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动江西:消失的农业大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8 03:34 来源: 中国经营报作者: 熊学慧 |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编者按/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唐代诗人王勃对江西的评价。然而,紧靠珠三角、长三角和闽南三个经济发达地区,背靠长江天然航道,良好的区位优势并没有让江西发展起来。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江西周边的中部兄弟省份都快速发展起来,把江西甩得越来越远,江西被外界称为“中部地区的西部地区”。如何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成为江西当务之急。
在赶超发展的冲动下,江西正在发生着什么?其赶超发展会否演变成盲目发展,以致出现产业重构、生态被污染破坏、耕地被侵占等现象?《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试图寻找江西冲动发展产生的不良后果,希望其能走上更为科学的发展道路。
长江中游南岸的江西省彭泽县正在创造难以置信的征地速度。
4个月时间完成了定山工业区4800余亩征地,仅用7天时间就完成了红光片区涉及10个小组1300多村民的2300余亩征地,用2个多月时间完成了矶山工业区的1800余亩征地和267户、51000余平方米搬迁,用3个多月时间完成了山南新区4300多亩征地……
与征地速度相对应的是,一些传统的重化工业项目开始迅速在江西长江沿岸布局。
《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在江西布局的沿江十大产业项目中,除造纸项目外,还包括1000万吨钢铁项目、10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4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及5.3GW多晶硅铸锭切片项目、30万吨镍铬合金项目等。
经济发展一直落后的江西,其发展的渴望在2012年变得更为强烈,其发展的冲动则已近疯狂。而在发展冲动的背后,则隐藏着农民失地、耕地侵占、生态遭破坏等种种危机。
2009年12月国务院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对江西的定位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在工业发展冲动的作用下,江西能否保护好长江中下游的水生态,能否保持其农业大省的位置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负荷”下的长江
在去年底迈入“万亿元俱乐部”后,江西在2012年开年即开始实施新的计划。
“充分利用152公里长江岸线资源”成为江西新的目标,并布下沿江“十大产业工程”,并加快了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的修编进程。
本报记者获知,“十大产业工程”包括1000万吨优质钢铁项目、10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4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及5.3GW多晶硅铸锭切片项目、300万理文造纸项目等。
在2月1日的江西“两会”上,江西省省长鹿心社表达了希望九江沿江开发“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的愿望。据了解,修编中的《江西省九江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划定的范围涉及九江市区及瑞昌市、九江县、湖口县和彭泽县等,可供开发面积为760平方公里。
根据规划,九江市城西及城东港区重点发展光伏新能源、石油化工等产业,湖口、彭泽等地重点发展电力、钢铁、化工等产业,九江县、瑞昌等地重点发展建材、造船、装备制造等产业。
记者在湖口、彭泽等地调查时发现,各地官员以“5+2”“白+黑”的饱满热情四处寻找产业项目落地。“我们是全县41个招商小分队的成员单位之一。”彭泽县工信委副主任汪张文说,亿元以上的项目是招商重点。
除上述化工企业外,记者在江西九江沿江地带见到,重化、化工、钢铁及水泥等耗能、污染型项目在彭泽矶山化工园、湖口金砂湾工业园及九江城东、城西港区等长江岸线密集布点,这引起长江下游部分城市的不安。
九江瑞昌市对岸是湖北省黄冈武穴市,“江西人发财、湖北人受害”是湖北黄冈居民对南岸的怨言。
江西水利部门较早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长江九江段平水期、枯水期存在较为明显的岸边污染带,近岸水域水质明显劣于中泓水质,九江石化总厂、龙王墩排污口为九江段两个最大的污染源。
虽然江西方面认为长江有较强的纳污能力,但鄱阳湖及长江中下游水量大减的现状加剧了长江的负荷。
江西布局长江的“规划”很快将受到来自国家层面的制度约束。水利部2月16日发布消息,我国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
疯狂的“圈地”
在江西官员看来,仅有港口资源是不够的,“土地”才是各地发展经济的“王牌”。谁拥有足够多的土地就意味着能引来投资强度可观的重大项目落户。
之前,正因为大量的土地供应,瑞昌从彭泽手中抢走理文造纸等“重大项目”落户。投资100亿元的理文造纸在瑞昌拿到的土地达到2000亩(当地媒体报道的这一数据为3000亩)。
瑞昌市码头工业城相关负责人刘剑舞说,在引进亚东水泥、理文造纸、理文化工、蓝谷新能源等企业后,码头工业城一期近8000亩土地已接近饱和。
为了给类似“理文造纸”的重大用地项目提供更多土地及发展“腹地”,瑞昌已在实施“码头工业城”二期工程。先后征收5500亩土地,二期工程共计8000亩可建设用地。
据江西彭泽县官员介绍,该县今年目标是“决战工业120亿”,如果有土地供应,工业目标不难实现。彭泽县正在洽谈的一项投资达300亿元的盐化工项目也是因为前两年难以提供土地而拖延至今。
饱尝“无地”之苦的彭泽县近两年加倍发力征地。
彭泽县工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规划了定山片区、红光片区、综合工业园区等“三区”,共计有40000亩土地,先期开发20000亩,目前已平整近7000亩。
“我们现在平整出了上万亩土地”,汪张文说,他们现在可以专心“找大项目”了。大规模、高效率征地之举使得彭泽“实现由‘项目选地’到‘地选项目’的转变”。
在大规模“圈地”之下,“失地危机”快速在江西腹地蔓延。
在紧邻广东的江西赣州市定南县,老城镇中段村居民黄金华也因为被当地政府征走赖以生存的土地用以引进“重大项目”而四处诉苦。
“我家对面就是本地投资最大的江西赣悦光伏玻璃项目,投资6亿元,占地250亩。”黄金华说,当地政府在没有与他签订征地协议、没有提供合法征地手续的情况下,以“打白条”的方式强行征用他们家的耕地。
