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冀中平原的一抹亮色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00:59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走京九铁路,出北京南行第一大站即为霸州。
霸州人淳朴、厚道并无霸气。此州所以称“霸”,一说“以霸为名,乃取威烈义,以示武功,巩固边界”;一说“州以霸水为名”,可惜这霸水湮灭已久,已无踪可寻。
上天垂青霸州。
霸州的历史很久远:春秋为燕地,秦属广阳郡,汉属益昌县,公元959年,五代后周世宗柴荣在益津关置霸州,历经宋辽金元明清,民国后改州为县,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归属河北省天津专区和廊坊地区,1990年撤县建省辖县级市。
霸州的地理很优越:宋辽之际,霸州的益津关(今市区)、淤口关(今信安镇)和雄州的瓦桥关(今雄县城)作为南北交通咽喉,号称“三关”,成为北宋防御辽国的重镇和互通有无的榷场(榷场即中国宋、辽、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宋人称:“此固三关之锁钥,实则冀中之机枢”,史有“帝阙下临通万国,行人至此望燕山”之说。今日霸州北距首都北京80公里,东至港城天津70公里,西距古城保定65公里,居冀中平原之东,处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
霸州的交通很发达:明清时,北京至南京的官马大道及至天津、保定的驿路皆经霸州。今日784平方公里的市域内,路网纵横交错。京九铁路与津霸铁路、津保高速与京开高速、106国道与112国道形成三个“黄金十字交叉”。公路密度为125.64公里/百平方公里,是河北省平均水平的3.2倍、全国平均水平的7.1倍。
霸州的物产很丰富:自古盛产粮棉菜蔬鱼虾蟹藕瓜果梨桃自不待言,当代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地热资源尤其令人艳羡。
霸州的文化很优秀:春秋征伐、宋辽对峙、燕王扫北的历史印迹;历代移民产生的燕赵、齐鲁、秦陇、中原文化的撞击融合;宋辽互市及清末西风东渐带来的商贸繁华;地处“九河下梢”曾经一度的北国江南风韵,使霸州形成了移民、边关、榷场、水乡合一的特有文化———为商则敢为人先、开放前瞻;为文则雅俗互补、乐中求富。
按照地理经济学鼻祖罗蒙索诺夫“研究经济必须结合地理条件来进行”的观点,霸州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鲜有人能比。
但上天并不偏爱霸州。
历史上旱魃肆虐、洪水泛滥、飞蝗蔽日之天灾;军阀略地、外侮践踏、内战烽火之兵燹;盲目跃进、虚报高产、大锅吃饭之人祸,与冀中平原数十县市一样,霸州概不能免。
改革开放30年间,观念约束、体制束缚、环境制约、危机冲击,不时成为霸州社会经济发展的羁绊。
然而,霸州人凭借“超胜于人、崇文尚德、开放兼容、诚信和谐”的精神,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依照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高效都市农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的产业定位,和“整合优势,融入京津,顺势而为,跨越晋位”的发展方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了全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继上个世纪80年代创建河北省第一个亿元镇、亿元村而名扬全省后,霸州的经济发展多次位列河北省“十强”县市行列。
与此同时,聪明的霸州人渐渐悟出,“在京津冀都市圈,要发展经济不难。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定要靠文化。”霸州市委书记杨杰说:“霸州有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这正是我们的优势。”2005年,霸州市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就在河北省第一个将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体系,纳入到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坐标中,将“建设文化名城”与“争创经济强市”“打造和谐霸州”共同确定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目标。
今日在霸州,你不仅能领略经济发展之健康阳刚,更能感受到文化建设繁荣柔美。经济与文化刚柔相济,比翼双飞,58万霸州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给古老的冀中大地涂写了一抹绚丽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