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向世行行长学习听"呛声"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1 08: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汤嘉琛

  2月28日,世行行长佐利克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时,突遭中国独立学者杜建国“呛声”。杜建国在现场表达了自己与佐利克不同的意见,甚至指责世界银行的报告是“一剂毒药”,并向与会者散发传单,发布会一度因此中断。佐利克事后笑称,自己做过美国贸易代表,对这种抱怨和抗议已经司空见惯。

  在此,我们无意评判杜建国的观点是对是错,但他在这场“闹场”风波中的表现,确实引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我们如何看待不同的意见。

  或许是因为传统习惯和教育的影响,我们中的不少人都习惯于“随大溜”,不善于表达不同的声音,不敢于表达不同声音。小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大到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事务,发出不同声音的人都容易遭到排斥。这种国民性格导致了一种诡异的话语格局:在很多事情上,大家看似在用同一个声音说话,看似达成了高度共识,私底下却是各执己见,不乏抱怨和反对——在一团和气的公开场合,“反对的声音”都变成了“沉没的声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建国敢于公开向佐利克“呛声”,让人感到有些意外。虽然杜建国的做法带有浓厚的行为艺术色彩,并给佐利克的发布会造成了混乱,但如果我们将视线移到国外,别说是现场散发传单,就连扔鞋这种极其戏剧化的情况也多次发生。如果抗议者能够采用更文明、更温和的对话方式当然更好,但对那些缺乏话语权的人来说,行为艺术有时也是表达态度的一种重要途径。

  一个价值观渐趋多元的社会,“求同存异”理应是一种常态。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组织或普通公民,都应该有听取不同声音的雅量,毕竟,只有让各方意见都能得到充分表达和公开博弈,才能在良性互动的基础上求取最大公约数。尤其是针对一些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话题,公众的声音原本就不应缺席,掩耳盗铃式的众口一词对于重大决策毫无价值,倒不如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争议甚至是抗议。

  从这一点来说,佐利克在应对杜建国的抗议时表现出的包容、大度和理智,值得我们学习。他在发布会后表示,会请人将杜建国散发的材料翻译出来,“对于这种公开的争议和讨论,我们是非常适应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更多的情况,然后改进。”没有气急败坏,没有视而不见,更没有利用特殊手段来打击报复,显示出了佐利克的雅量,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公开讨论所持的欢迎态度。

  理越辩越明,真正自信的人应该无惧争论,更无惧争议;对不同的声音过于敏感,反倒是一种露怯的表现。无论“呛声”有多么噪杂,都不是洪水猛兽,而且是一个多元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抱以宽容,让它也变成一种“意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责任编辑:袁志丽)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