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商务部密集预警 中企“走出去”步入风险高发期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3 11:06 来源: 国际在线

  

  进入2012年,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潮,投资面临的风险也在累积。近期,商务部密集发布针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预警。

  投资必然伴随风险,不过专家表示,考虑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增速迅猛的态势,在世界政治与经济都存在巨大变数的2012年,风险更加值得警惕。中国企业走出去正步入风险高发期,亟待构筑“走出去”风险防控体系。

  风险

  中国海外投资风险警报频发 已步入风险高发期

  进入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活动越来越活跃。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的35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3 .76亿美元,同比增长59.9%。

  而伴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潮,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也在累积。近期,商务部密集发布针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预警。《经济参考报》记者据公开消息初步统计,仅今年1月至今,商务部驻亚洲、欧洲、西亚、非洲的机构就发布了相关预警提示信息近20条。

  “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走出去’战略实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方面的挑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日前特别指出。据介绍,近年来,随着“走出去”规模扩大,中国境外企业项目和人员不断增加,到去年年底,境外企业已经有18000多家,在外人员约120万人,资产总量超过1.5万亿美元。

  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变,西亚北非局势动荡不已,欧债危机持续发酵,社会治安环境令人担忧。年初伊始,我境外施工人员接连发生遭劫持和绑架事件。1月28日29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劫持,31日25名中国工人埃及遭劫持。如此高频率的突发袭击事件引发了各界对海外结构和人员安全的高度关注。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副秘书长和振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企业“走出去”在近期比较突出的风险主要还是来自政局动荡。

  除此之外,来自海外的壁垒也有增多的迹象。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投资的目光转向欧洲,尤其是以品牌和技术为目的的并购明显增多。而这样的并购一向难度更大、阻碍也更多。

  有海外媒体观点称,中国增长迅速的海外投资恐会遭遇明显而有力的障碍,因为(海外)虽对中国资金存在迫切需求,但面对一拥而上的中国资金,又存在不安。并称对资金需求迫切的欧盟就有着复杂的政治障碍以及对中国投资的挑剔。

  据悉,今年1月,法国成立了11个委员会,对核心产业进行监督,包括汽车、航空航天、海军和铁路运输、奢侈品、消费者行业、科技、医疗和可再生能源行业。而意大利也将效仿法国式的策略,在被视为具有战略重要性的行业(如能源、电信、科技、防务和食品)挫败不受欢迎的外国并购进行讨论。

  投资必然伴随风险,在复杂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下,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专家表示,考虑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增速迅猛的态势,在世界政治与经济都存在巨大变数的2012年,风险增多更加值得警惕。中国企业“走出去”正步入风险高发期。

  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副研究员李众敏对记者表示“走出去”就会有风险,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货币价值不稳定带来的汇率风险、外汇管制等政策风险、立法议会的审查抵触等风险都是经常遇到的。从表现上来看,近期风险确实增多了,尤其是非洲拉美等区域的政局动荡要特别注意。之所以感觉风险多了这也是因为我们在海外的资产规模大了,在之前并没有这么大的规模。

  短板

  风险防范能力亟待提高

  专家表示,除了外界环境的客观原因之外,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也来自自身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国际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具体体现在:国际化经营能力普遍不足,国际化人才的短缺,企业的经营层对国外的法律环境、经营环境往往不熟悉。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日前就对媒体表示,的确有少数中央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出现了亏损,并指出,造成亏损的原因在于境外经营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境外资产管控体系不完善,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经验不足。

  以海外并购为例,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陈丛威长期关注企业海外并购领域,她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数量与交易金额保持显著增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失败率也一直为全球最高。其中的风险除了外界环境之外,还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1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