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股份研报门”发酵 天相投顾被股民诉至证监会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8 01:42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每经记者 曾子建
这是一份研报引发的风波。
去年3月9日,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相投顾)发布一份关于彩虹股份(600707,收盘价7.74元)的研报。有北京投资者表示,因信任天相研报的推荐,其不断买入彩虹股份,但最终遭遇严重亏损。昨日(2月27日),接受投资者王某和夏某委托的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张远忠已将《投诉信》送至证监会。
天相投顾董事长林义相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对此事予以了回应。林义相表示,“研报没什么问题”,“分析师不可能因为投资者问了他相关信息,就要为他的亏损负责。”
研报业绩预测偏差太大
引发纠纷的,是天相投顾于去年3月9日发布的一份名为 《彩虹股份(600707):2010年实现扭亏为盈》的研究报告 (以下简称 《扭亏报告》),报告中对该股给予了“增持”评级。去年3月9日,彩虹股份股价收盘于15.91元,而去年年末,该股股价只有6元多。
根据《投诉信》,受托律师张远忠认为,天相投顾的研究报告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对彩虹股份作出“增持”评级结论不客观、没有合理依据。
据了解,天相对彩虹股份做出“增持”评级,理由是:“我们预计公司2011~2013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60元、1.19元、1.57元,按3月8日股票价格测算,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6倍、13倍、10倍。但实际上,彩虹股份去年出现亏损,而公司新产业项目建设和生产运营正在按计划推进,尚未产生效益。
其次,报告中论述彩虹公司“主业已从彩色显像管转型为液晶玻璃基板业务”,投资者正常理解,便会认为彩虹公司主业已经转型成功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关于“主业转型”的论述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此外,天相投顾在《扭亏报告》中说,液晶玻璃基板“全球只有美国康宁和日本三家公司可以生产该产品”,“彩虹股份已经真正成为全球第五家,国内第一家液晶玻璃基板生产企业”。这是严重误导投资者的信息。
张远忠表示,基于《投诉信》中列举的天相投顾存在的涉嫌违法违规行为,他已代表两位投资者将天相投顾投诉到了中国证监会,并希望证监会依法查处。
“去年我们曾经发过律师函,但没有收到天相方面的任何回应。”张远忠表示,“目前我们已将投诉信交到了证监会。”
林义相:研报没什么问题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就此独家采访了天相投顾董事长林义相。
NBD:据了解,此前两位投资者已经委托律师,向天相投顾发出过律师函,但没有得到回应,如今又将公司投诉到了证监会,天相投顾是否了解此事?
林义相:律师函几个月前收到,但天相没有回应,因为没什么要回应的。律师函中说10天内如不回应,就会提起诉讼,但过了几个月天相方面没有收到相关的法律函件。目前,公司也没有收到来自证监会的消息。
NBD:投诉信认为,天相投顾相关研报作出的结论不审慎,且缺乏依据,对此你怎么看?
林义相:问题是什么叫审慎,什么叫有依据。我大概了解,从收入、从利润的构成上 (新业务液晶玻璃基板)还是占很大的比例,我们的分析师说的好像没有错。天相从内部、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对研报)核实过,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分析师作出的预测,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很多。不可能分析师三月作出的预测,与公司全年实际情况完全一致,这是不可能的。准一点或者不准一点,甚至有些相去很远也是很可能的。
NBD:但投资者会认为,正是由于研报中的信息与事实不符,造成了投资的亏损。
林义相:要求分析师的预测与事后的事实完全相符,这样的标准没有哪个分析师和机构能够做得到。三月份研报对年底的预测,最终没实现也很正常。关键是在写研报的时候,是不是编造了信息。分析师的工作是根据当时能掌握的情况进行分析,提供一定的角度,而不是为企业最后经营的业绩负责。分析师也不可能因为投资者问了他相关信息,就要为他的亏损负责。
NBD:天相未对公司进行现场调研,也被质疑。
林义相:肯定地告诉你,不违规。没有说研报一定需要实地调查,或者有没有实地调查需要披露。宋彬(研报作者)告诉我,事件当事人找到他问这只股票时,当时已经买了彩虹股份,并不是研报发布之后才买的股票。分析师也不可能因为他问了,就要为他的亏损负责。
投资者:基于信任才不断加仓
王女士正是此次事件中遭遇亏损的北京投资者,也是华鑫证券的一位客户。昨日,王女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如果真是我自己的问题,是不会要赔偿的,都知道‘买者自负’这句话。但是,天相这事的性质不同,所以一定希望能够欠债还钱。”
据王女士称,天相发布报告前,她确实持有彩虹股份,但不多,也只是浅套。不过,去年天相在华鑫证券多次举办讲座,且多次推荐彩虹股份,因此她对天相、相关分析师,以及华鑫证券是十分信任的。
“我们当时是面对面的交流”。王女士表示,“分析师也强调公司前景很好,正是基于这种信任,才不断补仓,最终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亏损。”
王女士表示,她此前曾经多次找到天相,希望公司管理层能够给个说法,但天相方面始终不见面,只是派一个工作人员来谈过一次。
“我认为这事情责任不全在分析师身上,应该说天相的管理层问题更大,他们没有对研报的内容进行详尽的审核和把关,才导致了事情的发生。”王女士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