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大军火商美国独占7家(图)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4 07:2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台风战斗机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
“战斧”巡航导弹美国雷神公司
M777式155毫米榴弹炮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
C-17环球霸王III运输机美国波音公司
E-2C“鹰眼”预警机美国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美国通用动力公司
F-35隐形战斗机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黑鹰”UH-60直升机美国联合技术公司旗下的西科斯基公司
欧美军火“旺势”不减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但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传统军事大国仍大力推动武器出口,世界军火贸易依然红火。从2002年到2010年,全球前100大军火商军售总额实际增长60%。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月27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前100大军火商在2010年的武器和军事服务销售量继续增加,总额达到4111亿美元。其中,北美和西欧的军火商仍占主导地位。2010年,美国44家军火商的销售额占全球百大军火公司销售总额的60%以上,而西欧的30家军火商则占29%。
排名前十位的军火商中,7家为美国军火商。这10大军火商的销售额占全球总额的56%,约2300亿美元。
报告还显示,2010年,包括系统支持、培训、后勤、维修的军事服务交易持续增长,百大军火商中有20家主要是军事服务提供商。这些军火商的销售额从2002年的223亿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550亿美元,实际增长147%。此外,由于外包和军事技术的革新,在可预见的未来,这种服务将在公司发展战略上发挥关键作用。
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与治理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王沛然表示,受到新军事变革的影响,武器系统发展的高精尖趋势不断增强。对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维护与保养的要求更高。因此,武器装备售后服务的地位更加突出。此外,武器装备售后服务的增加,也说明武器进口方的装备保养能力不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军事技术上的绝对优势。
根据报告,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2010年出售导弹、军用车辆、轻武器等军火的营业额达到328.8亿美元。该公司近日表示将扩大网络和电子产品军事化业务,并拓展自己的军事服务领域。另外该公司还与美国公司联合开发第五代F—35战斗机。
据欧洲观察者网站报道,欧盟也看好无人机市场,要加入“淘金”行列。目前欧洲的企业每年能制造200架无人机,为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要,欧洲各大军火商也都在研发新的产品。日前,由法国领头,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希腊、瑞士等5个国家共同参与研制的“神经元”(Neuron)无人作战飞机首架验证机,将于今年年中进入飞行测试阶段,陆续开展飞行测试、数据链技术测试、武器系统测试等。
军事专家点评——
陈建民(军事科学院研究员):传统军事大国加强对外军事技术合作和对外军售,一个共同的原因是试图通过出售武器和军事技术来维持本国庞大的军工企业。冷战结束后,随着现代战争的转型,武器装备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发展,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传统军事大国单靠国内需求已无法维持军工企业的正常运转,都需要通过出口武器来获取利润;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建立和维持完整的军工体系,一些高技术武器只能依靠进口。因此,出现了现代武器装备流向新兴大国和地区热点国家的趋势。即便是俄罗斯这样的传统军事大国,除了出口大量武器装备,还进口本国难以生产的某些舰船和无人机等。
某些西方国家推动武器出口,还有深层次的战略考虑。从一些西亚、北非国家的变局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对主权国家的军事干预出现了新形势,即武装一国的反对派以助其夺取政权,同时对该国政权实行武器禁运。由于某些西方国家滥用武力,试图在东亚、中东、北非等地区制造动荡局势,一些小国和弱国的危机感越来越强,出现了通过进口武器强化自我武装的现象。军火贸易不受限制的增长,显然对世界军事安全构成了威胁。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