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13家企业“排队”等IPO 时尚产业追逐资本热情高涨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5 09: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13家企业“排队”等IPO时尚产业追逐资本热情高涨

  根据2月1日证监会公布的数据,截至1月底,共有515家公司“排队”上市,295家拟登陆主板和中小板,220家拟登陆创业板。其中,75家刚迈入初审,330家需要落实反馈意见,80家已预披露,30家中止审查。而且,这515家企业只是截至目前已经交了材料的拟上市企业,不包括2月份以后还将继续接受的新申请。

  在这515家“排队”企业中,纺织服装和皮革、鞋类企业数量达到了13家,包括上海拉夏贝尔女装、福建运动品牌贵人鸟、海澜之家男装等知名企业。这再度彰显了当前时尚行业对于资本市场越来越高涨的追逐热情。

  纺织鞋服企业

  “排队”数量已超去年

  面对当前“跌跌不休”的A股市场,515家企业“排队”上市充分显示了各行各业的企业对于资本市场丝毫不减的追逐热情。据统计,2009年———2010年,每年在审企业数量均维持在400家左右。2011年以来,包括创业板在内,一直维持在在审合计500家以上的数量。

  身置这股“排队”上市“大潮”中的纺织服装鞋类企业数量,此次达到了13家,占比为2.5%。

  13家企业中,服装类有上海拉夏贝尔、浙江乔治白服饰、江苏AB集团、江苏云蝠服饰、宁波凯信服饰、贵人鸟、海澜之家和广州卡奴迪路8家企业;纺织行业有浙江新澳纺织、华懋(厦门)新材料科技和泉州海天材料科技,皮革和鞋类则为奥康鞋业和兴业皮革。其中,首发申请已通过、处于“已预披露”阶段的企业有3家;处于“初审中”的企业有3家;其余7家均处于“落实反馈意见”阶段(详见表格)。而且,这些企业只是截至今年1月31日交了材料的拟上市企业,并不包括2月份以后还将继续接受的新申请。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寻求在A股上市的鞋服企业共10家,其中5家IPO闯关成功,分别为森马服饰、九牧王、朗姿、百圆裤业和乔丹,其余5家则IPO折戟或延缓,分别为山东舒朗、珠海威丝曼、南京维格娜丝(V.GRASS)、上海利步瑞和淑女屋。由此从数量上看,截至目前“排队”上市的13家纺织鞋服企业数量已经超过了2010年全年。若放大范围看,目前“排队”上市的企业中还包括几家珠宝企业,由此足见以纺织服装为主的国内时尚行业当前对于资本市场的追逐热情。

  事实上从2011年全年看,纺织服装鞋类行业的IPO通过率为50%,而到去年年底时其IPO更是“遇冷”,通过率仅维持在45%左右,在所有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但可以发现,行业整体的较低通过率却仍无法阻挡那些寻求企业突破发展的个体企业想跻身资本市场的高度热情。

  拉夏贝尔能否为2012女装IPO成功开局?

  2011年女装品牌的IPO之路相当不顺利,除了朗姿IPO成功,深圳淑女屋、山东舒朗、南京维格娜丝等品牌均折戟。然而,同行们的失败并没有阻挡其他女装品牌对于资本市场的蠢蠢欲动。

  此次公布的“排队”上市名单中,上海的拉夏贝尔是又一个女装品牌代表。

  爱逛商场的女性一定对拉夏贝尔不陌生。该品牌虽然在服装行业内的宣传不多,但在各大中高端、时尚百货店的进驻率却较高。上海拉夏贝尔成立于2001年,风格为少淑女装,走“品牌+渠道”的模式。

  消费者最为熟悉的是其主品牌拉夏贝尔(La Chapelle),主要面24-30岁的白领阶层,价位中等偏上;同时还有两个女装品牌:La Chapelle SPORT定位于20-30岁的女生,主打休闲运动;Candie’s定位于16-24岁的时尚可爱女生,适合中、大学生,价格较低。2011年8月,公司还推出了男装品牌La Chapelle Homme,风格为都市风和学院风。

