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法人银行存贷比全线达标边缘化隐忧渐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01:36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聂伟柱
昨日,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截至2011年底,外资法人银行存贷比的宽限期到期,国内39家外资法人银行存贷比指标已全部达标。
至此,随着存贷比宽限期在2011年12月31日的结束,外资银行各项监管宽限安排已全部结束,中外资银行监管标准实现统一。这也意味着,中外资银行将在同一条监管起跑线上展开竞争。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的数据还显示,截至2011年底,外国银行在华已设立39家外资法人银行、1家外资财务公司。此外,另有77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94家分行;181家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了209家代表处。
压贷款保存款
中国银行业真正的全面对外开放始于2006年12月。同年,银监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为中外资银行公平竞争创造法律环境。外资法人银行除设立条件按照世贸承诺外,准入程序、监管标准尽量与中资银行一致。
“存贷比要求是一个中国的‘土政策’,国外并没有这一监管指标。”业内人士称,早在2006年《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制定之时,绝大部分外资银行存贷比都远远超标。
因此,考虑到外资银行的实际情况,监管层给予其五年过渡期,即在华外资银行需从2007年起,用五年时间达到存贷比不高于75%的法定监管指标。换句话说,到2011年12月31日,外资银行存贷比必须达标。
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10年底,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含外资法人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各项存款余额1.06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9137亿元。照此推算,在2010年末,外资银行存贷比高达86%。
事实上,若考虑到结构性因素,各家银行实际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在华外资银行存贷比甚至超过100%。因此,为了赶在2011年末之前存贷比达标,2011年全年,外资银行用尽全力压缩贷款,扩大存款盘子。
本报记者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含外资法人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各项存款余额1.32万亿元,增长25.27%;各项贷款余额9785亿元,增长7.1%;外资银行存贷比降至74%,满足监管要求。
从存贷款增速来看,25.27%的存款增速远远高于贷款7.1%的增速。事实上,25.27%的存款增速也远超13.5%的2011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增速。
一方面,存款大幅增长,另一方面,贷款在急速压缩。
银监会公布的2010年年报显示,2010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各项贷款余额9137亿元,增长26.26%。由此推算可知,2010年,在华外资银行新增各项贷款约1900亿元。而到了2011年末,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性机构贷款余额升至9785亿元,推算可知,2011年全年,在华外资银行新增各项贷款约648亿元。换句话说,整个2011年,在华外资银行新增贷款尚不及2010年新增的一半。
边缘化之忧
“截至去年底,39家外资法人银行存贷比指标全部达标。”上述知情人士还透露,去年末,在华外资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41%;外资法人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8.83%,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8.38%。
上述监管指标显示,在华外资银行表现良好,但在关乎市场“话语权”的资产规模上,与强大的中资本土银行相比,过去的5年,外资银行存在逐渐边缘化的隐忧。
2007年之前,外资银行在行业中还处于上升态势:2004年至2007年,在华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从2004年的1.84%上升至2007年的2.38%。
但在接下来的2008年、2009年,情况急转直下:这一占比迅速滑落至2008年的2.16%和2009年的1.71%。
本报记者获悉的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之后,外资银行资产规模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重略有回升。截至2011年末,这一比重为1.93%,但依然仅仅是与2005年末的水平相当。
“造成这种状况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2008年正值金融危机,母行经营惨淡波及境内外资银行,导致其‘惜贷’意愿强烈;其二,中资银行2008年~2010年信贷超高速增长。”业内人士表示,此消彼长,外资银行的资产占比相对就走了下坡路。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外资银行要在中国生存下去,一定不能放弃信贷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根本,关系到一家银行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