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全国政协委员黄泽民:养老金入市将反促股市规范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4 10:55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4日讯3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在接受中国经济网、和讯网联合访谈时表示,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活跃整个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政府也能通过金融创新来满足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消费对金融的需求,建议将金融产品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作为完善金融市场的重要创新之一,推出国债期货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黄泽民阐述了对养老金入市的看法。他认为,从养老金和股市综合来考虑,养老金入市是大势所趋。首先,目前养老金收益较低甚至亏损,因此需要新的途径保值、增值,盘活养老金的意义重大;其次,借助养老金入市为强大外力,可以反促股市更加规范、健康发展。而在实际操作中可采取循序渐进、逐步投入,以降低风险。

  以下为实录:

  记者:今年,您带来哪些提案?

  黄泽民:今年主要是三个方面的问题,相互之间也是有关联的,主要关于推动金融创新的问题,金融创新主要讲产品;第二个是讲国债期货的问题,国债期货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关系;第三个是讲养老金入市的问题。主要就这三个提案。

  记者:首先请您介绍一下您关于金融创新的建议。

  黄泽民:金融创新主要是讲金融衍生品。总体来说,中国从现在的贸易大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目前金融业的发展跟不上经济对金融发展的要求,所以现在涉及方方面面的金融问题颇多。所以,推动金融发展、金融创新来满足国民经济整个发展、增长、消费对于金融的需求,这是一个大道理。

  从小方面来说,现在国内从产品来说管制措施比较多,但是创新能力不足。一般的金融产品都是采取审批制的,审批制当然有审批制的好处了,但总体来说效率比较低。而且一个产品上线就要审批,这中间也有很多弊端,比如这里就有寻租的机会,这是我们大家都不希望看到的事情,造成关系非常复杂。既然是创新产品,它也很有特点。因为国内总体从分工格局来说,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我们有一行三会的监管体制,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但我们现在从实际情况来看,出现了向混业化发展,所以很多产品是跨界的,这样的话实行审批制就很复杂。因此,为了市场的发展跟得上时代的要求,创新产品应该实行备案制、告知制度。

  再说监管部门也不见得真的比这些金融机构更加聪明一些,所以,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可以活跃整个金融市场,提高金融效率,从而更好为经济发展、为消费、为生产来服务。大体是这个提案。

  记者:你的提案中着重提到了国债期货的推出。

  黄泽民:国债期货这个提案去年提过,是一个专门的提案,希望能够推出国债期货。因为我们在1995年的时候有国债期货,后来出了327国债事件,后来这个产品就停了。现在回头检讨一下,现在的情况和当时的情况大不一样了,整个市场都发展了。

  在这种情况下,推出国债期货的条件是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并不是为了推国债期货而推国债期货,推国债期货对于优化国债收益率曲线,对利率市场化都是有利的。像这些东西,对国债期货的推出,它作为一个构成基准收益的组成部分,这对于我们完善金融市场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所以,它作为各项产品的定价来说,包括人民币的定价来说,这可以是最优先推出的产品,这样它对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也是前提条件之一。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美元也是这样。欧洲也有欧洲美元市场,但是美元定价权在不在欧洲呢?不在,而是在美国,主要是在芝加哥。因此我们国内国债期货再次推出的话,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希望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我们把人民币的价格问题搞好,收益搞好,我想定价权是不能落到别的国家手中去的。所以,这个提案重点是讲国债期货和人民币国际化之间的关系问题。当然,希望尽快能够让国债期货上市交易。

  记者: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已经推出一段时间,您觉得它运行怎么样呢?因为它的推出当时也是饱受争议。

  黄泽民:刚才我讲过要不要推国债期货呢,这其实是完善金融市场,确定它的价格机制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是为了推出这个品种而推出这个品种。产品要设计得比较好,风险相对可控,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有哪个金融产品绝对没有风险,这是没有的事情。国债期货作为一个衍生品当然也会有风险,问题是怎样能够使这个产品达到一个最优化,把它的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中,比如在交易中是不是设的门槛相对高一些,交易投资者本身去承担风险的能力,如果它的交易违背基本面的话,是不是可以有熔断机制。所以,这个产品如果设计得好一些的话,正面效应是更大一些的,负面可能会小一些。