  拉夏贝尔掌门人邢加兴1998年以前从事女装品牌代理生意,1998年凭借积累的经验,找准少淑女装这一市场空白点,创立拉夏贝尔。邢加兴以ZARA作为品牌参照的运营体系,强调款式的快速更新。

  近三年,拉夏贝尔加快开店速度,加速市场扩张,并逐步引入资本。2007年年底,拉夏贝尔引入两家风险投资;2010年上半年,引入著名的联想集团旗下联想投资千万美元投资。借助资本力量,它开店提速。2010年底其门店数量为900家,到了2011年9月30日,它在全国的直销网点已经拓展到了1400多家。

  在开店加速的同时,其渠道模式也开始发生一些改变。这两三年它开始涉足大店,开设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专卖店。而此前其销售网络除专柜外,大多是100-200平方米的店铺。

  此外,拉夏贝尔这两年还借助信息化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2011年10月它签约IBM,双方共同打造拉夏贝尔的信息化主干系统,即SAP Retail和商务智能系统,展开2年半的企业信息化合作,以帮助拉夏贝尔全面规范企业内部流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深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力。2009年,拉夏贝尔销售收入为5亿元;2010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2011年销售收入约为20亿元。

  从行业整体看,虽然业内存在审核机构对服装品牌首发申请的“重男轻女”之说,但从另一个实际层面看,去年折戟资本市场的女装品牌自身实力不够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截至2011年6月末淑女屋在全国有830个营销网点,营业收入为3.434亿元;其2010年全年收入也只有5.87亿元。这收入除了淑女屋这一品牌的贡献,还包括其余4个子品牌。再以维格娜丝为例,2011年前三季度其销售收入为5亿多元,店铺数量约为320家。

  当然,维格娜丝这类女装品牌偏中高端定位,与中端的拉夏贝尔并不能完全作比较,但拉夏贝尔却与淑女屋这类品牌的定位相当。如此对比会发现,此次冲击资本市场的拉夏贝尔无论从企业整体规模,还是店铺数量哪方面看,都较有优势。

  在这种情况下,不禁让人对拉夏贝尔的IPO之路充满联想,在股市不景气的当前,低调实力派的拉夏贝尔能否为2012年女装品牌IPO成功开局?

  二三“梯队”男装

  掀起新一轮融资热

  此次“排队”的男装企业有两家,为海澜之家和乔治白(GIUSEPPE)(卡奴迪路已成功过会,本报此前已报道)。

  来自江阴的海澜之家公众比较熟悉,单是它持续地在央视投放的“男人的衣柜———海澜之家”的形象广告,就让千家万户知晓。该企业此前是家纺织企业,在国内纺织业、乃至国际上都颇具影响力。打造海澜之家这一男装品牌自2002年开始。当时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推出一种全新的终端零售模式———“全国连锁的自选式”男装终端店。

  在海澜之家200-1000多平方米的卖场内,陈列了成年男性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所有的服装服饰产品,包括套装西服、休闲西服、夹克、大衣、羽绒服、毛衫、针织衫、衬衫、T恤、西裤、休闲裤、牛仔裤、内衣内裤,还有皮带、领带、围巾、袜子、皮鞋等。这些产品分门别类地按照颜色、款式、型号等进行细分陈列,类似超市自选模式,称为“一站式”自选。也是基于此,它打出了“男人的衣柜”的品牌主张。

  当时国内多数男装品牌的店铺还不像目前这样推崇大店模式,一般的面积约为一两百平方米。但海澜之家推出的这种自选店,面积很大,价格定位于大众,适合工薪阶层,因此它虽起步较晚,但却较为迅速地在市场上立足。

