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激光近视手术你还敢做吗?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4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记者何悦

  

激光近视手术你还敢做吗?
台湾最早引进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眼科名医蔡瑞芳近日突然宣布,今后不再动这种手术。他表示,因长期观察发现,不少当年接受激光手术的患者,10多年后视力明显下降,分析可能和当年动刀后角膜瓣发炎有关。

  蔡瑞芳的言论引发热议,许多人对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充满怀疑和害怕,戏称“一辈子戴着眼镜算了”,还有一些近视患者心里没底,决定观望一段时间再看。

  停做手术业界强烈反弹

  蔡瑞芳在台湾眼科医学界颇具份量,20年前担任林口长庚医院眼科主任期间,引进当时连美国也还没进入人体临床试验的“准分子雷射层状角膜成型术”(LASIK),并完成近500例的人体临床试验。近年LASIK也成为近视矫正主流,台湾眼科连锁诊所纷起,近视矫正也成了如医学美容般的超夯行业。蔡瑞芳的宣告引起台湾眼科医学界讨论,也冲击近视矫正医学的市场。

  蔡瑞芳表示,LASIK是划时代的医学创举,利用激光刀将近视病患的角膜环切约四分三圈,掀起上层角膜后,接着以激光刀切去下层角膜,再将上层角膜覆盖回去。由于角膜变薄,焦距变短,从外进来的光线就可精准对焦在视网膜上,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

  虽然LASIK具有激光刀切割精准、近视矫正准确及角膜没有结疤反应等优点,却也有术后易出现眩光、夜间视力减退及眼睛干涩症候群等并发症,因此眼科医师施术前要慎选合适病人,并主动告知可能并发症。

  但十几二十年过后,一些当年未想到的并发症陆续出现,蔡瑞芳最近就接到十几例受不了并发症而就诊的个案,大多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且视力在短时间内明显减弱,日常生活及工作都大受影响。

  突然抛出震撼弹,蔡瑞芳清楚知道此举可能会挡人财路,但他坚持身为医者应有责任,既然当年手术患者如今陆续出现未曾料到的并发症,难保未来不会再出现其他并发症。基于医学良心,也为了病患着想,他只有选择停开这种手术,不让伤害扩大。

  蔡瑞芳的“封刀”宣言在台湾当地医学界引起轩然大波。根据台湾眼科医学会统计,全台湾目前约有100多家医疗院所进行激光近视矫正手术。从1993年迄今,接受手术患者至少有二三十万人,出现手术副作用或并发症的比率低于1%。台湾眼科医学会强调,只要严格筛选病人及注意手术过程,是“一种相当安全的手术”。最早引进LASIK手术的眼科龙头老大突然说起LASIK手术的“不好”来,更说“以后再也不玩了”,业界纷纷起来声讨蔡瑞芳。

  做不做?近视患者很迷惘

  蔡瑞芳的“封刀”宣言一经公布,立即引发强烈反响。微博(http://weibo.com)上,赞同与不赞同的博友们展开激烈讨论。有做过手术的人担心,现在虽然无不良反应,不知以后如何;尚未做手术的感叹,幸亏没去做;支持手术的表示,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一个概率问题,并不等于以后就不能做了。

  记者注意到,大多数网友的微博都对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本身的安全性产生质疑,甚至觉得该手术应该叫停。不过也有人对此事产生质疑,也有网友态度有些不一样,他说:“我觉得纯粹炒作。你看有几个做了手术的站出来讲这个手术如何不好?我并不否认术后存在并发症的风险,那很多也是以前技术不成熟或者术前排查不严格造成的。”

  对于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争议,大家更多是一种迷惘,都心里没底,一部分人决定暂时不做手术,等等看看事件的最新进展再说。

  小吴就是在看到新闻报道后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他近视450度,其实度数不算深,不过嫌戴眼镜麻烦,尤其是运动的时候,出汗的鼻子部位使得眼镜老要下滑。前几天,小吴特意去医院眼科检查,医生告诉他的角膜情况适合做激光手术,连手术时间都预约好了。可现在,手术到底还要不要去做,小吴犹豫了。

  “我想还是等等看,不管这个手术有没有真正的后遗症,最近蔡医生的言论确实增加了我的疑惑,因为没有任何权威报告来告诉我们,这个手术是绝对安全的。”正读大三的小张考虑到将来找工作的事,他曾经计划采用激光手术来矫正视力。但在目前这个节骨眼上,他选择了观望。