  记者:我们对您另外的一个提案很有兴趣,就是关于养老金入市的建议。

  黄泽民:因为我们做这个研究也不是我一个人做的,我们上海证券交易所,他们也是我们的民建会员,然后还有上海的证券公司有一些同志做相关研究,也是民建会员,我们在一个支部里活动,所以大家一起做,他们比我更加精通一点,我不过是在这里变成代言人了。但是他们的观点我是完全赞同的。

  我们的基本观点。现在的问题是这样,养老金入市不入市的问题,并不是仅仅从养老金的角度来考虑,也不是说单纯从股市来考虑,这两个方面是综合来考虑的。首先,养老金的收入比较低,因为基本都存在银行里,我们的CPI相对比较高,这当中有一个差,存款利率小于CPI,小于的这部分,如果乘上我们存量的养老金,这块就是亏损。所以说,名义上看来是没有损失,实际是亏损的。因此,养老金就存在一个所谓的保值问题,现在是没有保值。如果说能够达到保值,能够增值就更好了,我想对养老金确实存在这样的要求。而且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中国现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一些大城市,比如说上海,可以说是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确实也存在入不敷出的问题。所以总量,特别是个人很多账户都没有做实,有很多账是虚的,实际上没有那么多钱。因此,对一部分利用这个时间差,把养老金盘活起来,我感觉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这样,我们就考虑通过怎样的途径可以让养老金保值增值呢?美国总体来说做得比较成功。美国推出401K计划,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个计划,实际上它这个计划是比较复杂的。我们可以看到,当然也有亏损年份,但是总体来看还是很成功的。应该来说,养老金在分享着美国经济增长的好处,这对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功不可没,这是美国的国情。

  中国是不是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我们的养老金也可以进入到股票市场?这是一个饱受争议的问题。因为中国的股票市场被批评得比较多,中国的股票市场可以说是一个群众性的市场,因为它实盘交易,交易很简单,我们没什么文化、没什么专业知识的,感觉到都可以去买卖股票,无非是一买一卖,打听点消息,所以感觉到这个股票好像没有什么专业要求。结果投资输了,投资输了当然就要批评股票市场,赚不到钱当然要批评,而且事实上我们股票市场确实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郭树清同志担任证监会主席以后,媒体上叫郭树清的话“喊话”,喊了好多次了,昨天好像又喊话了。我倒是感觉,郭主席在任期间,到底在中国股票市场有多大作为,这个现在不敢评价,但是我感觉是抓住了一些问题的关键点。比如说上市公司的分红问题,这是很大的问题。比如说郭主席说,要创造正确的投资理念,意思是说你不要投机了,你不要赚块钱了,就提出了很多的要求。但是仅仅对投资者提出要求是没有用的,关键问题是对上市公司要提要求,我们老是要对投资者进行教育,不是说对投资者教育没有必要,是有必要的,但是对融资者,在这个市场圈钱的人也要进行教育,我感觉到对他们的教育更重要。

  比如说大型蓝筹股,这也是我们郭主席提倡投资的。大型蓝筹股,比如像银行当然是其中主力之一,有人说银行领导说了,赚钱赚得都不好意思说这些数据了。确实,因为我个人也是从事金融教学和研究的,我相对比较理性的,很看好银行。我记得从次贷危机的时候就有人说银行不好,我一直说好,当然股价确实表现不怎么好,但是去年还是可以的。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银行的PE和PB都非常低呢?和国际水平相比,我们PE太低了,我们现在只有六、七倍的PE。我们看到香港和日本,日本的银行增长性很差,但是一般都是在12左右,比我们翻一番,而我们银行的成长性还很好,凭什么我们银行的股价这么便宜呢?那肯定是投资者不愿意买所以价钱下来了,大家过去炒所谓的创业板、中小板、概念股,有很多ST股票都远超过大型蓝筹股,这不是很奇怪吗?我感觉核心的问题,也是郭主席讲到的,分红的问题。银行赚钱赚了那么多,比如我看到有一家银行,它现在的股价也就6元多,预计2011年它可以赚到1元,但是它的现金分红分多少呢?这块我们可以看看香港,比如香港恒生银行,香港恒生银行每年累积分红分四次,现金分红,把当年赚的钱每股盈利的80%都分了,而且这么多年来一直这么干的,而我们的银行不是这样做的,我们的银行天天要融资,一会儿要加面粉,面粉加多了又加水,加水多了再加面粉,这么干是不行的。举这个例子。

