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鼓励产业资本增持让市场充满期待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3 00:01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张立栋

  

鼓励产业资本增持让市场充满期待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履新以来,新政频出、语多惊人,沉闷市场风气为之一变。其间,褒扬者认为其锐意改革,敢啃硬骨头,敢碰某些“核心利益”;而贬抑者则认为“大概逃不出个书生意气”,认定其改革意愿最终仍会委曲求全于坚硬的现实。

  民间有言,“褒贬的是买家,喝彩的是闲人”。郭主席雅量,大概不会去计较那些说风凉话的人,因为大家总归还是为这个市场好。市场好了,融资者有前途、投资者有信心,监管层不枉为政一方,皆大欢喜。

  在笔者看来,郭树清的新政没有回避主要矛盾,抓的是制度改革的关键:先有对上市公司强制分红的制度安排,紧接着推出创业板退市征求意见稿,再到后来有了对发行制度的“惊人一问”。而贯穿前后并仍在推进中的,则是让投资者叫好、让违规者胆寒的打击内幕交易行动。

  这些举动看似分散,实为一体。这几线共同推进的办法,即使最苛刻的批评者也只能说,需要时间的验证。没错,我们需要给郭树清更多的时间——其入主证监会至今不过四个月左右,现在不忙下结论。

  股市的制度建设,简而言之,无非是进场、出场和监管这三个环节。改革三环节,中间的需要决心,前后两头更需要勇气。对于最难的两头即发行和退市,郭树清事实上已经亮出了他的改革思路。

  应该说,发行和退市是硬币的两面,单顾一头就永远解决不了问题,永远会有后遗症,想必郭主席也很清楚这一点,因此才有那投石问路的“惊人一问”。必须承认,中国股市,这两个问题实在是积重难返,非有大力度改革才能破解,而这改革的攻坚阶段,恐怕非要超越证监会层面才有落实的可能。

  话虽如此,对证监会而言,也并非没有对市场进行进一步改革的空间。比如,对健康市场理念的引导。

  几天前,市场人士对郭树清有关蓝筹股具备“罕见投资价值”的背书式语言颇多争议。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法律还是世情,以引导市场健康投资理念角度视之,其言辞并无不妥。而从现实来看,其发言并非逞一时之口快——就在几天之后,引导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进一步行动接踵而来。

  周三的消息是,为进一步鼓励产业资本在合理价位增持股份,证监会下发《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及第六十三条的决定》。明确持股30%以上的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股份的锁定期从12个月降至6个月。此外,因持股30%以上大股东每年2%自由增持行为、持股50%以上股东增持股份行为、继承,以及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不发生变更的发行行为引发的要约收购义务豁免,不再需要履行行政许可审核程序。

  事情不能只看一面。如果只看到鼓励大股东增持,你可以视之为简单托市,如果一方面加大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力度,抑制过度投机,一方面则鼓励产业资本增持股份,恐怕就不能简单指责其背后的动机了。我想说的是,健康的市场不仅仅需要硬性可见的明文制度规则,更需要软性却无处不在的健康市场氛围,它同样是制度建设的重要保证,对产业资本的鼓励就是其一。

  中国股市缺乏价值投资理念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尽管历任证监会主席都在力推价值投资理念,然而收效甚微。

  原因何在?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以往对各路逐利资本不加区别的一概欢迎。这样做的后果,自然是对产业资本和理性投资事实上的漠视。长期资金不得其门而入的同时是短期资金的横行,这让投机炒作之风弥漫市场。

  可以想见,结束低违法成本时代是改革的必要条件,而更充分的条件,则是让健康的长期资本进入市场并对他们进行鼓励和支持。

  最后想说的是,中国股市投资者这些年来也算得上“见多识广”,领教了历任证监会主席各有千秋的行事风格和市场层面的酷暑严寒大风大浪。新规和发言表态并不是所有判断的充分依据,只有经年之后的事实才有真正的说服力。因此,无论是“褒贬”的真买家还是“喝彩”的真闲人,“听其言,观其行”的定力是有的,只不过,这次更多了一些期待。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