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行为艺术的NGO难有大担当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8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作者: ■本报评论员赵民望
不得不承认,中国公民社会是由公益事业发端的,民间组织不约而同的从这里切入并开始各自的“入职培训”。其中的原因首先在于缺乏生根的土壤,其次就是成长空间的制约。说老实话,在今天这样的社会生态中,民间组织能够如此活跃已足以令公众瞩目,对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来说,可谓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证监会日前公告了一批排队上市企业的名单,从事活熊取胆的归真堂位列其中。此事立即引发了各种舆论的围剿,反对归真堂上市、反对活熊取胆的舆论密集发布,要求证监会对归真堂上市不予批准的呼吁几乎成了主流民意。在普通投资者、社会公众的强烈阻击中,NGO(非政府组织)组织当然不应缺席,有动物保护组织以征集网友签名的方式表达了意见。重重舆论压力之下的归真堂似乎走上了被公众唾弃的不归路。
舆论中反对一方认为“活熊取胆”过于“残忍”,因为它“挑战”了公众的道德底线。事实是,归真堂意欲IPO的公示最终演变成了一场全民公审,人对于动物以及生命的善良本能就这样被激发出来,相关活熊取胆过程的视频的流出,更加剧了人们某种感同身受的“犯罪认同”。
“归真堂”事件的持续发酵,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社会生态能就此开始某些方面的“归真”实在善莫大焉。原因在于,这样的事件的确是一堂公民教育的公开课:对于一家想要上市的企业来说,“公众审查”其社会责任是必须跨过的门槛;对于反对者而言,他们的声音理应受到尊重,因为他们的顾虑和感受正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只不过,情绪化高涨、道德化升级的骂声有些泛滥,本质被道德审判制高点上的最强音所淹没,理性、建设性的意见不受待见。
此种遗憾同样有感于整个事件中非常活跃的NGO组织。
归真堂的第二场开放日主要针对专家、NGO组织以及知名人士,这足已体现民间组织的影响力。就在这一天,贵州民间护生协会成员片山空无疑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他之前表示说:“我是来劝归真堂转型的。”但当他走出熊舍面对媒体时,却突然跪下:“我代表人类向动物谢罪。”据说,此前他已向老虎、豹子、蟒蛇、鸡、熊等下跪谢罪。并曾在寒冬中赤身钻狗笼20分钟,呼吁不要吃狗肉。
这位NGO组织人士“企业不犯法”的判断是理性的,“研发出更先进的药物来替代熊胆”也具有建设性,只是向黑熊跪拜谢罪这一疑似行为艺术的举动,有些画蛇添足。且不说他是否可以代表人类,也不论动物是否领情,从他的跪姿当中,公众能够看到一个NGO组织的专业精神以及表达了人文情怀的独立性?似曾相识的一幕不算遥远:某动物保护组织为保护即将被屠宰的狗,不惜冲上高速公路堵截运狗大货车。当时也并不是支持者多于非议,NGO组织好像没有争取到公众的普遍好感。
虽然客观规律告诉我们,民间组织必将有大作为,但是现在还非常弱小的NGO组织却喜欢随风飘,浮躁淹没了理性,草根之所以能够生根的那个根本往往被忘却。问题还在于,如果NGO组织没有普及公民社会的身体力行,自身的活动、发展目标不能体现出一个民间组织真正的社会价值,只是停留在自娱自乐阶段,满足于“行为艺术”式的自我张扬,那么,热闹终归是要散场的。本可以有大担当的社会舞台上,就只有NGO组织的独舞了,公众或许就不再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