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19 06:10 来源: 经济日报

  在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外界对未来经济走向有一些担忧。经济增速逐季回落传递出什么信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否发生变化?就此,记者2月15日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

  经济增速适度放缓符合宏观调控方向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GDP增速为9.2%。其中,第一季度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呈现逐步回落的态势。

  李朴民表示,去年我国宏观调控的着力点放在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上,增速适度放缓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与去年初确定的全年8%左右的增长目标,以及“十二五”7%左右的增长目标相比,去年的速度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

  综合有关国际组织的预测,去年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在3%左右。李朴民说,“中国是世界平均增速的两到三倍,在主要经济体的发展行列中,仍然名列前茅。”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5%,集体企业增长34%,股份制企业增长3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0.6%,私营企业增长46%。来自财政部的信息则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李朴民表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虽然2011年GDP增幅逐步回落,但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都保持了较快增长。

  2011年,我国在经济结构调整上也迈出了新步伐。农业就是一个明显例子。去年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达到10408.6亿元,同比增长了21.3%,粮食产量实现了可喜的“八连增”。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安排150亿元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加大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装备工业核心能力建设、工业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也在加快,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全年增长了16.5%,高于全国规模以上工业13.9%的增速。

  继续加强和改善民生不动摇

  李朴民认为,民生逐步改善是2011年的最大亮点。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创历史新高,达到1221万人,完成全年900万人目标的136%。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全国1000万套保障房如期开工。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我国新农保试点迅速扩大,同步开展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到2011年底,已有超过3.6亿人参保,超过1亿城乡老年居民领取基本养老金。

  今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望基本实现全覆盖,以养老、医疗、低保为重点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将基本建成。

  2012年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中国内需潜力很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尽管国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但在多种有利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经济仍将会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李朴民表示。

  他认为信心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欧债危机不断恶化的国际环境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二是中国内需潜力巨大,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仍然处在较快发展阶段,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同时也需要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充沛的动力,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创造条件;三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释放出更大活力。

  李朴民也表示,今年我们面临着一些老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新矛盾、新问题又不断出现的情况,国民经济要实现从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转变,还需要持续不断努力。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尚未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又面临着欧债危机日趋恶化的新的冲击。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继续下行的压力不减,毫无疑问会影响我国外需的稳定增长。从国内看,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农业继续稳产增产、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难度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一些“两高”行业扩张仍然偏快,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