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评析习近平访美 化解战略猜疑走和谐之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7 15:2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月13日至17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应美国副总统拜登邀请,对美国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正式访问。期间,习副主席不仅在华盛顿与美国政界高层举行密集的会见和会谈,还到访农业主产区艾奥瓦州和经济文化重镇洛杉矶,广泛接触美国各界人士,出席有关经贸、人文和地方活动。
总体来看,访问是在中美迎来打开交往大门40周年的背景下进行的,尽管近一段时间来外界认为中美竞争博弈有所加剧,但访问牢牢把握住中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大方向,集政治沟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多重担当于一身,取得积极、务实的成果,这对于新形势下中美共同开辟大国和谐相处之道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首先,化解战略猜疑,增进共识。40年前,中美两国基于各自的安全战略需求而相互走近;时至今日,中美之间利益深度交融,命运紧密相联,双方关系已经走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两国能否在发展的道路上继续携手前行,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互信有多深、共识有多广。
应当承认,中美之间因意识形态差异、地缘政治博弈及对全球治理的不同关切等产生了巨大的“信任赤字”。当前中美力量对比发生的明显变化,使得两国之间的“战略猜疑”问题尤为突出。然而要看到,中美的共同战略利益也在不断延伸。
习副主席在与美各界的交流对话中,均赋予中美关系以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拓展两国的共同利益,夯实中美合作的共识。在国际层面,欧债危机悬而未决,中东局势不断恶化,世界可持续发展面临难题,这些呼唤中美通力合作。在国内层面,美国有克服金融危机、提振经济的任务,中国有经济结构调整与社会转型的困扰,双方都在进行深度改革,这为深化双边合作提供了机遇。可以说,访问有助于中美更加坚定地用合作来奠定21世纪中美关系的基础。
其次,正视矛盾和分歧,拓展合作。2010年底,《纽约时报》前总编西摩·托平撰文指出,中美关系“自古以来”爱恨交织。的确,两国建交以来的双边关系一直在波折中前行。随着中美在力量消长中进入一个新的磨合期,今后的相处也不会一帆风顺,将面临新的考验。对此,双方需要坦然面对分歧,不断调适心态,互相适应。
一方面,不对双边关系抱过高的预期,防止跌入“大起大落”的情绪冲突中。在习副主席的访问中,中美在人权问题、军事意图、贸易争端、地区政策等方面的斗争丝毫没有被“情人节”的浪漫气氛所淹没,今后在有关问题上的较量也将持续。
另一方面,要努力给中美关系“减负”,防止它“超载”过多,进而因一时的风吹草动而受到牵连。例如,美国两党攻讦往往把中国置于“替罪羊”的境地,迫使中美关系承载了太多的压力。习副主席在会见基辛格等美国前政要时说,“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相信美国各界有识之士都不希望因大选因素给中美关系发展留下令人遗憾的‘后遗症’”,这实际上表达了期待美方不要让选战“劫持”中美关系的意思。
再次,挖掘社会和民间潜力,深化友谊。就对华政策而言,美国政府、国会虽然扮演重要角色,但媒体、民意、社会舆论也正在成为决策的依据。由于在全球范围内把持着话语权的西方媒体特别是美国媒体对中国的认识并不全面,有时甚至蒙上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为了不让偏见和误解成为发展合作的障碍,最好的办法是深化民间友谊。
习副主席在出访之前接受美国主要媒体《华盛顿邮报》的书面采访,在美期间重游故地拜访故交、参观中文学校、观看篮球比赛等活动,都传递出一种人文关怀精神,有助于塑造“更具亲和力”的形象,这也体现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公共外交的工作重点。
展望未来,中美致力于走出一条大国和谐相处之道,既没有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但利益攸关,不容失败。相信习副主席此访所促成的一系列重要成果将为中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注入不竭的动力,推动两国共同谱写中美关系的新篇章。(沈雅梅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杨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