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分析称普京当选几无悬念 或为国家利益弃巴沙尔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10: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析称普京当选几无悬念或为国家利益弃巴沙尔

  4日,普京(左)、梅德韦杰夫分别参加俄罗斯总统选举投票。新华社发

  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堪察加边疆区、楚科奇自治区、马加丹州等地设立的投票站当地时间4日8时(北京时间4日4时)向当地选民开放,俄第六届总统选举投票由此正式拉开帷幕。由于选区跨越9个时区,这场“马拉松”式选举将在不同地区累计持续21个小时。从俄民调结果和专家预测来看,普京再次当选俄总统的可能性最大。

  38万军警维持秩序

  此次大选约1.1亿俄罗斯人有投票权。俄全境共设有9.4万多个投票站,各地投票站都将在当地时间4日8时向选民开放,投票工作于当日20时结束。为满足海外180万选民的投票需要,俄罗斯还将开设384个海外投票站。

  根据总统选举规则,在第一轮投票中得到50%以上选票者当选总统。如果候选人数量超过2人,首轮投票结果表明任何一人都未当选,中选委将确定得票领先的两名候选人后进行第二轮投票,时间为首轮投票三周之后,得票高者当选总统。本次选举没有设定有效当选的最低投票率。俄民意调查机构社会舆论基金会说,投票率可能达到64%。

  俄罗斯邀请了近700名外国观察员监督投票。来自俄国内外的4000多名记者将参与选举报道。由于去年12月4日举行的俄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结果引起部分民众质疑,为了确保此次总统选举公正透明,根据总理普京的建议,各投票站均应安装摄像头进行监控。在普京家乡、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大约3500名志愿者已做好准备在全城80个投票站监督选举各环节的公正。

  为确保选举顺利进行,俄全国38万多名警察及内务部队人员将在选举当天参与维持秩序。

  对手期待第二轮“单挑”

  选举前一天,官方选举预测结果显示,普京在第一轮选举中就将获得60%的选票,当选俄罗斯总统没有太大悬念。

  法新社援引这份预测结果报道,第四次竞选总统的议员、共产党领导人根纳季·久加诺夫将获得15%的选票,位列次席;而独立候选人、富豪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支持率名列第三。

  与普京相比,其他候选人并不抱太大希望。

  钢铁业巨头普罗霍罗夫坦言,普京会赢得选举,自己所期待最好结果是进入第二轮投票,获得与普京“单挑”机会。出现这一情形的前提是,普京在第一轮投票中无法获得50%以上选票,而普罗霍罗夫所获支持率位列第二。

  支持率或有所下滑

  选前,一些政治分析师判断,虽然获胜几率大,但相比前两次竞选总统,普京这次参选的支持率可能会有所下滑,出任总统后可能面临比前两次任期更大的挑战。

  莫斯科高等经济学院学者马克·乌尔诺夫对普京上任后的政治前景持谨慎态度。乌尔诺夫说:“(社会)体系需要政治和经济领域的全面改革,但普京没有财政和政治资本来完成这些改革。”

  英国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则用比较激烈的措辞警告,普京重新出任总统会导致俄罗斯国内政治经济出现多种问题。

  针对外界的负面预测和批评,普京阵营给予驳斥,称现任总理致力于治理国家,没时间与西方国家或竞争对手“打嘴仗”。

  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本周强硬表态,指责一些国家“非难”俄罗斯选举。“(这些国家)给俄罗斯上课或说教的日子该过去了。”

  根据俄罗斯宪法,一届总统最多连任一次。2008年,俄立法机构通过宪法修正案,将总统任期由原来的4年延长至6年,2012年新当选总统开始适用。

  综合新华社电

  摄像头全程拍摄 1/3站点设透明票箱

  -投票现场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记者昨日在莫斯科市西南区的一个投票点看到,大家来到投票点之后要先出示一下护照,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之下获取一个A4纸大小的选票,然后来到一个三面都有隔板的台子上填写选票,再投入到投票箱当中。

  记者所看到的几个投票点的投票箱都是透明的塑料箱,里面的选票如果仔细看连内容都一清二楚的。据了解,全国超过1/3的投票站内设有透明投票箱,总数约6万个。另外每个点还有5—6个观察员,安装了两个摄像头,一个是拍摄投票点的全景,另外一个拍摄投票箱的情况。摄像头拍摄出来的内容大家可以通过网站观看。

  普梅携妻参加投票

  截至莫斯科时间当天15时,俄全境投票率为47.6%,比2008年同期高4.8个百分点。国内各地投票站秩序井然,未发生突发事件。

  当天上午,俄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携妻子斯韦特兰娜来到莫斯科第1118中学的2634号投票站,并在投票后立刻离开,未发表讲话。

