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70城房价首现全部停涨 李稻葵建言针对性微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02:14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每经记者 张敏 发自北京

  2012年全国“两会”一天天临近,政策预调微调的鼓点儿开始急促起来。

  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会上再次强调,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此前,央行于上周末下调存准率,业界预计这或许标志着货币政策微调已进入快车道,房地产领域也将有新动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李稻葵(微博)通过微博(http://weibo.com),对今年内首次下调存准率发表看法。他表示,这开启了宏观政策微调的进程,目的是解决实体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监管力度会提升,防止资金进入非实体经济。房地产方面,在坚持调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微调也将会有必要。

  二手房价出现同比回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对宏观经济有着极大影响的房地产领域,同样到了政策调整的关键时刻。

  一个深刻背景是,今年1月房价出现了“罕见”的一幕,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全部停涨,这在统计局发布房价数据以来尚属首次。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1月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48个,持平的城市有22个,没有一个城市出现上涨。

  同比来看,70个大中城市中,1月房价下降的城市有15个,比去年12月份增加6个;同比涨幅回落的城市有50个,涨幅均未超过3.9%。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1月相比,二手房价格指数平均下降0.86%,这也是自2009年以来,70个大中城市二手房价首次出现同比回落。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由于二手房价格是整个市场的“风向标”,首次回落的现实表明楼市拐点加深,未来房价将继续保持下调。

  事实上,尽管不少观点认为,包含春节因素的1月数据并无太大参考价值,但处在“新国八条”出台周年的时间节点上,“量价齐跌”的态势充分证明了市场的不景气。

  张大伟表示,1月份房价指数跌幅加深,下调城市数量增加,证明从2011年初开始的楼市调控逐渐深入,调控效果愈加明显。对于北京等热点城市而言,市场“冬天模式”启动,房价将面临再次深度下跌。

  楼市有必要“针对性微调”

  2月19日,李稻葵在微博上表示,今年中国内地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房地产市场。他表示,房地产方面,在坚持调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有针对性的微调也将会有必要。

  自2010年出台“国十条”以来,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历了22个月的时间,且调控力度和广度都前所未见。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环比首次全部停涨,房地产调控的效果隐约出现。

  对于个别地方政府而言,已经感受到土地出让收入缩水的切肤之痛。北京、上海2011年缩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均达到数百亿元,两地也都下调了今年的土地出让收入预期。

  按照摩根大通的观点,房地产市场的疲软已成为拖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国内风险,主要表现为:房地产投资下降,影响相关行业并减缓经济增长;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大幅降低,短期内加大地方政府的融资压力;影响银行的贷款质量。

  事实上,近期住建部、财政部、央行都曾先后表态 “松绑首套房贷政策”。伟业我爱我家副总裁胡景晖(微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这并不意味着调控政策的全面松动,但局部放开的趋势已较为明显。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最近半年多来,全国已有17个城市出台了不同的微调政策,涉及放宽普通住宅标准、松绑限购令、交易税费优惠等多个方面。但与此同时,佛山、芜湖等地因为放松楼市调控的 “尺度过大”,被中央勒令叫停。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对此的解读为“稳定政策预期、凸显调控决心”。

  即便如此,这也并不意味着调控的整体收紧。有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局部放松的环境下,中央仍在把握首套房贷和限购令的红线。佛山、芜湖“救市”风波表明,越过上述“红线”的政策,都将受到打击。与此相应,只要不逾越“红线”,地方政府的政策微调或许不会受到限制。

  胡景晖也坦言,在坚持楼市宏观调控的大前提下,购房需求将有计划有步骤地平稳释放:上半年的调控政策将更加偏向首次置业人群,下半年将逐步释放改善类需求。

  在此基础上,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微博)预计,随着刚性需求的释放,今年楼市的成交量将有所回升,整体市场可能出现 “量升价跌”的局面。(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