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利与弊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1 07: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
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已过去4年,此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破坏却仍未消除,希腊等欧盟国家在金融危机后发生的主权债务危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从早期的个别国家发生债务风险蔓延到整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带来的影响造成了世界经济的动荡。而在世界的另一边,中国经济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众多企业在全球化战略的引领下,纷纷准备加大海外投资。欧洲正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地区,但是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也开始思考此时投资的利与弊。
企业在一个地区的投资看重的一大要素就是当地的经济状况。最早由希腊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随着爱尔兰、葡萄牙等国的“加入”逐渐升温,主权债务危机开始在整个欧元区国家蔓延,从原本的外围国家扩散到核心国家,意大利、西班牙这两个欧元区经济排名第三、第四位的国家也成为了债务危机的下一个关注焦点。
面对这样的欧洲经济局面,中国的企业对于海外投资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大喜”和“大悲”可以说是毫不夸张的形容。一种观点认为欧洲经济正面临艰难时期,此时前往投资正是逢低买入,无论是企业收购、设备引进还是人员聘用都是近年来的低价时期,从成本和潜力层面上考虑,欧洲债务危机应当是中国企业投资的黄金时期。而另一方的观点却正好相反,一部分中国企业并不看好欧洲经济发展前景,欧债危机的尽头或许遥遥无期,在趋势尚不明朗的情况下贸然出击,到头来获利不说,可能自身还会遭遇巨大亏损。但是这两种观点其实是两个极端,对于企业而言,无论何时、何地的投资都存在着风险,权衡利弊,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决定才是最为合理的。因此欧债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实际上存在着利与弊两个方面的状况,下面进行具体介绍。
首先从中国企业此时投资的有利方面说起。在欧元区国家,当前主权债务危机阴雨密布,欧洲各国大多为了减少赤字而大幅削减财政预算。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面挽救的背景下,各国普遍认为债务危机演变成欧元区危机的可能性不大,按照如此推测,那么欧洲经济就将开始缓慢复苏,欧债危机下欧洲市场将出现更多物美价廉的资产,这正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和扩张的大好时机。
此外,前段时间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欧洲出访时明确谈到,中国不赞成做空或是唱空欧洲,为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最后从技术引进角度考虑,欧债危机下,欧洲国家看重海外投资的进入,由此一些原本技术上保密的项目可能会出现监管松动。中国企业在欧债危机下的进入将有助我国引进欧洲先进生产技术,同时提高我国企业的盈利能力。
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我国企业家、学者等也提出了一些此时投资欧洲的不利之处。第一点就是与乐观一方针锋相对。从资产价格上来看,欧洲市场的实际情况是,真正优质的资产很少公开销售,廉价之说更是天方夜谭。深知欧洲经济的人士提出,目前欧洲市场值得投资的资产屈指可数,根本不存在物美价廉的项目。投资者务必擦亮双眼,以防市场上以次充好的情况出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很多时候存在盲目性,在欧洲国家急需资金时,中国企业可能被吹捧为欧洲的救世主,而我国企业却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大花冤枉钱。
其次,中国的外汇储备中拥有为数不少的欧元资产,欧债危机引发的欧元贬值直接造成了中国外汇的缩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目的是赚取欧洲的利润,带着欧元回国。可是欧元的贬值使得中国企业获得的利润实际上同样缩水,加上欧洲市场因为债务危机出现疲软,消费能力下降,中国企业投资欧洲很可能到头来又把本国作为产品销售市场,这样反倒是为欧洲创造了盈利和税收,损害了我国经济。到头来中国的企业出口艰难,而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却向自己国家输入产品,形成了自己竞争,大打出手,损害民族经济的局面,这是国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最后,也是最为悲观的设想,一旦欧债危机扩大成欧洲金融危机,整个欧元区面临瓦解,那么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将损失惨重。从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以往业绩上看,没有选对进入和退出时机是最大的缺点。多方分析得出,欧债危机尚不明朗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开展投资需要三思而行。
我们可以理解中国企业迫切想要走出国门,把握眼前机会,进行海外投资的心情。但是与国外成熟企业海外投资相比,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经验尚浅,适应海外投资环境,融入当地文化都是中国企业需要努力学习的内容。因此必须强调的是,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开展海外投资除了考虑获利情况外,还要将外界不利因素考虑在内,衡量利弊双方影响后做出有利于企业经营的决策。漫画/于天龙
(责任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