  13时许,俄总理普京携妻子柳德米拉来到位于俄罗斯科学院的第2079号投票站。普京表示,他期待良好的投票率,并认为人民将负责任地对待选举。

  专家解读

  国家利益先行 普京或弃巴沙尔

  普京这位强人总统重新“归来”后将带领俄罗斯内政外交走向何方,成为各界观察俄罗斯政治的焦点。两位国际问题专家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认为,普京最近在国内政治改革问题上频频发声,给予了反对派更多政治权利,展现出他对下届任期时处理国内改革问题时的自信;在处理与西方关系时,普京依然将延续实用主义的风格,不会为了叙利亚而与西方走向剑拔弩张这一步。在孰重孰轻的考量中,普京会掂量出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的“灵活”外交政策。

  (责任编辑:杨海洋)

  

  选举??大城市反对声多,但“普粉”基础雄厚

  像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些大城市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较多,反对普京的声音主要在这些地区不奇怪。但是这种情绪的发泄和示威游行都是在合法有序的范围内进行的,不会对普京的得票率造成太大影响

  2月底,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示威者举行多次集会抗议普京,要求其在选举前辞职。普京2日承认在莫斯科和其他一些大城市所获支持率低于先前。

  长期关注欧洲问题的天津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者熊昊认为,像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些大城市受西方文化影响比较多,反对普京的声音主要在这些地区不奇怪。其次,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这些大城市,老人的养老问题依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这也是他们加入到反对普京队伍中的主要原因。此外,组织者和参与者绝大部分是参与竞选的反对派力量,这些示威活动在偏远地方没什么效果。

  “虽然存在一些质疑声音,但是结果没有太大悬念,应该能在60%以上的选票胜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研究员王郦久说。他称,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动荡混乱,政府治理不力,而普京上台后,以“治”为主,改变了这种混乱的状况,经济得到提振,老百姓的福利得到提高,生活水平明显得到改善,支持普京的社会基础比较扎实。

  他说,大城市中受到西方影响一些知识青年认为俄罗斯目前的政治制度还是“老套子”,会容易对政府有些不满的声音。但是这种情绪的发泄和示威游行都是在合法有序的范围内进行的,不是像“阿拉伯之春”那种,不会对普京的得票率造成影响。

  外交??奉行“实用主义”,施压叙利亚

  去年国家杜马的选举,俄罗斯与西方闹得很不愉快,而普京及统俄党的支持率下降,让他意识到不能搞僵与西方的关系。因此,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出现了“软化”的迹象,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此敦促巴沙尔加快改革

  在俄罗斯大选前后,俄罗斯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表现,成为外界判断“后普京时代”外交方向的依据。

  俄罗斯工商会副主席彼得罗夫2日在莫斯科说,俄罗斯已暂停执行与叙利亚签署的各领域合作合同。同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在莫斯科举行的记者会上说,如果叙利亚遭到军事入侵,俄罗斯没有义务向其提供军事援助。但在此前,俄罗斯又对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19次会议1日提出的谴责叙利亚政府决议投了反对票。

  在处理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政府前后态度的变化令外界疑惑。熊昊认为,俄罗斯此举比较耐人寻味,由于俄宣布暂停与叙利亚合作的两天之后,即3月4日就是俄罗斯总统大选的投票日,实际上,普京是在大选前,给了西方一个表态:即使上台,也不会刻意搞坏与西方的关系。

  熊昊说,去年国家杜马的选举,俄罗斯与西方闹得很不愉快,而普京及统俄党的支持率下降,让他意识到不能搞僵与西方的关系。在此次的总统大选中,普京当选几乎不存在悬念,即便如此,他仍需为上任以后做好国外舆论准备。

  王郦久则称,普京最大的外交特点是实用主义。他在处理与叙利亚的关系及与西方关系时,会思考“孰大孰小,孰重孰轻”。在这一考虑中,普京掂量跟西方硬碰硬没有益处,因此,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出现了“软化”的迹象。另一方面,俄罗斯此举是在给巴沙尔施压,想敦促巴沙尔加快改革。

  内政??自信面对抗议 开放应对改革

  普京应对媒体和对手的表现都展现出极大的自信,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信号:执政后将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应对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问题。不过普京亦将面临诸多利益集团的牵制

  去年底俄罗斯杜马选举被反对派和西方质疑“舞弊”,当时统一俄罗斯党和普京都在公开场合作出反应。而对于此次选举前来自反对方的“挑衅行为”,普京的反应温和许多。王郦久认为,此前俄罗斯组建政党的门槛太高,政党进入杜马的门槛也很高,普京都根据这些难题,适当地对反对派做了合理回应,作出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的承诺,改革思路和进程也很快。

  “此次俄罗斯选举秩序稳定,主要归功于普京在选举前的这些政治表态。”熊昊说。在政治改革问题上,普京应对媒体和对手的表现都展现出极大的自信,允许反对党派和示威者的存在,这本身就传递出一种信号:普京执政后,将会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应对国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领域的改革问题。

  王郦久认为,普京这一自信的姿态,将会为他赢得选民的好感。普京的得票率会比杜马选举高,尤其是越偏远的地区,对普京的认知度和认可感会更高,会更多投向普京。

  不过,有分析称,由于俄罗斯国内政治领域存在的问题很突出,比如腐败问题严重,官僚主义蔓延,其当选后的政治改革将面临诸多利益集团的牵制。(记者 魏香镜)

  (责任编辑:杨海洋)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