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社保非理财 全局来看并不亏上班族难懂“五险一金”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13:10 来源: 新闻晚报记者 俞佳 报道 制图 任萍
交的越多是否到期领的也越多?强制缴纳是否没商量?缴纳者频繁“漂流”是否为本地人“做嫁衣裳”?
近日在网络上,有不少网友反映,尽管月月缴纳,但对所谓的“五险一金”知之甚少。记者在人民广场、浦东陆家嘴随机询问了10多名职场白领,大家对自己个人的五险一金只知道每月交纳,其他都一头雾水。人力专业人士介绍,社保并非理财,一定程度上起着“均贫富”作用,尽管存在一些实施上的瑕疵,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并不“亏”。
交的越多是否越吃亏
案例:做低工资 多赚千元
刚拿到去年全年收入清单的李琳有点纳闷。她的税前收入是8000元,扣除社保、公积金和个税后每个月拿到6000多元。但公司财务告诉她,公司每个月其实为她支付的费用超过10000元。假设公司愿意为她支付的费用是固定不变的,但随着缴纳基数的不同,最终实际收入竟相差千元以上。
她向记者算了一笔账。上海2011年缴纳基数的上限是11688元,下限是2338元。个人每月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分别为收入的8%、2%、1%、7%,共计18%。单位要为个人这四者的比例分别为22%、12%、1.7%、7%,以及个人不需承担的工伤和生育保险,分别为0.5%和0.8%,共计44%。住房公积金将来全部归个人所有,养老和医疗保险只有自己交的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交的全部被统筹,工伤和生育保险也全部划归统筹。
假如以实际税前收入8000元缴纳社保:公司在支付给李琳8000元的工资以外,还要替她交8000元乘以44%的险金,即3520元,相当于实际每个月为其支付了11520元。而李琳实际得到的呢?扣除8000元乘以18%险金后,工资为6560元。这6560元要扣掉201元的税,到手现金是6359元。加上个人养老、医疗、公积金账户,一个月的实际收入为 6359+640+160+1120=8279元。
李琳假设了另外一种情况,以基数下限缴纳:如果公司愿意每个月在她身上花11520元不变,但是公司把基本工资做低,按上海市规定的社保基数下限2338元发,剩余的钱以奖金和补助形式发放。这样,公司需要交纳的险金为1029元,个人交纳421元,扣掉后基本工资还剩1917元,还没到个税的起征点。接下来,公司给她的补助为11520-2338-1029=8153元,补助加上扣除险金后的收入性工资一共为10070元,扣掉个税759元后还能到手9311元,加上个人养老、医疗、公积金账户,每月实际收入9311+187+47+327=9872元,比现在实际情况多出1593元。
释疑:少时交社保 老来享福利
计算中不难看出,企业需缴纳的22%的养老保险无疑是所有负担中的“大头”。上海社科院经济所肖严华博士向晚报记者表示,22%的强制缴纳比例确实太高了。对比看,美国这一比例为7.6%,西方国家一般没有超过10%的。由于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 “属地管理”,各地的缴纳比例也不同,例如,杭州为12%,深圳为10%。所以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上海的缴纳比例也很高,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压力,甚至对因此出现逃缴现象。
某国企人力陈小姐向晚报记者记者介绍,去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上海存在一种名为“小城镇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模式,主要针对在郊区注册的企业,缴费比例较低,那时就有一些企业钻了这个空子。而在2011年7月1日社保法取消这一模式后,仍有一些企业与员工私下约定,以其他形式逃避社保缴纳。
“确实有一些企业与员工约定,采用做低工资的办法逃避社保,假如处理合适,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某服务类网站人力资源总监屈女士也告诉记者,不过通常企业还是主张按照国家规定缴纳。
某广告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女士则表示,他们公司不主张这样的规避办法,毕竟企业会存在风险,一旦出现问题将得不偿失。 “有的人觉得交的多亏的多,这其实是考虑角度的不同,社保本非理财手段,从我个人和接触到的人来看,年纪越大,越会意识到这是一种福利。 ”她告诉记者,一般人觉得亏,主要是因为金额最高的单位缴纳养老金部分划归统筹,承担现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不在个人账户,但是长远来看,人都会老,到时也是享受年轻一辈缴纳的养老金,并且届时基数也会“与时俱进”。
缴满15年不容商量
案例:原想最后15年再谈养老事
在某外资IT企业工作的张先生对每月缴纳的社保颇有微词,月收入12000元的他个人每月支付各种险金在2000元以上。
由于月收入超过了社保缴纳基数的上限,张先生是按11688元计算缴纳金额,工资8%即935元用于缴纳养老保险,2%即 234元医疗保险,1%即117元失业保险,还有7%住房公积金计818元,也就是说,不算扣税,他就有2100多元的收入是拿不到手的。而对他来说,短期内只有住房公积金最有用,医疗和失业保险金额不高也无所谓,但近千元的养老保险他并不情愿现在就交。
