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系统三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6 08:03 来源: 中国质量新闻网质检系统三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测长方法创新项目实现重大突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本报讯(罗莎记者杨蕾 朱祝何)2月15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在2月14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质检系统完成的“测长方法创新及固体密度基准的建立”、“危害物质化学成分量测量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和“工业产品中危害因子高通量表征与特征识别关键技术与应用”3项科技成果,获得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至此,自国家质检总局成立以来,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励共计25项。
据了解,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罗志勇研究员牵头完成的“测长方法创新及固体密度基准的建立”项目,是基于建立我国固体密度基准和参与国际阿伏加德罗常数测量为目标,提出并实现一种超高准确度测长方法:实现了3倍于国际上“激光变频法”的相移,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新五幅算法”,实现了相位准确解算重大理论突破。该项目在温度测控技术、信号去噪技术、氧化层厚度测量技术、密度量值传递技术等方面均有重要创新,硅球直径测量能力位于国际先进水平的前列。
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吴方迪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危害物质化学成分量测量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项目,主要研制了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和水质监测中有机污染物化学成分量标准物质138种,其中107种为国际首创,23种为国内首创,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国际互认56项;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血清中尿酸和尿中违禁激素代谢物液相色谱同位素稀释质谱准确测量方法。项目成果为食品安全、水质监测相关检测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支持了《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评价计划》和26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全国酸雨测报工作。
由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王利兵研究员牵头完成的“工业产品中危害因子高通量表征与特征识别关键技术与应用” 项目,系统集成研发了工业产品中危害因子高通量表征与模式识别关键技术及装备,在高通量检测技术、模式识别技术、新型纳米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安全性评价技术等方面,发展了一系列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该项目成果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应用,对保障出入境检验检疫安全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打破国外发达国家技术性壁垒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可挽回因国外技术性壁垒导致的经济损失数百亿美元。《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