  相较之下,乔治白对于公众来说并不熟悉。乔治白成立于1995年,生产销售中高档男装系列、职业装系列,产品包括西服、衬衫、夹克以及工装等。乔治白衬衫、西服先后获得“国家免检产品”。2007年,乔治白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乔治白衬衫被评为“中国名牌”。它颇具代表性的产品,是“EEQ记忆衬衫”。该衬衫是基于新型分子交叉记忆技术研发的易打理系列衬衫,宣称“不受洗涤次数影响,无需熨烫,恒久保持衣物平整性”。

  乔治白最鲜明的特色是主攻职业装,倡导“职业装差异化”和“职业装时尚化”。它在全国范围内旗帜鲜明地力推其品牌主张“人生是舞台,工作也是舞台。上了台,就好好的秀!”这条广告语,让不少商务人士印象深刻。

  资料显示,2009年和2010年分别有2750家和3256家客户选择乔治白提供的职业装设计方案,范围覆盖金融、能源、通讯、电力、烟草等众多行业。

  从男装行业整体看,此前已成功上市的一批男装品牌中的大多数,品牌包容度大,市场知名度高,店铺铺设广,大众化商业特色突出,整体综合实力强,如雅戈尔、七匹狼、利郎、九牧王等,均是国内市场上公认的一线领军品牌。

  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排队”的乔治白定位更“窄众”化,规模并不太大,与男装上市“大佬”们相比实力也较有限。虽然其主打职业装的特点明显,但也只能在男装整体产业格局中排在二三线“梯队”。另一个“排队”品牌海澜之家虽也属于大众化定位,知名度高,但同样也属于二三线“梯队”。

  从这个意义上看,无论此次“排队”的男装品牌最终能否如愿,都已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当一批领军男装品牌均已悉数登录资本市场,强者愈强,一批二三线品牌为了不使竞争差距越拉越大甚至被淘汰,也开始积极追逐资本,今后寻求上市的男装品牌也将主要从二三线“梯队”中诞生。而如果此次它们两个当中有如愿者,那将大大挑动一大批二三线男装品牌冲击资本市场的欲望。

  出口转内销服企走上融资前台

  此次“排队”的宁波凯信服饰股份有限公司来自女装行业,2002年成立,一直致力于快速时尚女装的ODM业务,为欧美等地区多家国际知名快速时尚服装品牌提供设计开发和生产服务。

  不过,此后公司在ODM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JessiMode女装品牌。该品牌定位于25岁-35岁的女性,强调时尚混搭,遵循“高质优价”,走中档路线。2010年11月,JESSIMODE获第十四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最具潜质大奖”。目前JessiMode在北京、福建、广西、湖南、山西、湖北等省份拥有终端店铺约200家。资料显示,2010年凯信服饰销售额约6亿元。

  江苏云蝠服饰也是一家加工企业,来自毛衫行业,具有年出口毛衫2500万件的能力,有员工2000名。公司相继在日本大阪、美国纽约、洛杉矶开办了销售分支机构,2009年出口额约1.2亿美元。

  虽然做加工,但公司也较重视品牌战略。旗下SHERFFER品牌目前已在美、欧、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SHERFFER牌羊毛衫被评为“中国名牌”、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2009年公司自主品牌出口占总出口额的50%。

  此外,江苏AB集团此前是家以出口为主的内衣企业,生产各类基础内衣,如莱卡内衣、丝光内衣、保暖内衣,旗下主要有AB、A&B、T6等品牌。其中AB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AB内衣获“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称号,AB品牌也是商务部重点培育与发展的出口品牌。不过这几年,它也开始拓展内销市场,目前在全国有80多家销售公司。2009年公司销售额约11亿元。

  各类出口转内销服装企业走上融资前台,寻求上市,这是又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此前在纺织鞋服板块已经上市的企业中,服装企业均属于主打国内市场的品牌型企业,只是部分纺织企业拥有出口业务,但目前,外贸型服装加工企业也开始对国内资本市场蠢蠢欲动,足见整个国内时尚产业当真越来越热闹。

  (责任编辑:傅云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