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爱变身索尼移动通信 难撼智能手机行业三足鼎立格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01:51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陈时俊 发自上海
“索爱”十年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去年11月爆出的“索尼将收购爱立信持有的索尼爱立信移动通信公司50%股份”的消息,终于变成现实。至此,风云变化的国际智能手机格局又现一搅动因素。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交易已经于2012年2月15日完成。“这标志着2011年10月27日由索尼与爱立信共同发布的收购计划全部完成,索尼爱立信成为索尼的全资子公司。”
“对于索尼手机近期的动作会否真正冲击目前苹果、安卓系、WindowsPhone三足鼎立的格局,我觉得应该不太可能发生。”,通信行业专家陈志刚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日系品牌回归中国,背后的契机可能是看到智能手机时代降临带来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索爱品牌正式归于索尼旗下这一事件,暗合目前日系手机厂商重回中国市场之势。目前,NEC、京瓷等日系手机品牌踏上重返中国市场之路。
索尼10.5亿欧元布局手机业务
据悉,此番股权交易正式完成后,
爱立信从此项交易中约获得75亿瑞典克朗(约合10.5亿欧元)的收益,并将在2012年4月25日发布的第一季度报表中计入收益表中的 “其他运营收入”。
由此,中国消费者熟知的“索尼爱立信”品牌将正式成为历史,公司也正式更名为“索尼移动通信AB”,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索尼方面透露,索尼移动通信AB除位于我国北京的一处研发中心外,在隆德、硅谷、东京均设立了研发中心。员工人数约8000人,注册资本为1亿欧元。
据悉,双方的合作最初可以回溯到2001年10月1日索尼爱立信公司成立之时。合资之初爱立信和索尼两家公司都将各自前途未卜的手机业务进行整合,然而“磨合”却难称有效。
十年有余的磨合,索爱在智能手机时代降临之时并未推出足够震动市场的机型,期间苹果、安卓系和WindowsPhone系列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
索爱去年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公司勉强止住多季度亏损的势头,净收入为零。而二季度净亏损达5000万欧元(7060万美元),手机出货量较一季度的810万部减少了6.2%,相比去年同期的1100万部锐减30.9%之多。
索爱的困境可以说是整个日系手机在中国遭遇困局的一个典型。就在数年前,功能手机风潮向智能手机刚开始转轨之际,包括东芝、松下、三菱、京瓷、夏普等众多日本手
机厂商均失利中国。
陈志刚向记者表示,在上述企业中比较看好索尼。“毕竟索尼品牌力很大,其余品牌中NEC和松下分别是在设备端和家电领域比较具有知名度的品牌,而非手机品牌。而智能手机是典型的消费品,公众对品牌的认知度尤为重要。另外,索尼在营销手法上也属于比较开放的企业。”
日系手机重返之路或困难重重
有消息指出,正经历手机业务部大幅裁员风波的日本NEC集团,近期却低调重回北京成立手机事业部。这一动作自从去年8月份就已筹划至今。昨日,同样是数年前由于业绩不佳而“兵败撤出”中国市场的日本京瓷手机品牌与中国电信联合推出定制手机KSP8000,已率先重返中国市场。
自1999年日系功能型手机厂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诸如索爱、夏普等诸多品牌凭借日系手机标志性的精美外观设计和准确的中国战略,迅速攻城略地。然而智能手机时代到来时,日企“慎之又慎”的行事风格,致使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并最终集体撤离中国市场。
其中,2005年3月东芝手机在长期亏损情况下宣布从南京普天王芝公司撤资,正式退出中国的CDMA手机市场一事尤为引人关注。有业内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当时的索尼是因为和爱立信合资成立了索爱才留下来的,但业绩也不好。
该人士预测,日系手机重新进入中国市场的模式,可能是复制日本机型。3G手机在日本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上述公司都有现有机型和操作经验,只需把日本的成熟机型搬进中国市场即可。加之其行业生态环境建设向来不错,只需去掉定制化的内容,在UI、APP等层面进行修改就可以了。
方才回归中国市场的京瓷公司,其中国区业务负责人芳贺义文对媒体表示,2008年从中国市场退出,对于京瓷来说“是一种苦涩的选择”。“中国3G市场于2011年下半年开始爆发,一度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增长最快的市场,京瓷也是看准了这一机会。”
然而,在目前三大阵营瓜分高中低手机市场的“红海”局面下,日系军团能否成功找到自身的定位,赢回市场,这或许还是一个未知数。
对此,陈志刚指出,日系手机一直以来都存在定价很贵的情况。他们不像韩国企业那样,手中握有显示屏的制屏资源和技术。同时,日系企业还面临产量小而无法达成规模效应的劣势。此外,其整体行事风格十分谨慎,容易错过稍纵即逝的行业机会。
“行业内的预测是,此番日系手机集体回中国可能主攻中高端市场。国内目前的整体手机趋势是低价化,无论是三大运营商主推的千元机、甚至现在新推的‘700元智能机’风潮,还有小米手机不断压价、中兴华为两家也大打价格战的情况都是佐证。因此,对于这次日系回归,我表示很悲观,非常不看好”,陈志刚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