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谭浩俊:林春平收购大西洋银行中的悲凉与无奈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2 10: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1年11月,温州商人林春平6000万美元买下美国大西洋银行,后来更名为新汇丰银行。林春平称,美国大西洋银行的控股方当时负债20亿美元,最初开价6亿美元。此前十年,温州民间资本在内向国务院申办成立华侨银行,在外选择意大利尝试成立欧联华人银行,均告失利。(2月21日人民网)

  林春平对美国大西洋银行的收购,似乎很难像其他收购行为一样,让人产生兴奋和自豪感,甚至有某种悲凉和担忧。这种悲凉和担忧,显然不是来自林春平,而是来自金融管制,来自民间资本没有出路,来自民间投资者的无奈。

  民间投资者曾经对包括“新36条”在内的相关政策寄予厚望,也曾经为实现这样的希望努力过。但是,现实告诉他们,这不过是一种美好的想象。当这些政策步入现实,留给民间资本和民间投资者的,可能就是一个个无法跨越的门槛和障碍。

  资本追逐利润、追逐利益并没有错。关键是,给资本逐利设定怎样的规则、怎样的程序、怎样的通道,如何引导资本按照游戏规则去追逐利润和利益。

  民间投资者要求组建民间银行,这个要求应该不算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人们的观念和思维应当可以适应这样的变化了。不然,也不会出台诸如“新36条”这种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也不会在政策中提出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那么,为什么不能说到做到呢?为什么要让“狼来了”的故事,在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中不断重复呢?

  必须充分尊重的一个事实是,目前,中国民间资本的规模是相当可观的。这些民间资本,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成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发动机”;用不好,则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挖坑机”,让中国土地上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坑”,甚至“陷阱”。这些年,房地产市场爆炒及地下金融过度活跃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民间资本没有出路的后果。更可怕的是,由于他们在国内找不到出路,导致民间资本外流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不能不说,林春平收购美国大西洋银行的举动,既是一种无奈的制度倒逼,也是一次无声的抗议。因为,林春平非常清楚,凭借他的实力,不可能在金融机构林立的美国有多大作为。他所采取的低息吸收存款、高息存储其他银行,赚取“利差”的做法,并不具有真正的金融内涵。如果国内金融管制松一些,如果他能在国内组建民间银行,他一定不会到美国去收购银行。而这样的收购结果,一点也没有收购实体产业那么美好,说白了,就是资本外流。

  对民间资本和民间投资者来说,林春平的收购行为,是一次破冰之举。但对国家来说,可能开了一次不好的先例。如果其他民间投资者也效仿林春平去收购外国银行,且这些银行根本不能到国内来经营,那等于是将中国人的钱送给外国人使用。这应当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眼下,从上到下都在强调为民间资本寻找新的出路,都在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实体产业。如果不在操作层面上下些功夫,不在操作层面上真正扫清各种障碍,民间资本是不可能那么轻而易举地就回归实体产业的。因为,留给他们的,不是门槛,就是壁垒。相反,地下交易,倒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现在看来,有没有政策已不是问题的关键,有了政策能否进行实质性操作才是最要紧的。不然,政策和制度摆设越多,可操作的空间就越小,留给民间投资者的想象空间也会愈加狭隘。也许,只有迈过操作层面这道关口,民间资本和民间投资者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谭浩俊)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规范民间信贷和民企融资需标本兼治

  温州民间金融风暴潮背后是民企的成长烦恼

  温州民间借贷“步步惊心”警示啥

  垄断不破民间资本难活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