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乙方 聊聊华人的婚恋观(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08:0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月14日,一年一度的情人节又至。
没有爱情的世界,如同“一盏没有亮光的走马灯”,西方的歌德如是赞颂爱情的重要。“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东方的《诗经》则用淡雅朴素的言语,如此形容人们对婚姻生活的憧憬。
爱情与婚姻,是人们探讨的永恒话题,因为它关系着人类自身的幸福。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爱情和婚姻有不同的态度。如今,身处异乡的海外华人,又有着怎样的婚恋观?
甲方:万事俱备
乙方:裸婚万岁
万事俱备,还是裸婚万岁,这是一个问题。
如今,无房、无车、无钻戒、无婚礼、无蜜月的“裸婚”,成为一些受欧美文化影响的年轻华人的选择。对他们来说,一方面,婚姻仅仅是两个人自己的事,外在的形式并不那么重要。另一方面,低迷的就业市场与巨大的经济压力,使得“裸婚”成为合适的选择。
在加大洛杉矶分校拿不到4万美元年薪的生物博士后Howell杜与妻子Martha,是从学生时代开始交往的同校师兄妹,2009年Howell取得博士学位后,两人回国结婚。由于Howell博士后工资不高,Martha是拿着每年不到2万美元奖学金的在读博士生,再加上双方家庭也不宽裕,两人商量后决定“裸婚”,各自带了5元人民币到当地民政局登记领证,另请双方家长吃了顿饭。他们整个结婚花费不到600元,至今租住学校附近一套公寓房。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华人都接受裸婚的选择。对于那些相信“有物质的婚姻未必幸福,没有物质的婚姻必难幸福”的华人来说,物质基础不仅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未来的生活可以不奢侈,但结婚时基本的需求还是应该满足”,一位旅居加拿大的华人袁先生表示,“我自己不会裸婚,因为这让我觉着这样对婚姻不够负责。”
甲方:物质为重
乙方:精神至上
物质还是精神,这是一个问题。
一直以来,实用主义都被认为是华人圈子的主流价值取向。这种倾向在婚恋观里的体现是,能否带来更多的资源,能否带来人生价值的提升,成为人们判断一段婚姻优劣的标准。于是,恋爱结婚自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抑或解决问题的手段。有人用它来解决经济问题,有人用它来提升社会地位。
婚姻作为现实需要,在一些旅居西班牙的华人那里,表现为婚姻是为了帮助创业。许多浙江籍旅西华人子女十几岁就辍学在家。究其原因,一是自身面临中西文化教育的冲突,产生了难以克服的“挫败感”。二是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长久忽视。在这种境况下,父母想要防止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外出惹是生非,年轻人则想要自立门户开始别样的生活。于是,双方达成及早成家立业的共识,父母给新婚夫妻创业的本钱。“实用的婚姻”被欣然接受。
当然,并不是所有华人都把物质放在选择标准的首位。在国内一宗相亲节目的英国专场中,很多华人女性就给出了不一样的选择。重内在性格,轻外在物质,重精神追求,轻硬件条件,几乎成为在场女嘉宾择偶的共性。于是,一位拥有俊朗外表的花样美男却最终难以“抱得美人归”。女方给出的原因是,自己并没有被所谓的条件打动,而是觉着男方的沉默内向与自己活泼的个性不合适。网友评论说,人们择偶的要求也“从平面的审美上升到立体”。
甲方:速食快餐
乙方:细水长流
一见钟情,还是日久生情,这是一个问题。
在传统的华人价值观里,时间是爱情的见证者,也是爱情的试金石。只有经历时间的考验,彼此才能发觉双方是否真正契合。在这里,爱情具有古典而浪漫的气质。时间中琐碎的细节磨合,是爱情开花结果、走向成功婚姻的保证。“我能想象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然而如今,新生代的华人接受着更加前卫的思想。在他们那里,时间甚至成为了可以剔除的因素。婚姻与情感,似乎也可以走向“快餐时代”。于是,仅仅是“惊鸿一瞥”便足以“芳心暗许”。传统婚姻中的诸多前奏,可能会成为“老掉牙”的故事。“速配”与“闪婚”,则成为年轻华人中一种悄然兴起的潮流与趋势。在一些人看来,感性与直觉可以代替理性与思考,要用“怦然心动”的瞬间决定未来。
对于那些坚持“慢慢爱”的华人来说,路遥方知马力,日久才见人心。“如果没有长时间的考验,很难保证婚姻会有坚实的基础”,旅英华人范小姐表示,在她看来,按部就班才能收获最终的幸福。而对于那些追求“简单爱”、快节奏的华人来说,如同当今生活中的所有领域,在爱情和婚姻里,高效才是“王道”。
情人节之际,海外的华人们,是否都能收获了自己的婚姻与幸福——因为爱情?
(责任编辑:王慧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