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破解民间公益的生长“密码”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8 00:00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经过2011年屡次的丑闻与风波,大部分人都把呵护与期许的目光投向民间慈善,一直在呼吁"慈善归于民间",但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刚刚起步的民间公益组织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一直在夹缝中"畸形"而艰难地生长。

  日前一则"2010年中国近六成捐款流入政府、慈善会及红会系统中,只有1.3%的捐款到了慈善会之外的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福利院"的消息更是引发各界关注与热议。

  那么,缺钱、缺资源的民间公益组织,想要茁壮生长,还需要些什么呢?

  一则"2010年中国近六成捐款流入政府、慈善会及红会系统中,只有1.3%的捐款到了慈善会之外的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福利院,而即使在这1.3%的捐款接收部门中,仍不排除有政府背景的公益组织"的新闻一经在网络上曝出,就立刻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虽说经过2011年屡次的丑闻与风波,大部分人都把呵护与期许的目光投向民间慈善,一直在呼吁"慈善归于民间",但我们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刚刚起步的民间公益组织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一直在夹缝中"畸形"而艰难地生长。

  一片黯然中,也有丝丝亮光闪现。譬如,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儿慈会)理事会实施2011-2012年度"童缘"--中华儿慈会少年儿童公益慈善资助项目,给民间公益组织以资金与精神的支持,开拓出一条支持民间慈善的新路径。

  据了解,"童缘"项目是中华儿慈会为资助各地慈善救助组织开展救助活动而设立的大型儿童公益慈善项目。项目通过中华儿慈会向社会各界筹款、各地慈善救助机构申请获得资助并执行的方式开展救助活动。项目首批1000万元善款资助全国69个公益组织开展救助困境儿童的公益活动,主要涉及少年儿童的生存、成长、医疗、心理发展和技能等方面的救助。其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资助项目占总资助的70%,接受资助的县以下社会公益组织的比率占总体资助机构的70%,新资助的救助项目占总体资助项目的70%。

  为进一步确保资助项目有效完成,"童缘"第二期资助项目的选拔增设了面试环节,中华儿慈会组织专家在2011年12月分别在桂林、西安和北京对第二期资助项目进行了面试。经过立项申报、初审、复审、面试、理事会审批等环节,并通过公示,日前,儿慈会举行了"童缘"公益慈善第二期资助项目签约大会,陌妈之家贫困病患儿童临时住所支持项目、儿童零暴力成长救助项目等72个项目得到资助。

  记者了解到,"童缘"项目第二期的支持善款提升为3000万元,力求通过具有创新性的公益项目,扶植并打造出一批覆盖于各地的可持续发展并具有项目执行力的民间公益组织。

  然而,除了能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支持,民间公益组织怎样才能得到茁壮的成长?

  民间公益必须以需求为导向

  "公益事业大森林当中有参天大树也有小草,民间公益本身就是一颗小草,没有办法跟比尔·盖茨基金会这样的参天大树比捐赠,怎么办?"民间慈善组织"太阳村"的创始人张淑琴,凭借多年在民间公益求生存的经验告诉记者,他们只能扎根在老百姓中间,现在太阳村一年所有捐款当中1/2的经费靠自己种枣树卖枣、种菜卖菜赚取,现在又在种草莓,地地道道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了自主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好路子。"

  据了解,“太阳村”不光影响了监狱系统,现在延伸到了墙外,给予服刑人员的关怀,甚至影响了办案部门,“太阳村”不光是一个爱心的平台,也是一个志愿者的平台、教育的平台,帮助了一部分人、教育了一部分人、影响了一部分人,目前,全国在监狱的服刑人员,凡是有孩子在“太阳村”的98%的人得到了奖章、减刑。

  “太阳村”的成功鼓舞了很多公益组织,此次共同入选“童缘”项目的陕西“爱心树”在其微博(http://weibo.com)上感叹:“北京回来,尽管很累,但是激动得睡不着,‘童缘’项目给我们的帮助太大了,爱心树第一次沐浴到这么大的甘霖,一定是茁壮成长的势头。同时见到了很多民间公益同盟,他们做得那么好,很是震撼!特别是太阳村的家园,让我看到了奇迹是什么,品赏到了甜蜜是什么,体味到了快乐是什么!”