  我想,无论是监管层也好,还是我们做理论研究的,还是一般的投资者,大家都看到我们的股票市场是有问题的,但是怎么去解决呢?我感觉到有一点,我们这个股票市场,政府对投资者教育是这么教育的,叫做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我们从历史过程来看,最初股市要为国有企业解困服务,但是国有企业只能在股票市场上圈钱,国有企业是不能在股票市场上买股票的,这就很奇怪。当然现在有进步了,现在上市公司也可以回购自己的股票,国有企业也可以买股票了,但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还是认为股票市场是风险大于收益,因此很多的国有资金都不敢进入股票市场的,因为进入股票市场亏了要承担乌纱帽的责任。结果,政府的钱,政府管的企业的钱是钱,你不能进入股票市场,而老百姓的钱就可以进入股票市场,这是什么逻辑啊?我们这个市场经济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的市场经济,股票市场也是在政府一手搞起来的股票市场,这个市场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健康的市场,应该是分享上市公司成长和经济成长的一个市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理念。我们为什么提倡养老金需要入市,而且股票市场存在着这么多的问题的情况下,一个立足点,我们既然认为养老金是保命钱,是非常重要的,就应该借助养老金入市来完善股票市场,所以,我个人认为,这样你就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你的监管层、主管部门、方方面面对于股票市场,你要把它当成一个正面的东西来看。虽然很多人在做股票,但是一讲到炒股票,不会认为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你现在办家公司好像还是很好,炒股票认为你是太冒风险的事,你是不是不务正业,工作都不干了去炒股票。我感觉这是不对的。

  因此,股票市场健康发展,恐怕是需要一个强大的外在的力量来推动它的健康发展。正因为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讲养老金投资股市,需要能够盈利,又要通过它使我们的股票市场健康发展,通过它的进入,对管理上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喊话很重要,但是光喊话不拿出手段来是不行的,所以中国在现阶段对于这些赚钱赚到不好意思的银行来说,不像香港的银行拿出80%来分红,至少拿出60%来分红吧,这是起码的,投资人做你的股东不就是为了分红吗?当然,开始起步阶段的时候要更加谨慎,不是说养老金入市,把养老金集中起来,闲置的资金全部从银行搬出来都砸到股票市场上去,这是不现实的。我想我们可以从分散风险的角度,按照一定的比例,比如说我们开始的时候,是不是有5%或者10%,这样的比例来做。这样就给股票市场的管理者带来一个巨大的压力,养老金入市,你那个市场还整天在投机的话,监管者再把破破烂烂的烂公司搞上市,将来你是有责任的。

  所以,我们是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要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记者:通过您的表述,我们又听到一种更为积极地理念,通过养老金入市要实现它的保值增值,反过来促使股市要得到更多地改善。

  黄泽民:对,健康发展。基本上就是这么一个理念。

  两会代表委员谈相关话题:

  

  贺强委员:养老金必然入市 等条件完全成熟不现实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2日接受中国经济网与和讯网联合访谈时表示,从全世界的经验来看,养老金入市是必然的,等条件完全成熟了再入市是不现实的,证券市场二十年了也不能说它完全成熟了,所以只能根据条件一点一点尝试着进行。

  贺强认为IPO可以不审,但是必须是注册制。审批制、核准制,IPO必须要审。而在中国现有的股票市场,实现不了注册制,因为还不具备这些条件,所以,只能是核准制,既然是核准制那就还必须要审,要按照《公司法》和证监会有关IPO的条件,这是必然的。只不过我们在审的过程中,怎么减少环节,怎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且确实保证真正好的公司上市。【详细阅读】

  更多精彩请参看:2012年中国经济网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张元缘)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