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中国超千亿美元出口瞄准30新兴市场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07:3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商报讯(记者 张慧敏)在当前主要外贸市场需求不振的背景之下,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成为未来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的重点工作。在昨日举行的全国进出口工作会议上,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表示,目前已选取约30个国家,作为今年及未来若干年外贸多元化战略重点突破市场,力争到2015年,我国与欧美日及中国香港等传统市场以外市场贸易占比提高5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未来出口市场将有至少1000亿美元瞄准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兴国家。

  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过度依赖欧美市场的中国正寻觅应对措施。钟山分析当前中国外贸形势时称,中国外贸对发达国家依赖程度高,与发展中国家外贸规模较小。当前,主要经济体受债务危机困扰,经济持续低迷,需求相对疲软,大力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有利于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适应当前世界经贸调整格局。

  根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36420.6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单从出口规模来看,去年已经接近2万亿美元,到2015年,5个百分点的增长对应着至少1000亿美元的出口增长空间将瞄准传统市场之外的新兴市场。

  按照钟山提出的标准,这些新兴市场需为“资源储量丰富、人口规模较大、双边贸易基数小、战略地位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尽管这30个国家的名单仍未公布,但是分布范围在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印度、南非、部分阿拉伯国家。根据这些条件,专家判断,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尼、越南、阿根廷、墨西哥、沙特等国家极有可能都在这些名单之内。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我国在传统欧美日等国家的贸易市场份额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但过去十年在非洲、拉美、东盟等地区出口都有5-10个百分点的增长,在当前外贸形势之下,大力发展新兴市场贸易份额尤其是出口份额有助于帮助弥补在传统市场可能下降的份额。”

  有外界担忧称,在加大对新兴国家出口力度的同时,在危机时期对外贸转型升级产生的倒逼机制可能会减轻,从而减弱国内出口企业向高附加值产业链升级的动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这样的担忧有一定道理,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仍然是外贸主导市场,何况新兴市场经济体消费需求也在升级,所以不必太过担忧。

  宋泓则表示,开拓新兴市场和外贸产业升级并不矛盾,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升级步伐。“一方面在国内综合生产成本上升和政策推动等环境下,部分企业还是更愿意从事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加快产业链由低端到高端的过渡,其次,部分企业在新兴市场选择将现有产业在当地转移甚至进行扩大和延续,而国内积累的各方面渠道设备等条件还能继续发挥作用,为国内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也表示,新兴市场开拓和国内产业升级完全可以实现“两条腿走路”。

  “新兴市场帮助国内保持一定的外贸规模,为国内产业升级留住了后备军,同时,由于挑选的新兴市场国家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对产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带动了出口产品在质量和附加值等方面的循序渐进。”白明分析。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