指导和规范力度不够。由于自上而下指导乏力,自下而上的探索出现出体系整合力度不够;体制性的触动力度不够;权威性、强制力不够。因而浅尝辄止,止步于局部经验式的“模式”。
政府绩效管理被誉为“全世界公认的难题”,其难就在于作为公共管理及变革的核心工具,对既有行政价值理念、体制变革、行政行为等的触动具有全面和深刻性。笔者认为,总结既有的经验,借鉴世界先进做法,提炼和优化全面的本土化体系结构是做好政府绩效管理的必要前提。
明晰体系建设的价值导向。明确和具体化价值导向是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的原则和目标达成依据。就现阶段而言,价值导向宜以服务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以推动“四个政府”建设、以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发展方式转型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反映我国政治体制特征,统领政府绩效预算、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公务员绩效管理以及社会满意度评价等。
探索构建本土化的体系。本土化是凸现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价值所在。所谓的本土化体系是指基于我国现阶段政府绩效建设价值导向、以整合为手段,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理论和经验,构筑符合我国国情的、全面性的实用体系。
所谓整合,就是把我国现有的政府绩效预算、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绩效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公务员绩效管理、效能建设与监察、社会满意度评价有机统一;所谓全面就是在6个方面整合的基础上,将第三方评估、政府行政行为社会化监督评价的重大项目评估、公共政策评估等结合与统一;所谓实用就是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即在关注体系建设规范性的同时,注重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推进阶段性特征以及地方政府的发展阶段、发展战略目标、管控模式、治理水平等地域和层级差异,使体系适用、可用。
本土化体系结构与内在逻辑。笔者所说的本土化体系具体由“8+X”个子体系构成。所谓“8”就是政府绩效预算、政府整体绩效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公务员绩效管理、社会满意度评价、第三方评估、重大项目绩效评估、公共政策绩效评估;所谓“X”就是针对某个政府机构需要的专项督察评价子体系,如资金专项督查、重大项目专项督查等。“8+X”从价值功用上可分为3个类别,即政府绩效预算、内控督察考核和外部监督评价3个部分。其中,政府整体绩效管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公务员绩效管理、专项督察评价归属于内控督察考核;社会满意度评价、第三方评估、重大项目绩效评估、公共政策绩效评估归属于外部监督评价;政府绩效预算是体系出发点和回归点,内控督察考核和外部监督评价既相互独立又相互验证、互为促进,归结于政府绩效预算部分。(作者单位:上海复佐公共绩效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林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