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如培代表:探索贫困地区科学发展"毕节试验"再布局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2-03-07 17:1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图为3月7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举行的团组开放活动。中国经济网记者郝红波/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郝红波 专栏 微博(http://weibo.com)) 今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贵州代表团举行的团组开放活动上,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毕节市委书记秦如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毕节将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宏伟目标,推动新一轮改革发展。”
毕节试验区是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1988年6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它是新中国在贫困地区建立的第一个以消除贫困、坚持科学发展为突出特点的农村改革试验区。
秦如培说,在刚出台的国发2号文件中,有29处涉及试验区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特色农业开发、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和保障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深入推进毕节试验区建设”,“编制毕节试验区深化改革试验方案和规划,拓宽改革试验内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等,为试验区提速发展、后发赶超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秦如培认为,要实现毕节试验区新一轮的改革发展,就要更加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实践。发挥好改革、创新、探路、发展的作用,在政策、做法、体制、机制以及不同领域大胆进行实践探索,特别是在一些重点工作上加大力度、有所作为。重点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与加快“三化同步”,发展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扶贫攻坚整县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生态建设机制,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等九个方面进行改革试验,探索科学发展的新路子。
要突出以“投资拉动、项目带动、招商推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工业强市、旅游兴市、生态立市“四大战略”和基础设施、结构调整“两大提速工程”,把毕节建设成,黔川滇三省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新兴工业城市(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特色轻工业、承接产业转移基地);特色旅游城市;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贵州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之一。
要继续坚持以“同心思想”为引领,持续打造“同心工程”品牌,拓展它的内涵和外延,把毕节建设成为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试验区、多党合作的示范区。同时要抓紧完善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规划。力争早日得到国家层面的批准实施,把国家支持毕节的政策措施具体化、常态化。
据秦如培介绍,毕节试验区建立23年来,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毕节本地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从17.8亿元、1.95亿元增加到737.4亿元、181.7亿元,年均增速为11.2%、20.8%,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15和1.58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1和2.99个百分点。综合经济实力从全省排名挂末上升到第三位。
在开发扶贫方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97元增加到161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16.9元增加到4210元;贫困人口从312万人减少到31.84万人,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解决温饱的跨越。在生态环境方面,累计造林1763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4.94%上升到41.5%,完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治面积8341.67平方公里,增强了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社会事业方面,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6.11‰下降到6.55‰。全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从3.6年提高到6.8年,“两基”覆盖率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城乡低保实现全覆盖。
更多精彩请参看:
2012年中国经济网全国两会专题
(责任编辑:张元缘)