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义工遍地的澳大利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07: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老广看世界

  文/谭子艺、马赛蘅

  世界虽大,但处处可见老广游历的足迹。无论您是本地人还是常居广东的“新客家人”,若在旅程中对异国大千世界有何体会,欢迎投稿至本栏目与读者分享。投稿请发电子邮件到:laoguangkanshijie@126.com。

  上世纪60年代前期,中国掀起了一个向青年战士雷锋(汽车兵)学习的热潮。学雷锋的活动一直延续至今,经历了许多政治风雨而历久不衰、常学常新。

  近些年来,我们在澳大利亚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这片大地上也有不少像雷锋那样真心实意、不计报酬地为别人做好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好人。

  义工遍及各个领域

  比如,我们有一位姓陈的朋友,他的太太患有心脏病,后来中风,走动不便,要坐轮椅,而她每周都要去医院治疗。由于老伴不会开车,儿子要天天上班,使她要到医院就诊十分困难。后来她向华人社区服务中心反映求助,结果社区为她物色了一位西人义工去帮助她。这义工不仅每周按时陪她到医院,还用自己的车子接送她。如此服务了好一段时间,没有收取任何报酬,全是义务劳动做好事。两人后来还成了朋友。

  类似的事到处都有发生:有一位姓何的老先生,每周都去参加一次老年华人的聚会,但他年纪大,行动不便,也有像上述义工一样的人开车来接送他。

  澳大利亚的义工遍及各个领域。有一段时间,我们参加英语学习班学习,看到有一个姓王的华裔大姐与大家坐在一起,她的英语水平比其他同学都好,我们不明白她为什么参加比较低级的班学习。后来看到那位教学的西人老师,讲到一些学员不大明白的课文时,就请王大姐用华语协助他向大家解释,使大家听得明白、学得快。原来王大姐是一个帮助学员学英语的义工,她这种“陪学”活动,纯粹是一种义务行为,没有任何报酬。

  非正式义工也“行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看到有不少人虽然不一定是义工的身份,但却有着义工的行为,这也是很感人的。如在我们住家附近有一所小学,许多学生回校上课都要横过一条小马路,马路上车辆来往颇多。在学生回校或放学回家的时候,常常见到有一位穿着工服的西人老大娘,手持一个写有“stop”大字的红牌,走到马路中间举起来,通知来往车辆暂停,让孩子过马路。

  据说,做这种工作的人,有的是教育部门雇请的,有一定报酬,但也有的人不要报酬,是义务的。那位西人老大娘不是义工身份,而我们也并非小学生,但她却连我们也“管”起来了。她对我们所做的额外服务,不也是一种义工精神吗?

  又如有一次我们坐巴士,看到一个推着婴儿车的西人妇女,手上又拖着一个大行李袋。当她要下车时,只见坐在她后排的一个高大壮健的西人姑娘上前去帮她推婴儿车,那妇女只拖着行李袋跟上去,我们初时以为那姑娘是她的亲友,但她们下车后,那姑娘立即回到车上,若无其事地坐回原先的座位。

  原来,她并不是那妇女的亲友,只是自觉地帮别人把婴儿车推下车,临时做一次义工罢了。

  义工遍地促社会和谐

  看来,澳大利亚的义工随处可见,义工的精神到处弘扬,遍布各个社区和各行各业,他们都是品行高尚的人。有了他们,澳大利亚的社会风气显得很和谐、安详、温暖,他们都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乐于不计报酬地为别人服务。

  或许有些人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只讲耕耘,不问收获,只顾付出,没有收益。其实,他们也是有收获的,他们懂得:行善积德,为善最乐。每当他们给别人做了好事以后,内心就得到一次高洁、自豪和快乐的感受。

  (责任编辑:林秀敏)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