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工区空置多业界冀调整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7 17:08 来源: 商务部网站
【本报消息】珠澳跨境工业区商会会长陈维炽表示,珠澳跨境工业区自○六年十二月启用以来,因各种问题制约,发展并不理想。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澳资企业占七成以上,目前,园区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停产或迁离,祇有约三十家企业仍在艰难运作,园区内大片土地空置。为切实解决珠海园区的问题,建议珠海园区作为横琴新区的试点区,在国家层面对园区进行政策扶持。
仅卅企业艰难运作
日前中总工商业座谈会上,珠澳跨境工业区商会会长陈维炽提交书面发言指出,珠澳跨工区是中国边界首个实行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专营口岸“三合一”模式的开发区,但至今发展并不理想。珠海园区以澳资企业占多,普遍处于生存窘境。
目前,园区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停产或迁离,祇有三十家左右的企业仍在艰难运作,园区内大片土地空置,空置率高达七成七,其中仓储物流空置率达八成四。
由于跨境工业区功能不清晰,园区受到珠澳两地政府实施不同政策限制,货物由内地进入珠海园区视为出口,同时,货物如由澳门园区经跨境口岸进入珠海园区又视为进口,使得跨境珠海园区没有清晰的功能定位。由于两地政府之间缺少共识及有效沟通,导致现时珠海园区正处于模糊尴尬境况,园区厂房大量空置。
其次,园区初始定位制约发展。设立珠澳跨境工业区最先由澳门部分纺织制造业界人士和团体迫于国际贸易环境变化产生压力而提出,目的是留住本地纺织服装企业,故当时很多澳门成衣制造企业到珠海园区投资购地建厂。但随着全球成衣配额取消等因素,珠海园区大部分澳门成衣制造业因成本较高,将产业转移,拟将厂房以租赁形式出租,但受园区政策限制及功能滞后,难以出租。业主须续投入资金将厂房功能进行调整,但对中小企不是一件易事。
第三,通关环境不够优化。近年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等新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兴起,及出口加工区拓展物流等功能,珠澳跨境工业区原有政策优势已严重滞后。
借镜横琴引资入园
该会表示,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可借镜横琴,包括吸引更多澳企入园区,创造优质的就业机会;可弥补仓储设备不足的状况,符合发展高端物流的概念;如横琴发展展示展销及文化创意等产业,可选在跨工区先行先试。
该会期望切实解决珠海园区的问题,希望取得以下方面的突破:
首先,研究制订《粤澳合作框架协定》实施意见,实现珠澳高层互访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和社会组织的沟通联系;其次,加强横琴开发合作,推进粤澳合作产业园区建设和珠澳跨境工业区转型升级;三是在产业协同发展有新突破;四是口岸通关便利化合作有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