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走出去建成“海外大庆”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0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2012年1月初,来自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的消息称,2011年其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达到5170万吨,相当于在海外建成一个大庆油田;2月14日,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石油海外合作油气田规模高效开发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述两则消息透露出中石油近年来在国际化道路上创造的辉煌业绩和业绩取得的根本原因。”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石油“走出去”并建成“海外大庆”,这其中有国家政策支持、低成本优势、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等多重因素,更为重要的则是其科技实力的支撑。
中石油建成“海外大庆”引人瞩目
2012年1月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称,“201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海外油气作业产量当量超过1亿吨、权益产量达到5170万吨,相当于在海外建成一个大庆油田。”
与2011年初中海油以召开盛大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高调宣布建成“海上大庆”相比,中石油建成“海外大庆”仅通过新华社发布一则800多字的消息,似乎显得低调了许多。
分析人士认为,首先,“低调做事”、“多做少说”,这是中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商中石油的一贯作风。同时,这也与复杂而严峻的国际局势有关。在国际能源资源领域特别是油气资源领域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每一个动作几乎都会引起国际社会的过度解读。
据了解,自1993年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石油海外油气合作从秘鲁塔拉拉项目起步,到早期获得苏丹、哈萨克斯坦和委内瑞拉的一批规模项目,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中亚—俄罗斯、非洲、中东、美洲、亚太五大海外油气合作区初步建成,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引进境外资源的四大油气战略通道建设快速推进,亚洲、欧洲和美洲三大油气运营中心初具规模,油气投资业务与工程技术等服务保障业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
从1993年至今,仅18年时间,中石油国际业务便进入规模发展的新阶段。尽管其试图保持低调,但在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的成果,特别是其建成“海外大庆”的消息却颇为引人瞩目。
“其实,中石油建成‘海外大庆’的消息广受关注是一件好事,对于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扩大国际油气合作规模具有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上述分析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因为,中石油在国际化进程中依靠的是自身强大的科技实力。”
2月14日,在一年一度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由中石油推荐、反映其海外油气开发技术创新成就的“中国石油海外合作油气田规模高效开发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成为中石油海外业务拓展利器
这是《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对中石油采访中获取的一组镜头:
———秘鲁塔拉拉油田,原本是一个已经开发了120年的老油田。中石油接手第6、7区块后,集成应用自有的先进适用的采油技术,通过精细研究,精耕细作,仅用3年时间,老油田年产量就从原来的8万吨提高到32万吨以上,被秘鲁媒体称为“20世纪秘鲁石油界最大新闻”。
———苏丹3/7区块,则是一个被某西方大石油公司“辛勤耕耘”15年却没有获得一吨油的区块。中石油接手后,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即发现了石油地质储量达5亿吨的世界级大油田,成为当年世界石油勘探界的一大亮点。他们通过攻克高凝油油藏开发技术,目前该区块年产石油已经达到1500多万吨。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开发技术难度极大,在前苏联手上未能投入开发,西方石油公司组织专家评估后认为“属于没有开发价值的边际油田”。就是这片被判了“死刑”的土地,在沉睡了30年后被中石油科技人员唤醒。他们创新和应用异常高压特低渗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先后打出多口千吨高产井,3年内建成了200万吨的原油生产能力。
还有,在委内瑞拉、在印尼、在阿曼……
一个个实例证明,中石油依靠自己的技术实力,把别人食之无味的“鸡肋”变成了“鸡大腿”,把别人拿不下的硬骨头拿了下来,由此赢得国际知名石油公司的尊重,赢得了所在资源国广泛赞誉,同时也叫响了“C N PC”(中国石油)的品牌,为未来国际业务合作与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了解,中石油多年来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以科技创新作为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科技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平均每年科技投入超过100亿元,启动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现场试验项目,激发了研发人员的积极性,涌现出一大批科技成果。统计显示,自“十五”以来,中石油获得国家科技奖成果累计已达80项。
这些科技成果在有力地支撑了中石油国内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利器。
科技创新是世界石油可持续发展动力
曾几何时,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刚刚“走出去”的中国石油冷眼旁观、不屑一顾,甚至技术封锁,企图阻挡中石油国际化经营的步伐。时至今日,众多国际大石油公司主动伸出橄榄枝,纷纷与中石油建立合作联盟、寻求技术合作。
“中石油海外油气业务不只是为满足国内的能源需求,而且为资源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也为合作伙伴的国际化运作创造了良好效益。”中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洁敏在谈及“海外大庆”的话题时指出,这真正实现了“多赢”,体现了中石油秉承的“务实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化理念。
2011年岁末,第20届世界石油大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在包括美国、法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荷兰、匈牙利、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等40个国家成员参加的新一届世界石油理事会选举中,中石油集团公司总经理周吉平全票当选副主席。
据了解,世界石油理事会是全球惟一代表石油行业“致力于油气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转让,并合理利用世界石油资源为全人类造福”的国际组织。显然,周吉平全票当选该组织副主席,被认为是国际石油业界对中石油在油气科技及国际油气领域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同。
“科技创新是世界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周吉平表示,向地球要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面对的共同挑战,而科技创新则成为石油公司应对这一挑战的优先选择。近年来“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的中石油是国际合作的践行者,愿意为技术合作与模式创新贡献力量。
周吉平说,面向未来,油气资源开采环境将更加复杂,找油找气的主战场将向深海、深层、极地转移,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等成为新的热点。我们只有紧盯世界石油工业技术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集成应用先进适用的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突破技术瓶颈,弥补技术短板,才能在未来资源开采争夺战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