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专家称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关键是“和而不同”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8 13:1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弹指一挥间,尼克松访华转眼已40年了。40年来,中美关系既有和煦春风与阳光照耀,也有烈日炎炎和风雪冰霜。有人说,中美关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这似乎道出了一些基本事实和一定的客观规律。但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变迁,中美关系总不能继续停留在这个轨迹上。现在该是两国分别和共同总结经验、展望和开辟美好未来的时候了:不是要让两国关系 “好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是要让它逐渐 “可持续地好起来”;不是要让它 “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而是要让它“不至于坏下去”。这是一个很难回答、更难做到的诉求。但为了两国各自和共同的利益,也为了适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这是必须回答和应该解决的大问题。

  美国有不少有识之士,他们虽然难免受美国“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的影响,有时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些“傲慢与偏见”。但一般来说,比较明智而务实,发表过不少有利于美中合作关系的言论。美国领导人也说过一些对美中合作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话。克林顿当政期间就曾主张要同中国“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近两年来,奥巴马总统多次声称,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将塑造21世纪”。美国一些部长们说得更多,如说我们(美国和中国)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要“求同存异”,“同舟共济”;等等。这些话本身是积极的,但多少有点言过其实,而且行动往往与之相悖,中国老百姓对此存在很多疑问,也很自然。

  对这些积极和正面的言论与意见,美国新保守主义理想家们是听不进去的。美国那些主张“霸权永续”、以“霸眼”看世界的领导人也是听不进去的。这方面的表现很多。

  中美合作关系存在问题的关键,说穿了,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一)美国担心中国迅速兴起会影响和挑战它的 “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另一方面,中国也担心美国遏制中国的兴起,不断侵犯中国的核心利益。这个问题牵涉到如何正确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看待对方和相互关系的清醒认识和正确判断问题。经过40年的反反复复和周折,双方关系在2011年初胡锦涛访美时已经有了新的定位,即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只要双方认真坚持执行两国之间的三个联合公报和这一新的相互关系定位,这个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的。

  (二)中美国际战略诉求不同:美国要建立 “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中国要建设“和谐世界”,主张“和而不同”,实行“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中美两国高级外交官曾有过一次发人深思的对话。时任中国驻美大使的李肇星问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你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美国的外交,那该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回答说:“leadership”(领导)。她反过来问李肇星,那中国呢?李肇星也毫不犹豫地回答说:“partnership”(伙伴关系)。一字之差,生动地表明,两国的外交战略和理念是多么不同。这实际上是结构性、或者说根本性的矛盾,应该承认,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是不容易解决的。但是不是因此两国就一定要拼个你死我活呢?笔者以为,中美两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出现,那只会使两国关系“越来越坏下去”;不仅中美可能两败俱伤,也有害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局。

  中美两国是影响世界形势发展和国际关系走向的大国。“中美共治”(G2)我们不赞成,也行不通。但“中美共商”(G2—C)国际和地区大事,协调立场,寻求更多和更广阔的“利益汇合点”,还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美国朋友现在很喜欢说中国的成语,中国文化传承最有名的两个成语就是:“和而不同”与“和为贵”。如果对这两句话真正领会,而且融会贯通了,付诸实践,中美两国合作关系一定会逐步 “可持续地好起来”。反之,就可能仍然是这样的局面:“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坏也坏不到哪里去”,甚至不断坏下去。40年了,我们应该吸取经验教训,谨慎乐观地共同开创两国关系的新局面。

  美国前驻华大使洪博培离任前对记者说,我们(美中)两国的关系是建立在“共享利益的基础上,而不是共享价值观的基础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关系就很容易会达到一个 “自然的上限”,“不可能超越这个上限”。他认为,未来美中关系的发展,取决于能否“更多地包括共享价值观”。他承认“这是不容易的”,但他寄希望于通过互联网等“自由沟通”传播美国价值观的“优越”,影响中国,从而取得突破。通篇讲话可谓冠冕堂皇,但就是少了一点“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以及“分享价值观”和相互借鉴、学习的风范。

  历史的发展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时代变迁量变进程加速发展也是不可逆转的。人们会在实践中去检验和体认,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我们这一代也许不够聪明,我们的下一代、再下一代也许更加聪明,会找出答案,共同顺应时代的潮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王嵎生)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