  中国民间组织管理局基金会处处长马昕认为,民间公益在选择方向的时候,必须以“需求”为导向,这是做好民间公益最根本的因素之一。比如,“太阳村”的选择是看到了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儿童团体需要帮助,而这是政府漏掉的一块,也正好是公益组织发挥作用的地方。“‘太阳村’秉持非常坚定的信念,朝着自己选中的目标坚持不懈走下来,中间一定会有艰辛、挫折、反复,所以正确的选择并且能学会坚持就会成功。”

  另外,马昕还指出,公益组织应当对捐款人发挥引导作用,把公益需求摆清楚,引导群众的自我公益精神,然后给捐款人提供公益服务,从而使民间公益本身成为真正的各方面交流的平台。

  “所谓定向选择就是民间公益如何选择项目,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民间公益生存难的问题。”

  资助型机构如何选择项目?“民间公益自身的项目方向、项目模式、项目机构三个方面是中国扶贫基金会选择扶持项目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谈到资助型机构如何选择项目的问题时,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文奎告诉记者,项目方向是指申报项目是否符合扶贫基金会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国扶贫基金会首先选择与扶贫相关的项目,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生计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地方农民和弱势群体增加服务的项目,教育服务、医疗服务、救灾服务,有时候民间公益可以在我们设定的方向内自己设计项目。”

  其次,要考察项目的模式和执行方案,即“你准备怎么做,做什么,达到什么目标”,项目模式主要考察4个指标: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可创造性。“你提的预算能不能完成你的任务,预算多了就会浪费,少了就不够,如果效益高,你的经验会积累,资金使用效率便会提高,另外,我们也非常看中机构的执行力。”

  然而,民间公益组织如何做好公益项目是摆在公益人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公益组织也须打造核心竞争力

  “民间公益组织要做到公开透明,能够接受社会的批评、质疑和监督,如果做错事情就要诚恳地接受社会的提醒、建议和批评,这样公益组织本身的纠错能力也会加强。”“免费午餐”公益行动的发起人邓飞告诉记者,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地寻找更专业、专职的人才投入到公益工作中来,因为一个机制体系的运行,制度化和职业化最为重要。“不管哪一个民间团队都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韩俊奎做民间公益组织发展研究很多年,他认为,从国际民间公益组织和国内草根组织比较来看,首先,组织成立的宗旨很重要,只有使命感才会给这个组织注入一个灵魂,有很多民间公益组织什么钱都想要,最后却忘了自己为什么成立这个组织。

  其次,是核心竞争力,组织本身要对自己所面对的相关市场做到完全掌握。

  第三,项目设计。仅凭着人们的怜悯是不够的,要有前期的设计。

  “很多地方的孩子穿不上鞋子,衣衫褴褛的也有,但是能不能给基金会一个非常理性的判断,在这个社区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存在哪些项目?”韩俊奎说,他最担心的是花钱的时候,有的时候花得人心惊肉跳。“我呼吁一些机构钱花得慢一点、理性一点,项目设计得周密一点,如果这个机构只能运作10万元,你给他100万元,那么这个机构也就完了,要着实考虑到让手里的钱怎么样实现核心竞争力的塑造,而不是想着把钱散掉,这是对一个民间公益组织的挑战。”

  政府公益不应“越位”

  “一直以来,政府公益的投入模式具有强制性、垄断性和普惠性,把这几个特点带到民间就坏事了,民间公益的投入模式带有志愿性、竞争性和差异性,现在把强制性、垄断性带到了民间公益,就会对公众的公益热情、对制度造成极大的伤害。”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徐永光对当下还不够成熟的民间公益多少有些担心。

  徐永光指出,政府要制定法规政策,包括国家法律支持民间公益的发展,同时也要承担监管责任,不能自己操盘,因为,既当规则制定者,又当运动员,还当裁判员,这显然对公益机构监管不利。“目前,好多政府已经越界了,自己在操盘,怎么指望他来监督自己呢?权力的越位一定会导致监管缺位。”

  政府公益与民间慈善大方向一致,但有界限。政府公益用的是财政税收的钱,民间慈善用的是民间捐款或服务收入,政府可以把财政的钱拿出来购买民间组织的公共服务,但不能把民间慈善捐款拿到政府的口袋里弥补公共财政的不足。

  就此,徐永光提出三条建议和意见:第一,援用信息技术提高公益组织透明度;第二,推动社会投资和公益创新,提高公益资源使用效率,让更多的基金会成为社会投资机构,更多的富人慈善家成为社会投资家;第三,加快培养人才,提高慈善行业的专业化水平。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