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和文化:"林旋风"的双重意义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07:1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月17日的《今日美国报》上竟有超过七篇谈论林书豪的文章,并对新 名 词 “ 林 旋 风 ”(L insanity)专门进行解读;当日的《纽约时报》仅是评论版就有两篇文章以林书豪为主题;C N N电视台全天滚动播放林书豪的场上精彩瞬间;篮球迷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为他疯狂;笔者在美国的餐厅和酒馆里会听到关于他的各种谈论……
“林旋风”有多强劲由此可见一斑。林书豪的横空出世也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对此感到最开心且最有发言权的,当属其经纪人罗杰·蒙哥马利。蒙哥马利将自己原来的业务形容成“小店经营”,但他眼下口袋里需要揣着两个手机,而且随时准备给手机充电,因为广告商、书商、电影商在轮番联系他,大家都对大红大紫的林书豪着迷,致电的公司既有美国的,也有中国大陆的,也有中国台湾的,蒙哥马利坦言自己正在学中文。
多年来美国家庭收入增长迟缓,再加上人人自危的高失业率,使得N BA的经营陷入困顿,上座率始终不高。而风头盖过湖人队巨星科比的林书豪给暮气沉沉的N B A带来了新鲜血液,球队的门票销售水涨船高,体育用品商店出现球迷成摞购买他所披17号战袍的景象,他在美国和中国的社交网站上的粉丝人数呈指数级增长……《福布斯》网站如此撰文评价“林书豪经济学”效应:他能让尼克斯队本赛季增加1000万至2000万美元的收益;他的强劲表现若能持续,他本人将能从美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各家公司获得1000万至2000万美元的年收入;有了中国市场的强劲支撑,N BA下赛季的营收有望增加4000万至8000万美元。
林书豪从一个月前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天下谁人不识君,一方面折射出N BA在人才发现和使用机制上存在漏洞,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林旋风”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意义。不分国籍、肤色的美国人、亚洲人为林书豪而痴迷,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是由于他球技出色,更是因为他为世人奉献了一阙不甘平庸的进行曲。他是“美国梦”的最新注脚,命运多舛的他先后成为金州勇士和休斯顿火箭队球员交易的牺牲品,直到最后一刻才被尼克斯顿选中,他曾寄宿在哥哥乔希家的沙发上,最后抓住主力空缺机会而一战成名,是从“困顿到辉煌”的美国梦的最佳践行者。美国知名咨询公司M arketingA rm的民调显示,目前林书豪在美国人最崇敬的名人榜中已经排到第24位,甚至超过了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当然,在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取得成就的新移民会获得尊重,极富效率的市场机制会迅速给予这些精神偶像各种商业奖赏,当然也会给他们带来全新压力。
史无前例的“林旋风”在精神层面给美国人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视觉和大脑冲击,这就好比让美国人去唐人街吃中餐的体验:英文流利的林书豪好比美国人能在唐人街发现熟悉的番茄酱,但美国人也需要接受饺子、包子等饮食新理念,这就好比要逐渐接受东亚文化中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标准等新价值观。
在后危机时代,如何提振民众士气和美国经济,已经成了奥巴马政府的一道难题,倒不妨效法尼克斯队教练德安东尼点将林书豪的神来之笔。
(蒋旭峰)
(责任编辑:郭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