“我才工作几年,要攒钱买房成家、投资理财,正是用钱的时候,而养老的事离现在还很遥远,既然交满 15年就能享受养老待遇,那我退休前15年开始计划养老也来得及吧。我曾经把个人这个想法跟公司HR交流过,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先不交,但是被告知,这是强制性缴纳的,我的‘养老’不能自己做主。 ”张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释疑:社保法明确强制缴纳
事实上,上海从1993年就开始强制缴纳社保。 2011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社会保险法》中,也明文确定了养老金等社会保险的强制缴纳,规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与单位之间协商不缴纳的约定价格视为无效。
“换言之,只要你有工作单位的,单位和你都必须交,没办法协商不交或推迟交。 ”屈女士告诉记者。并且,各项社保是“捆绑缴纳”,不能只缴纳其中一项或几项。
据悉,《社会保险法》还完善了征缴制度,增强了征缴的强制性。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那么相关机构可以从用人单位存款账户直接划拨社会保险费。
对于交满15年即可享养老保险待遇的说法,屈女士介绍道,这主要是为了设立一个门槛,不是所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人都可以分享地方统筹基金。也就是说,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退休的时候只能退还个人帐户上存的8%的养老金,不能享受统筹账户的养老金。
频繁“漂流”影响福利
案例:沪漂回家,福利缩水
去年末,在上海做了三年软件测试的小吴回老家了,他的社保关系也一并转回了家。“我能带走的部份是十分有限的,最初工作是缴纳的金额很少的‘综合险’,后来又交了一段时间的三险,但据说养老保险只能带走我个人交的部分,单位交的大部分是纳入统筹基金的,我走了后也只留能给上海人民做贡献了。 ”
而去年刚从北京来沪工作的小周则更加困惑。他原本在北京一家国家级通讯社下属杂志社从事广告工作,陆续实施的住房限购、汽车摇号政策让没有北京户口的他倍感压力,于是在去年他决定逃离 “帝都”,来到离浙江老家更近的上海工作。 “我在北京的单位,社保方面的福利据说都是极好的,单位缴纳的比例很高,但账户跨省转移会有什么变化吗?”在上海,他同样没有当地户籍,他也向记者表示,很有可能趁年轻打拼几年后还是回选择回老家,对他这样 “漂来漂去”的人,今后养老会受什么影响吗?
释疑:社保关系可跨省转移
肖严华博士告诉记者,工作地点变更后,按照养老保险的转移办法,个人账户可以全部带走,那但纳入统筹的部分多数是带不走的,退休时回户籍地享受养老,则将按照当地的基数和计算方式发放退休金。
记者从12333热线咨询获悉,单位缴纳的统筹部分并非完全不能转移,按照相关办法,社保关系跨省转移后,统筹部分中的12%的可以一起转移进入接受地,退休时按照当地的养老政策。而非上海户籍的工作者也可以选择在本市退休,享受上海的养老福利,但是需满足在沪缴纳社保满10年等一系列条件,否则,达到退休年龄时社保关系会被退回户籍地处理。
屈女士指出,由于全国未建立并轨账户,很多企业不论职工户籍,都要求按照所在地标准全额缴纳社保。对于很多在北上广等基数高的城市工作并缴纳社保,后来又回老家的人来说,一定的损失时难以避免的。因此,她建议,户籍不在上海的工作者可以回家乡缴纳社保,再拿相关凭证到单位抵扣报销,尽量不做 “亏本买卖”。并且,她还提出,一些工作变动频繁的人,即使没有单位也要自己缴纳社保,不缴纳的断档期尽量不要超过半年,不然会影响退休时的待遇计算。
同样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张女士则指出,事实上,很少会有单位同意职工回户籍地缴纳社保再抵扣,因为各地政策细则不同,手续也会异常繁琐。
养老金该不该进入股市
释疑:是否入市尚无定论
自去年底以来,证监会等部门多次表示,推动基本养老金入市实现投资多元化已形成共识。 《人民日报》日前刊发评论文章称,从长远看,养老金入市是必然趋势,但入市时机尚有待考量。就在不久前,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也撰文表示将推动养老金入市。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表示,全国有2万亿元的养老保险金余额分散在各省,如果这些资金组织起来,设立一个专门的投资机构或者委托一个机构,投资资本市场,对全体居民都大有好处。但当前省级统筹的养老保险基金由谁来管理、可入市资金的比例是多少、入市能否确保养老金保值增值等三大问题仍待解决。分散在各省的近2万亿资金由谁来管理呢?这一问题成为当前推动养老金入市的首要问题。除了谁来管理之外,有多少养老金可以进入股市,即入市比例问题,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人保部则认为,养老金投资多元化首先要确保基金的安全,在此前提下,考虑能否实现基金获得更好的收益。
纵观2011年中国股市,上证指数暴跌21.68%,深成指跌28.41%,沪深A、B股总市值缩水5.4万亿。市场如此低迷,如何保证无数人未来的“养命钱”不亏损?当前的资本市场能承担养老金保值增值的重任吗?
