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美物价比拼 缩小差距靠转变增长模式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1 09:5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美物价比拼缩小差距靠转变增长模式

  中国经济网主持人苗苏(左)与嘉宾刘卫东(右)。中国经济网王耀峰/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21日讯(记者 彭金美)近期,国内网民谈论物价的话题很多,一些人把中美两国的消费物价水平进行比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刘卫东日前在做客中国经济网访谈节目时,以其在美生活亲身感受对中美物价进行了对比,认为现在出现了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提出缩小中美物价差距要靠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中美消费物价水平差距明显

  刘卫东认为,消费物价水平应该看两个方面:产品与服务。中美两国同类商品物价目前的差距确实出乎他的预料。他从衣、食、住、行这四个方面给出了居住美国日常生活消费的一些数据。

  他认为,比较物价须看几个指标。第一,生活成本和工资收入之间的比例,它反应出收入的实际购买力。美国人月收入的中位数大概在4000多美元,2011年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北京居民的平均收入,大概每个月3500块钱人民币。有人做过比较,买同样的一双耐克鞋,在美国需要花费收入的0.26%,而在北京需要花费收入的6.9%。租同样地段的房屋,纽约的人要花掉他收入的2%,而北京人要花掉他收入的10%。同样一台苹果电脑,美国人要花掉1/3的收入,而中国白领要花掉一个月的收入。

  第二,商品和服务的品质。

  第三,CPI的涨幅,比较物价必须涉及到CPI的涨幅。美国的物价也在涨,但它的涨幅远远不如中国剧烈。因此,从衣食住行角度来看,美国生活消费价格低。刘卫东也指出,美国服务价格高,实际上反映出美国对普通劳动者和持有知识产权者的一种尊重。美国劳动者依靠服务高价格,保证自己收入,同时又受益于进口商品的低价格,保证了自己日常生活的廉价。

  

中美物价比拼缩小差距靠转变增长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刘卫东。中国经济网王耀峰/摄

  经济增长模式不同是中美物价差距主因

  刘卫东分析,中美物价差距的原因在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首先,中国税收昂贵,只要商品在中国流通,就要层层加税。而美国税收跟产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分开。每一次购物,商品价格都不含税,税是透明的。

  其次,中国在商品流通的环节当中有众多的管理机构,额外增加费用。层层加价的条块分割导致的中间商不断加价。

  最后,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是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主因。出口一美元的商品,获取的美元在国内无法流通,国家就必须增发6.3元的人民币来取得平衡。没有具体商品支撑的增发的人民币,一旦起来流通,必然造成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而美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货币流向中国,商品流向了美国,物价稳定,美元购买力变强。而且,中国的企业恶性竞争,竞相压价,靠压低劳动力价格来确保利润,而不是增加自己知识产权的含量。

  如果要在根本上改变中美物价差距,国家在扩大内需的方面必须真正重视这个问题,改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

  (责任编辑:王慧绵)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