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国民经济朝着预期方向发展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4 04:06 来源: 经济日报

  开栏的话

  在充满希望的春天里,我们即将迎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2011年,在党的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同心协力、锐意进取,各项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在十分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喜迎盛会。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迎接两会特稿”专栏,从宏观调控、农业发展、结构调整、民生保障、自主创新、文化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用理性的分析、翔实的数据、重要节点的梳理,展现巨大成就,分析当前形势,展望今年部署。敬请关注。

  2011年,不同寻常的一年,值得浓墨重彩的一年。

  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的宏观调控面临严峻挑战。早在2011年年初,就有人发问:中国能否遏制不断走高的物价走势?中国经济会不会硬着陆,有没有滞胀的风险?

  中国经济交出了这样的答卷:2011年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9.2%,而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预计为3.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4%,涨幅明显低于其他新兴经济体。中国,仍然是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佼佼者。

  成绩来之不易。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贸易增速回落,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国内经济运行同时面临物价上涨和经济下行的压力,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事实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决策是及时有效的,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仍然保持着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实现了“十二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对于2011年的物价走势,江西省赣州市的危石秀女士有着切身感受:“去年夏天菜价涨得最凶,买什么经常要算了又算。现在肉、蛋、菜都比前几个月便宜了。”确实,2011年上半年我国物价一路走高,CPI陆续突破4%、5%、6%,其中食品涨价最为明显,约占全部涨价因素的70%。有人戏称“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有调查显示,2011年二季度,有68.2%的人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

  面对“节节升高”的物价,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明确提出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出台了控制货币、发展生产、保障供应、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

  困难总是不期而至。2011年年中,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美国主权信用降级带来市场动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宏观调控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一方面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必须继续控制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国民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一些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人们担心,中国能否遏制住通胀,同时维持其快速发展步伐?

  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是孪生子,经济的变化往往伴随着物价的同向变化。如何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同时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强调继续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同时根据形势变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2011年10月,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提出,要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事实证明,这套政策“组合拳”收效明显。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回落,分别为9.7%、9.5%、9.1%和8.9%。物价涨幅在7月创出6.5%的新高后逐月回调,12月降至4.2%。经济运行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中国不会出现硬着陆。加拿大《维多利亚时报》则表示,虽然面临通胀等压力,但对于“中国龙”来说,只是飞得慢一些而已。

  事实上,经济增速适度放缓也并非坏事。与2011年初确定的全年8%左右的增长目标以及“十二五”时期7%左右的增长目标相比,9.2%的增速在一定程度上是主动调控的结果,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以北京市为例,2011年北京GDP增速8.1%,是全国各省区市的最后一名,但主要原因是北京实施“控车市、调楼市、首钢退市”等一系列调控措施,主动把增长速度降了下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2011年宏观调控一大亮点是,宏观政策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危机模式”向“常态模式”转变,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得以增强。这对于“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的中国经济来说,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下诸多的“两难”选择,2011年宏观调控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在宏观政策上把握好三者的平衡。为预防通胀使货币流动性向常态回归;为维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解决结构性失衡和改善民生,又在财政政策上保持相应的力度,同时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一放一收、有张有弛,既不贸然行事,又不贻误战机,防止了经济的大起大落,宏观调控表现得更加成熟。

  当前,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一年,只要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统筹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中国经济巨轮必将继续破浪前行。

  相关链接

  2011年宏观调控重要节点

  1.2011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努力消除输入性、结构性通胀因素的不利影响,消化要素成本上涨压力,正确引导市场预期,坚决抑制价格上涨势头。

  2.2011年4月,温家宝同志发表《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问题》的署名文章,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是宏观调控必须坚持的方向,关键是要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和节奏。

  3.2011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

  4.2011年9月,温家宝同志发表《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署名文章,提出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同时,必须根据形势变化,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

  5.2011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切实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要敏锐、准确地把握经济走势出现的趋势性变化,更加注重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6.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统筹处理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特别是要把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防范经济运行中的潜在风险放在宏观调控的重要位置。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