黄金华拿着“老城镇中段村基本农田保护示意图”说,被征用的大片土地中有很多基本农田。他本人没有见到当地政府提供国务院及省政府的征地批文。
根据老城镇有关官员介绍,定南县征用包括黄金华家土地在内的3000多亩土地是用来建设“环保涂料化工工业园”的。
而定南招商资料提供的该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数字是5000亩,并“已做好‘三通一平’工作,目前赐彩(赣州)油墨公司等8家企业已落户或投产”。
定南县人民政府公开的资料显示,包括老城镇的“环保涂料化工工业园”在内,定南县“生态工业园”规划面积达20000亩。
举债发展
数以万亩计的土地征收需要政府大笔资金。
比如,以每亩2万元征地“均价”计算,定南征收20000万亩土地需要投入4亿元以上,这还不包括消耗资金的“三通一平”。
彭泽县定山工业园区一条通往江边的“陇太路”已修通。彭泽县工业园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这条路总长两公里多。包括这条路在内,他们已修通工业区园的路网,彭泽县前期已投入七八亿元。
据了解,彭泽县目前的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32亿元左右,除去基础性支出项目外,可支配的财政资金并不多。
但为早日筑好“巢”,江西诸多县市利用“政府融资平台”举债筹资,向项目前期工作投入大量资金。
“我们县是吃饭财政,但为了今年能‘看成果、出效益’,县里还是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来搞沿江开发。”彭泽县一位政府官员说,该县组织了41个招商小分队“出江入海”分赴广东、上海等地,期望能引进“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
和彭泽一样,江西瑞昌市、湖口县等县市都以“大投入”的模式希望能获得“大产出”。
记者在瑞昌、彭泽、湖口等地见到,一大批为工业项目服务的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瑞昌码头工业城扩宽1380米的“亚东大道”需要投资1660万元,扩建一条沿江7.2公里的沿江大道刚需花费近亿元。
“我们现在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瑞昌市码头工业城相关负责人说,瑞昌按照“整体改造、整体提升、整体规划”的原则提升项目服务功能,实施大手笔、大投入工作,由市本级财政投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每年不低于3亿元。
江西省人大财经委的一份报告显示,该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投资增速已连续三年突破30%,投资总额已接近GDP总额,投资增幅的上行空间变窄,投资的持续增长压力日显。同时,土地、资金等“瓶颈”问题依然突出。
比如码头工业城二期建设项目,仅道路建设就要花费3亿元以上,征地还需花费两 三亿元。在可支配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通过举债、引资等多种融资手段缓解巨额资金投入的难题。
另据九江市财政局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全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161.8亿元,全市财政支出为223.9亿元。在收支失衡的情况下,除“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的途径外,来自银行贷款的资金占了较大比重。比如,九江2011年1~6月份的全市资金来源650.07亿元,其中国内贷款37.96亿元,同比增长19.8%。
脆弱生态
按照国家给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定的“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的功能定位,鄱阳湖区域可用来布局重大产业项目的地块有限。
“生态文明”即国家对江西的要求,也是江西自己选择的发展之路。
记者获知,江西正抓紧出台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实施细则,试图“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但在“生态”问题上,江西各地方政府各有各的标准。在江西各县市规划的重点项目名单中,记者发现,赣州、九江等地虽以“生态”的名义招商,却同时在建设“化工产业园”,在引进水泥、钢铁、造纸等高耗能、高耗水“重大项目”。
投资强度大、产值高的项目成为各地争相引进的对象。虽然皮革、蓄电池、电镀等重污染项目被各县市“拒之门外”,但并不拒绝钢铁、造纸、化工等高能耗、高污染、高耗水项目。
因拥有长江水资源,“高耗水”等项目甚至成为九江沿江县市的招商“优选”项目。记者发现,亚东水泥、理文造纸、九江钢厂等企业无一不临江而建,并拥有企业专用码头。
赣州市定南县的“环保涂料工业园”,此园建在老城河边上,而老城河是由赣入粤的“东江源”。
一名已在“环保涂料工业园”建成投产的某企业负责人说,该厂原在深圳办厂,因他们的产品属于“化学危险品”,深圳方面不予安全生产年检,就“被淘汰到定南落户”。
而在九江瑞昌、彭泽等地,因拥有长江岸线,“高耗水”甚至成为当地招商引资的重大“优势”,理文造纸项目正是基于此因素而落户瑞昌。
“预计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年纳税8亿元,并带动周边地区形成800万吨的物流”正是当地政府重点引进此项目的重要原因。
农业“渐逝”
鹿心社在201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如何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提升传统产业方面进行了大篇幅表述。而对传统的农业方面却惜墨如金,仅以“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410亿斤以上”及“建设160万亩高标准农田”等几句一笔带过。
“农业大省”的“农业”被不断弱化,而“工业”则随之强化。江西大力发展沿江工业、赣南苏区之举正是为构建“多元发展格局”而谋划。
据了解,江西自2010年起实施“工业三年强攻计划”,2012年是“转型”之年,即工业占据江西GDP的主导地位。
数据显示,2011年,江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11亿元,增长19.1%。全部工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8.4%,提高3.0个百分点。按此增幅,江西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将超过50%,戴了多年的“农业大省”的帽子有望被摘除。
早在2010年,江西的一二三产比重为12.8∶55.0∶32.2,其农业比重在中部6省中仅高于山西6.2∶56.8∶37.0的比重。
本报记者黄康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