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泰国农村银行稳定收入"留人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8 15:1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离开泰国清莱府湄尖县城,汽车绕着泰北盘山公路行驶了将近1小时,来到一个名叫洛差的小村寨,穿着阿卡族服装的布萨玛接待了记者一行。洛差村与所见过商业气氛十足的民俗村截然不同,布萨玛等人不是演员,而是地道的阿卡族村民。

  走进村寨寨门,记者便得到几位阿卡族大妈跳着竹筒舞的热烈欢迎。“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村民,村里50多户人家,轮流派人接待游客,每人工作5天,负责讲解、跳舞、销售特产,虽说不上专业,只要尽力就行。”布萨玛高兴地告诉记者,“村民每天的收入都会被集中起来,集满半年左右统一发放,这就是帮我们过上好日子的‘乡村银行’”。

  泰国北部多为山区,生活着众多不同的民族,由于大部分人居住在山区,便被称为“山民”,虽然这称呼并非歧视,但总摆脱不了贫穷、落后的意味。清莱府是泰北少数民族最多的府,多数山民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生活,没有稳定收入,生活水平低下,年轻人更是纷纷跑到大城市打工谋生。

  然而,洛差村村民的生活却相当稳定和悠闲,不少人家都有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记者途中见到十几个村民在搭建一座新的竹楼,原来是村民诗提蓬在为读完大学的儿子搭建新屋。诗提蓬告诉记者,村民生活的提高离不开各方的扶助,更离不开乡村银行。

  记者从洛差村村民口中了解到,11年前泰国人口社区发展协会向该村提供了5万泰铢(1元人民币约合4.7泰铢)无息贷款和30万泰铢低息发展基金,帮助村民发展旅游业和手工业。村子里将旅游收入和利息收入集中起来,形成乡村银行,还鼓励村民将几十泰铢、几百泰铢的收入都存入这里。乡村银行每半年将大部分收入发放给村民,剩下的钱用来扩大发展规模、改善村寨条件、照顾困难村民。

  村民除了从乡村银行领取收入外,还照常从事各类农业种植,当地种植的玉米、荔枝等销路都不错。泰国人口社区发展协会清莱地区会长勐坤告诉记者,各种收入相加,洛差村村民每月收入能达到四五千泰铢,更重要的是村民摆脱了靠天吃饭、没有固定收入的困境。这样一来,村民就不会借高利贷、从事种毒贩毒等活动,增强了家庭和社会的稳定。除了洛差村,清莱府还有近百个少数民族村寨成立了乡村银行,开发各有特色的旅游业和手工业,这不仅提高了少数民族的生活质量,还对根除毒品在泰北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在记者离开洛差村时,看到孩子们背着书包放学回家,布萨玛告诉记者,随着乡村银行的运转,家家都有了积蓄,可以把孩子送到附近镇上读书,有的还去了清迈、曼谷读大学,大家都明白有了知识才能发展。布萨玛告诉记者,现在不少阿卡族年轻人在学汉语,希望长大了和中国做生意,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记者孙广勇

  (责任编辑:刘潇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