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金志国:保障房立法比建设更重要 违法成本应提高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5 11:2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金志国:保障房立法比建设更重要违法成本应提高

  全国人大代表金志国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5日讯全国人大代表、青岛啤酒公司董事长金志国今日接受中国经济网、和讯网联合访谈时表示,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房管理法》,让保障房有法可依,保证全过程的监管透明和各环节的公平性,合理的进入和退出‘流动’机制,将比保障房建设本身更为重要。

  “从2011年起,中央计划当年开工建设1000万套,未来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的决定,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了‘加速跑’阶段,这使得解决保障房质量问题、分配公正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和紧要。”金志国说。

  金志国认为,通过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房管理法》,才能确保各地政府对保障房如何划拨土地、如何建设、如何分配等具体操作上有法可依。只有让老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才能做到整个社会乐业、和谐。而只有为保障房立法,才能建的有良心、选的有公正心、配套让人安心、住的让人舒心……交给老百姓的才不仅仅是一串住房钥匙,更是一串放心、开心钥匙。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将建设3600万套,如何公正地切分如此巨大的“蛋糕”至关重要。就在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限价房等越来越多的保障房让低收入人群离“住有所居”的梦越来越近的时候,少数地方分配环节出现的虚假申报、骗购骗租、转租转售等现象,让保障房陷入尴尬境地,让民众产生了“保障房究竟保障了谁”的质疑。

  “如果有法律保障,谁来建设、怎么建的、建到什么程度、保障房房源、审批情况、保障人姓名等一目了然,就可以促进分配公正,也有助于加强监管监督。”金志国告诉记者。

  一般而言,享受保障性住房的居民收入状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有一些入住者的收入状况会得到明显改观,或可通过购置、继承、受赠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不再符合相应的住房保障条件。

  这就要求政府实时掌握保障性住房享有者的收入状况,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使保障房可以持久公平的保障最需要的社会群体,使其有序流动起来。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金融、车管、房管、税务、户籍管理等与个人财产、家庭状况密切相关部门实行信息共享严密审核,建立居民经济状况核查系统,运用网络手段连接申请家庭的存款账户、股市账户、纳税记录、房产登记、公积金缴纳等信息,及时掌握保障性住房收益家庭相关信息的变动状况,并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严格的保密。

  “对于申购保障房中的违规行为,建议提高违法成本。同时,要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独立调查,在程序上公正、透明,证据合法、真实,才能得到广大低收入家庭的理解与支持。”金志国说。

  (责任编辑:韩茜)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