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降存准威胁信托高收益率投资买入或当时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2 01:27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陈晶泽

  在一片期待中,龙年第一次调降存款准备金率姗姗来迟。资金面的宽裕理应对信托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令人担心的负面影响暂时还没有出现。

  统计数据显示,虽然2月份以来,市场对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预期较1月份更为强烈,并且这一预期在上周终于兑现,但2月份发行的信托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却环比1月份出现较大幅度上扬。数据显示,2月份前3周,共有10只信托发行,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10.76%。而之前的1月份共有172只信托发行,平均年化收益率达到9.65%。

  平均收益率仍高

  在国内,作为特征较为明显的“影子银行”,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收益率一直跟市场资金宽裕度息息相关。根据测算,2012年第一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就将一次性释放约4000亿元,同时,市场也在预期未来央行将进一步释放流动性。

  对此,一位银行系信托公司高管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理论上是会对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产品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样的情况还没有出现。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这样的现象并不正常。

  把时间拨到去年年初,伴随着国内管理层调控的持续,市场资金面越来越紧张,信托产品收益率也踏着节奏稳步提升。

  对于今年信托产品收益率没能随资金面变化出现应有变化的现象,上述银行系信托公司高管认为,可能是目前资金面的宽松状况还没有达到迫使信托产品下调收益率的度。“我认为总体上还是偏紧的。另外银行贷款在各个行业间分配也有一个比例,部分行业还是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所以信托还有空间。”他对记者说。

  这位高管表示,以房地产行业为例,由于之前的调控政策,房地产企业在银行很难拿到贷款,因而转向了信托。但即使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由于贷款在各行业的配置问题,因准备金率下调而增加的贷款额度并不能满足行业的贷款需要,因而信托未来还是有机会。同时,由于这类行业利润率还是处在较高水平,因而信托收益率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高收益率能否保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信托行业两头都在外,这意味着,投资者和融资方之间存在一个博弈过程。当投资者追求高收益的同时,融资方就需要掂量一下成本和收益的关系。而如果融资方对资金的需求下降,那么投资者追求高收益的愿望就充满了变数。

  从整个宏观环境来看,社会总的融资需求或许正在下降。

  瑞银证券最新研究报告显示,1月份不足7400亿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这显示市场需要警惕经济下滑风险下信贷需求的萎缩。瑞银证券表示,从供给端来看,1月份存贷比在2005年后再突破69%,银行存款脱节仍将持续对负债端造成压力,从而制约银行放贷能力进而影响到货币乘数;另外,银行出于资产质量考虑开始审慎对待较高风险客户的贷款发放。从需求端出发,在新增贷款规模收缩但银行间市场并未出现大规模波动的情况下,企业和个人经营性贷款需求有所下降。

  瑞银证券认为,春节因素对1月份信贷数据存在影响,2、3月份新增贷款规模有向上修复的可能,但仍然需警惕经济下滑风险下信贷需求的萎缩。

  一位合资信托公司销售部门总经理表示,对一些小规模的信托公司来说,寻找到优质的项目本身就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前两年很多信托公司规模急剧扩张,同时整个行业管理资产的规模也迅速壮大,一是整个信贷政策的问题,另外一个则是房地产行业的问题,正是因为房地产行业大量通过信托渠道融资,信托规模才得以出现爆炸式增长。

  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未来的产品开发,他并不乐观。因为净资产管理办法的出台,就是在逼迫信托公司加大自主开发的力度,而对于房地产信托的严格调控,则是堵上了信托公司一扇赚钱的大门。今后,信托公司只有寻找其他的业务途径。信托公司投行部门寻找并开发项目的能力将受严重考验。

  在企业融资需求降低(除房地产外),信托公司又开始争抢业务两种情况夹击下,信托未来收益率能否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值得怀疑。

  “现在资金已经变得不那么紧张,票据贴现量价齐跌,说明市场上企业对资金的需求程度降低,信托公司如果不能开发出有特点、利润率很高的信托产品,那么产品收益率没有道理继续保持高位。”他说。

  但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两位来自信托公司的高管都认为,如果预期未来收益率会下降,那么现在正是买入的时机,因为可以及时锁定较高的收益率。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