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鞍钢喷爆看劳动防护的重要性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2-29 16:50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12年2月20日,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发生重大喷爆事故,温度超过1000℃的钢水从砂型模里喷溅出来,当场致13人死亡、17人受伤,其中6人严重烧伤,爆炸现场极为惨烈。
事故发生后,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于探究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主要责任在谁,最终的结论不外乎"由于生产流程不规范、操作失误、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事故发生"。
管理环节不到位确实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重要问题--伤亡工人的劳动保护是否到位?
我们不清楚现场操作工人到底穿着何种工作服,只知道"在重伤者中,两人烧伤程度达到100%,其余四人烧伤也都在65%以上"。一位工友在逃生时,"背上的衣服已经被烧光......"
据国内最大的芳纶生产企业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分析,"现场工人的工作服防护标准不高,没有阻燃性,灾害降临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否则烧伤程度不至于如此之高。"
铸造属于高温、高辐射作业,危险性很大,劳动保护非常重要。在国家《劳动保护用品配备标准》中,明确规定铸造、熔炼工的工作服必须是阻燃的。而所谓阻燃防护服,按照国家标准GB-T12903-2008《个人防护装备术语》的定义,是指在接触火焰及炽热物体后能阻止本身被点燃、有焰燃烧和阴燃的防护服。
据了解,阻燃防护服一般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使用本质阻燃纤维加工的阻燃防护服。以间位芳纶为代表的本质阻燃纤维因自身特殊的化学结构而具备天然的阻燃性,在空气中难以燃烧,火源移开后马上自行熄灭,而且燃烧部分迅速炭化形成绝热保护层,而不产生熔融、滴落或穿洞,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烧伤烫伤。芳纶防护服是目前阻燃性能最好的防护服,在发达国家的军警、消防、冶金、石油、汽车等已经普遍采用。
第二类是使用阻燃涤纶等改性纤维加工的阻燃防护服。改性阻燃化纤是在普通易燃化纤中加入反应型阻燃剂,从而获得一定的阻燃性。但这类纤维并不稳定,在一定温度下仍会燃烧,并产生熔滴和大量有毒黑烟,容易致人烫伤或毒毙。
第三类是对传统布料进行阻燃后处理的阻燃防护服。就是将纯棉、涤纶等布料用阻燃剂浸泡或喷涂,达到暂时性的阻燃效果。虽然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这类服装普遍存在手感粗硬、强力降低、阻燃性不耐水洗等缺陷。特别是应用最广的含卤阻燃材料,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烟雾、有毒气体和致癌物质,人往往是因吸入有害物质而窒息死亡,因此正在被逐步淘汰。
隐患和积弊往往在重灾之后方能显露。高性能的阻燃工作服,是保障危险岗位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基本条件,因为价格的原因,在我国大多数易燃易爆、高温危险岗位上得不到满足,从事危险工作的劳动者配发的基本都是棉、涤类普通工作服,至多是后处理的阻燃棉服装,一旦遇到火灾,非但不能提高有效的阻燃防护,还往往会引火烧身,造成更大的伤害。
据悉,此次鞍钢喷爆事故每位死亡者至少获赔60万元。
相对于十几元、几十元一套的普通工装而言,几百元一套的芳纶阻燃防护服显得那么昂贵,而相对于60万元的死亡赔偿,几百元一套的芳纶阻燃防护服又着实显得不那么昂贵。高效的阻燃防护服装不能阻止灾难的发生,但可以避免或减轻劳动者的烧伤烫伤。
钢铁、铸造行业属于高危行业,由于防护措施不当而引发的火灾屡屡发生,鞍钢喷爆事故又给国人一个血的教训。希望相关部门认真反省一下自己的安全防护措施,切实贯彻安全意识,抓好生产管理的同时,在防护措施上适当增加投入,切实改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状况,将事故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让体面的劳动、有尊严的生活早日变成现实。
(责任编辑:杨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