  刘燕今年23岁,是某医药公司职员。爱美的她早就想摘掉眼镜,并计划今年春天进行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和小张一样,目前她把这个计划无限期推迟了。“我个人倒不担心什么,做什么手术没有副作用?”学过医学的刘燕认为,现在情况不明朗,“我还是想再等等看。”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记者走访了多家眼科医院,并向接受过相关手术的过往病人了解。有两名曾经接受过此手术的患者就向记者表示,已经存在夜间视力急剧减退的情况。一位国内眼科医疗集团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每年接受准分子手术的,保守估计至少也在一二十万。截至目前,累计接受过该手术的可能超过百万人。在蔡瑞芳提到的并发症中,患者在术后易出现眩光、夜间视力减退这种情况,确实存在,不过这并不代表激光矫正手术不安全。关键是要明确一点,激光手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做。

  “我们的建议是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术前检查,一些患有致盲性病变的人,并不适合做该手术。”眼科张主任说,现在矫正视力的手段越来越多,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近视的情况以及年龄和职业等因素,制定每个人的矫正方案,比如近视1200度以下的人,会建议做激光手术,而1200度以上的,他们会选择别的治疗方式。

  主任介绍说,一般情况下,激光手术仅仅需要十几分钟就能完成,但是术前的检查非常严格。需要在手术前做眼睑检查、快速散瞳验光、角膜厚度检测、是否存在干眼、眼睛B超以及波前像差等项目的检查,所有项目做完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如果发现患者不符合手术条件,是不会给患者做手术的,每年大约有10%的患者不能接受手术。”

  “除了这些检查,我们会建议一些人不要做激光手术,这在医学上称为手术禁忌症。”杨主任说,如眼压高的人、青光眼的患者、角膜特别薄的人、可疑的圆锥角膜患者,以及有二级以上干眼情况的人,都不会建议做手术,同时如果检查时,发现有眼底病变的,会建议先治疗,再考虑是否手术。

  “先进的设备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及时更新设备也会保证设备的精确性和安全性。”眼科医院的刘医生告诉记者,她1998年进入准分子激光近视治疗中心工作,至今已经有十几年的从医经验。“当然,医生经验也很重要,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可以应对各种突发问题和情况,从而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做激光手术,安全是最重要的,没有安全,就没有患者的健康。”

  设备安全成新焦点

  根据爱尔眼科2010年年报数据显示,准分子手术2010年贡献收入2.81亿元,占其总收入的43.9%。而其高达71.31%的毛利率也是所有医疗服务中最高的。此外,公司累计已有55万例该类近视的手术量。激光矫正手术费用少则3000元,多则上万,近视手术已成为“重要财源”。

  这么多人进行手术,花费到底如何呢?根据方法的不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花费在3000元到8000元不等。而飞秒激光手术的价格则相对较高,在1.2万元到2万多元。知情人透露了飞秒手术价格昂贵的原因:一台机器大约1200万左右,每做一例手术损耗大约为5000元,机器维修费用也有几十万。医院的手术“量”上不去,搞不好还会亏本。

  由于目前全球范围内并没有对此项手术叫停,也没有证据表明手术会大范围损害患者的视力,因此对后续的业务影响不会太大。业内认为,该类手术不良事件率与手术医师对手术的掌握程度、患者适应性的选择和设备性能等有着密切联系。

  “目前各医院的激光手术、设备水平不一,有第一代设备,还有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设备,有一手设备,还有二手、三手甚至四手设备。”知情人士提醒说,患者应该选择有资质的医生和具备先进标准的检查治疗设备。还有,医生必须有卫生部颁发的资格证,在进行激光近视术前检查和手术的医生要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方能胜任。目前有些地方盲目追求手术量放宽手术资质造成一些不良后果,这需要卫生管理部门和医学学术委员会的监督,将不合格的机构取缔,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

  有媒体报道称,在此前全国医学会眼科分会年会上,就有与会专家直指我国该类设备品质堪忧。该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三、四线城市医疗机构使用的准分子手术设备多是来自大城市的二手设备,“激光机老化导致能量不稳定,会造成欠校正或过度校正的问题,这才是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现象。”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