肖严华博士告诉记者,养老金入股市,是个艰难的抉择。按照我国现行规定,养老基金只能存银行或买国债,但在如今负利率的背景下,这样的保守手段显然已经行不通,不扩宽投资渠道就是亏损,情况严峻,加之人口老龄化等压力,实现养老金的投资多元化已经非常紧迫。但另一方面,投资股市存在很大风险,如此大额的投资,又负有社会基石之责,如果亏损,养老缺口如何填?
他提出,股市仅仅只是其中一个投资选择,但一定会限制比例,同时也可以考虑其他更稳妥的投资渠道,例如有稳定收益的实体经济。
肖严华还介绍称,在很多发达国家,养老金进入股市并不是新鲜事,但主要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现收现付的基础养老金并不在内。除了坚持“审慎投资”,还会充分征求个人的意愿。国家将个人养老金组织起来后,会委托专业的投资机构统一进行投资理财,并且会与个人账户的所有人沟通联系,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意愿选择风险较高的股票投资,或者风险较低的债券投资,也可以选择最没有风险的银行存款。
五险一金怎么用
事件:五险一金如何用,多数人不明
即将在今年7月研究生毕业的小杨刚刚在校内网上分享了一篇题为《五险一金,终于懂了》的日志。每年一到找工作的季节,类似“解密五险一金”等内容的帖子就会在网上热传。不过,不明白五险一金要义的还不只是这些尚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工作已经两年的汪小姐就向记者表示,自己只是每个月从工资单上看到交了多少钱在社保和公积金上,但现在没有什么特别需求,具体有什么用、如何用她还是一头雾水,甚至连五险一金有哪些都数不全。而记者随机问了周遭同事和朋友,发现多数人对比并不了解或了解有限。
释疑
住房公积金:除了买房 将来还可支付物业费
对于很多人来说,住房公积金是最快让自己受益的保障,而且每个月单位和个人交的住房公积金都归个人所有,将来买房子时就能用到。上海也曾经出台过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政策,但因会牺牲贷款额度、难以提供房租发票等问题应者寥寥。日前上海市公积金中心的一份报告中还提到,今年将扩大公积金提取使用政策,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不过目前尚无具体实施手段。在公积金装修贷款被叫停后,住房公积金基本买房才能用,否则要等到退休时才能一次性取出。
理财专家支招购房者,首先,尽可能使用公积金贷款,少用或不用商业贷款;其次,支取公积金进行部分还贷,减少还贷本金基数;最后,办理公积金按月划转,减小每月现金还款金额。
养老保险:未缴满15年的可一次性补足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二是个人之前缴纳养老保险形成的个人账户资金。
养老保险由公司缴纳的部分,会直接划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没有关系,这种模式下的养老保险可以起到减少贫富差距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保险法》实施后放宽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领取条件。过去一直要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必须累计缴费满15年,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否则,只能一次性领取其个人账户累积的资金。现在《社会保险法》规定,缴费不足15年的人员可以一次性缴费至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医疗保险:整容、减肥医保不埋单
医疗保险上,公司缴存的12%也会直接划入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没有关系。而且,不是所有的医疗行为都能获得保险,比如:整容、减肥、增高、近视眼矫正、在境外发生的医疗费用等。
此外,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例如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但如果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时,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向第三人追偿。
医保在异地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在国内非居住地突发疾病,需急诊抢救的可先就近住院,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将住院日期、医院名称等信息报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病情稳定后需继续治疗的,应及时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失业保险:申领失业金 街道还会推荐就业
每个上班族都在交失业保险,但这一保险与大多数白领并无太大关系,被一些人力资源人士称为“捐助式保险”。
领取失业保险金,必须先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失业保险缴费义务满1年;非自己主动辞职。除此,需要办理的手续是:应在离职之日起60日内持职业指导培训卡、户口簿、身份证、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证明和照片到户口所在街道、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
据介绍,只要领取过失业保险,个人劳动手册上都将留下记录,街道还会推荐工作岗位,并且必须前去面试。这些岗位多是基层岗位,与一般白领们的工作性质不同,多数人不愿为了每月区区几百元的失业金自找麻烦并留下尴尬记录,即使满足条件也会主动放弃。并且,只有本地户籍者可以享受这一福利。
工伤保险:48小时大限为人诟病
如果在合同期内不幸发生意外,需向企业索取情况说明,并加盖企业公章,最好在三个工作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供下列材料。
不过,工伤保险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规定,那就是在工作岗位发病,并在48小时内死亡的,会被认定为工伤,如果是发病后超过48小时死亡的,就不会被认定为工伤。另外,一些常见职业病能否纳入工伤被认定为工伤,也是近年来一直还在讨论的话题。
生育保险:津贴标准按单位平均工资
生育保险是少有的“女性专享”政策,全部由单位缴纳并纳入统筹。可以报销与生育有关费用,报销范围包括: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与生育有关的费用。
《社会保险法》将从业生育妇女的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从原来的本人生产或者流产当月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调整为本人生产或者流产当月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一般来说,生育妇女相对比较年轻,进单位的时间不会太长,以所在用人单位平均工资作为计发基数将使大部分生育妇女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